太和宫金殿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穿金路771号,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开始修建,明崇祯十年(1637年)被移至鸡足山,后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铸。
历史沿革
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陈用宾慕仿武当山太和宫金殿之制,于昆明组织信众冶铜为殿,亦称“太和宫金殿”。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太和宫金殿建成立碑。
崇祯十年(1637年),巡按张凤翮移之鸡足山
康熙九年(1671年),重铸太和宫金殿。
建筑格局
布局
昆明太和宫制仿武当,于登山途中设三道天门,最后抵达位于紫禁城中的太和宫金殿。太和宫金殿周围环绕的紫禁城为青砖砌筑,四面辟门。墙厚100厘米、高约500厘米,有雉堞,正门西门上为魁星楼。
城内中央为二层崇台,其上立金殿。崇台底层平台为砂石砌筑,须弥座上饰以瑞兽、花卉,勾栏华板上浮雕“二十四孝”故事。上层须弥座上的勾栏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时修建,大理石质。
崇台前有高约10米的铜质旗杆,上悬三角形七星铜旗一面。紫禁城内另有配殿两座,琉璃焚帛炉一座,“历次修盖太和宫碑”、“建太和宫记铭”碑、“宫记”碑各一通。
平面
崇台的上层须弥座北、西、南三面,各九级,西面台阶正中作斜坡御道。下层须弥座四面出台阶,与紫禁城的四门相对。北、西、南三面台阶出台阶各九级,西面台阶正中作斜坡御道。东面因地势升高,仅下两级台阶即与东门道路相接。
太和宫金殿本体位于崇台之上,坐东朝西,面阔三间,通面阔615厘米(柱网轴线间距,下同);进深七檩,通进深612厘米,平面形状接近正方形。每面四根檐柱,柱径20厘米;殿内共四根金柱,柱径21.5厘米。前檐金柱间安装修形成前廊。明间装三对门扇,两次间各装一对门扇。其余南、北壁各镶八扇门扇,东壁镶十扇门扇,均不可开启。
柱础均为铜质,刻十二瓣莲花。地面以下的柱顶石与柱础一体铸造,亦为铜质,宽35厘米见方(檐柱)至39厘米见方(金柱)。
太和宫金殿四角各有一擎檐柱,边长16.5厘米见方,倒梅花线角。柱身分三段,中段镂空,四壁饰金钱眼;上段贴鎏金雕花板。擎檐柱柱础亦为铜质,形象为双层莲座叠置。
殿内为大理石铺地。殿中央供真武大帝,左为捧册灵官与执旗将,右为捧宝玉女及捧剑将。
构架
太和宫金殿为重檐歇山顶,剖面通檐五檩二金柱加周围廊,檐柱与金柱间施穿插枋拉结。檐柱施额枋、平板枋,上施五踩斗 。柱头科耍头后尾延伸成枋插入金柱,并由插金丁头栱承托;平身科里拽耍头上施龙形挑斡,挑斡跨檐步,上挑承椽枋。承椽枋两端插入金柱,上承下檐椽子。下檐角梁后尾从金柱穿入,位置接近金柱顶,穿出部分施以横销拴住。
歇山的构成做法颇为独特。上檐山面采步金较山花板外皮向内收,水平距离约五椽四档,合八檩径之多,插于金桁身内(其截面小于金桁),从俯视图看二者关系呈“井”字形。
金桁在端部由两歇山面的草架柱子支撑。换言之,整个“井字桁”系统及其上的屋面荷载就是由四根草架柱子承托,再加上承脊桁的两根草架柱子,一共六根草架柱子,分别落于两山面的正心桁上。山面正心桁则开透槽承草架柱子。
金桁截面高仅12厘米左右,长度却达到377厘米,比值约1∶31。从纵剖面上看,上檐角梁、山面椽子分别从金枋、采步金枋身内穿透,并用销钉拴住。两个上檐角梁后尾从金桁上穿出,为金桁增加了两个支点,减小了净跨距,使其成为连续梁,高跨比增大到1:10左右,达到安全范围。同时角梁也利用了金桁的重力,以上檐正心析为支点,通过杠杆原理与翼角荷载形成了平衡,是一处巧妙的设计。
太和宫金殿的歇山既没有采用明、清木构歇山建筑常用的趴梁或顺梁承采步金的做法,也没有采用抹角梁配合鎏金斗棋承采步金的做法,展现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歇山构成做法。与传统木构歇山构造相比,它表现出铜建筑在对木构作法进行模仿时的适应性创造。
斗栱
