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发生的效用;金属或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分为
自然时效和
人工时效),保持一段时间,由于
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和晶格沉淀而使强度逐渐升高的现象。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 [effectiveness for a given period of time]∶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发生的效用
(2) [aging]∶金属或合金在大气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
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和晶格沉淀而使强度逐渐升高的现象
(3) [prescription]∶法律所规定的
刑事责任和
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限
广义解释
1.
时间效应:事件经历一段时间后产生一种
预期效果2. 时间期限: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效果持续一段时间
引证解释
1. 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的作用。
徐特立《各科教学法讲座·前言二》:“不要因为过去的书本失了时效,而今天的临时书本缺乏正确性,因而轻弃书本。”《
人民日报》1953.12.28:“同时又不失时效地
组织群众生产活动,以求得在群众热情的拥护下把几项工作同时做好。”
2. 法律所规定的有关刑事责任和
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限。
基本含义
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时间而产生一定
法律后果的
法律制度。它是
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根据。并且时效属于
法律事实中的事件,它是基于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间内的持续存在而当然发生的,不为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民法上的时效,通常指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
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
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
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
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
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
诉讼请求。
诉讼时效
①《
民法通则》第136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②《
海商法》第257条第1款 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
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在时效期间内或者时效期间届满后,被认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间为九十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法院的
起诉状副本之日起计算。
③《
海商法》第260条 有关
海上拖航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④《海商法》第263条 有关
共同海损分摊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理算结束之日起计算。
⑤《
拍卖法》第61条第3款 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未声明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特征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
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产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因
不可抗拒力或其它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
1.
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
不可抗力,如
自然灾害、
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2.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始产生中止
诉讼时效的效力。
3.诉讼
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而中止的时间过程则不计入时效期间,为此,民法把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我国的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中止前已经进行的时效仍眼有效,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以前计算的诉讼时效至届满为止。
分类
时效的种类:
取得时效与
消灭时效。前者式适用于物权的时效,不过目前为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实施日期2017-10-01)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后者适用于请求权,如果超过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力,就会导致丧失“
胜诉权”。
诉讼时效依据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
特殊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一般
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
特别诉讼时效。指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而制定的诉讼时效。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通则》141条规定:“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特殊时效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但是第2项因
特殊法产品质量法已经变更,《产品质量法》第45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
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二、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
环境保护法》第42条“因环境污染
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及《海商法》第265条“有关船舶发生
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合同法》第129条“第一百二十九条 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
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
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
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诉讼时效为4年。
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
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刑法时效
刑法上的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对
犯罪行为进行追诉或者执行所判处刑罚的有效期限。因此时效有
追诉时效和
行刑时效之分。追诉时效,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
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制度。超过法定
追诉期限,司法机关或有告诉权的人不得再对犯罪人进行追诉,已经追诉的,应
撤销案件或
不起诉,或终止审判。追诉时效完成,是刑罚请求权消灭的重要事由之一。行刑时效,是指
刑事法律规定的,对被判刑人
执行刑罚有效期限的制度。犯罪人被科处刑罚后,只有在行刑时效期内,
刑罚执行机关才有权对犯罪人执行所判处的刑罚。行刑时效期内所判处的刑罚未执行,超过行刑时效期,便不能再对犯罪人执行所判处的刑罚。行刑时效完成,是刑罚执行权消灭的一项重要事由。我国刑法总则只规定了追诉时效,对行刑时效未作规定。
追诉时效的意义
我国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符合我国刑罚目的的要求。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预防犯罪,预防的内容之一就是使犯罪人不再犯罪。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后,在一定的期限内没有再犯罪,说明其再犯罪的危险性已经消除,这就达到了适用刑罚的所要打到的目的。因此,对犯罪分子不在追诉完全符合我国刑罚目的的要求。
第二,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理现行的刑事案件。现行的犯罪对社会具有极大的
危害性,因此,司法机关应集中精力办理现行的刑事案件,以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没有追诉时效的规定,司法机关必将为陈年
旧案所累,从而影响现行案件的办理,妨碍对犯罪的及时打击,对国家和人民利益也不能及时保护。
第三,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惩治犯罪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那些经过一定期限不再犯罪的犯罪人不予追诉,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国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
第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犯罪分子犯罪后在一定的期限内没有再犯罪,对其社会的额危险性已经消除,社会已逐渐忘其犯罪行径,被害人对其的仇恨也因时间的流逝而消解,犯罪人的家庭生活亦已步入正常。在这种情况下,不再追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反之,如果予以追诉,必将使各种矛盾死灰复燃,破坏已经恢复的社会宁静,从而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
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
检察院、
公安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
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