太和宫金殿各面上檐、下檐明间均施四攒平身科斗栱;下檐次间无平身科斗栱。各组斗栱均为五踩,外拽出双象鼻昂,里拽出双翘。各栱栱瓣均较明显,为四瓣,正心各栱俱为足材,斗敬上的弧度亦明显。太和宫金殿斗口值为3.9厘米,足材高约2.8斗口,远大于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的常见的1.9至2斗口。斗科间距78厘米左右,恰为20斗口;平面明间、梢间的之广分别约为100斗口与30斗口。
太和宫金殿斗科各斗件﹑栱件均仿照木构斗栱分件形式,分别铸造成型。栱件的表面做出花卉、如意纹样;大斗外侧立面上的纹样多有变化,图案不止一种,可知其铸造用模不止一种。大斗其他三面则为素面无纹样。
立面
太和宫金殿重檐歇山顶,上下戗脊端各饰走兽四个,无骑凤仙人,每组小跑中各有两个捧笏文臣。屋面无望板,椽为板椽,平行排布至翼角,其上直接铺板瓦,再盖筒瓦。屋面曲线平滑流畅,上下檐均为滴水坐中。正脊两端饰龙吻吞脊,无剑把,龙尾向外卷曲。脊刹饰火焰宝珠,两侧的正脊似无分段接缝,为整体铸成。屋面装饰表现出一定地方特色。
内饰
太和宫金殿天花藻井的做法也颇为独特:上檐斗里拽耍头上施一周圈平板拽枋,拽枋转角处再施四根抹角枋,枋上用四根蟠龙形挑斡挑八角形云龙堆塑藻井。为了保持稳定,藻井各边又各用两根铁钎与拽枋加固。
建筑特色
屋面
太和宫金殿的屋面构造有如下几点显著特征:屋面用板瓦、筒瓦,每块瓦均独立铸成。椽子为板椽,即椽截面高度小于宽度。椽上直接铺板瓦,板瓦不是叠置而是顺次首尾相接铺置,起到望砖的作用。瓦面铺设不用灰泥,为干挂构造。如照片所示,筒瓦背有钉痕,板瓦一端有钉痕,而椽上无钉眼。
飞椽与檐椽为一体铸造,是檐椽的延伸,厚度为檐椽一半,端部微抹收分。翼角部分的椽子为平行排布,后端插入角梁,前端通过连檐与正身部分的椽子联结。相对于放射性排布,翼角椽平行排布能使椽瓦构造较为简便。
滴水瓦与瓦当、头板瓦的相对位置关系体现了显著的地方特色。头板瓦、瓦当在水平方向上较滴水瓦悬挑出约8厘米。这与昆明地区其他木构传统建筑的做法是一致的。
销栓
太和宫金殿内部多处可见销栓的使用。如殿内穿枋穿出金柱的榫头用竖销拴住;上檐角梁后尾穿出金枋的出头、下檐角梁后尾穿出金柱的出头分别用竖销、横销拴住;上檐山面檐椽后尾穿过采步金枋,出头均用销钉拴住,防止脱榫。
文物遗存
太和宫金殿不仅门扇为铜质,内部所悬匾额、楹联、帷幔也均为铜质。铜帷幔为铜片拼成,饰云龙戏珠图案,上部吊挂在铁杆上,两端置于屋内穿枋上。
历史文化
太和宫金殿的不少构件上都刻有铭文,是关于太和宫金殿建造时间、捐资者等的重要记录。
太和宫金殿上丰富的铭文记录除有捐建椽、瓦等小件的“小户”捐建人记录,也有捐建擎檐柱甚至整个月台这样大件的“大户”捐建人,这表明吴三桂并不是太和宫金殿建造时的唯一捐建人。
有铭文提到捐资人为“亲蕃下奉道弟子”,但本文暂未查出所记各人物与吴三桂是否有明确的关系,仅在表中将观察到的内容列出,以期方家指教。
除了捐赠记录,太和宫金殿亦有施工标记铭文。经初步勘测,发现铭文三处,均位于太和宫金殿外檐柱顶石上,分别为:“右山后”、“后中左”、“阁后左”。铭文均为阴文,作用应当在于区分不同位置的同种构件。
文物价值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作为中国少有的建有紫金城和金殿的古老的道教真武宫观,成为中国明、清时期道教发展、政治变幻、金属产业发展等史实的重要见证,包含了多方面的珍贵价值。
保护措施
1982年2月23日,太和宫金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太和宫金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穿金路771号。
交通路线
北京——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银昆高速——杭瑞高速——太和宫金殿
广州——广佛肇高速——苍硕高速——广昆高速——汕昆高速——太和宫金殿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3 16: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