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
新洲区旧街花朝节,起源于南宋
淳熙年间,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基本介绍
文化遗产名称:旧街花朝会
遗产编号:Ⅹ-12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武汉市 新洲区
遗产级别: 省
发展历程
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
新洲区旧街花朝节,起源于
南宋淳熙年间,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每年来自鄂豫皖湘赣5省20余县市的10万多游人商贩,在旧街再现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旧街花朝节已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旧街花朝节产生于“庆福寺”庙会,此庙原名“东狱庙”,始建于南宋
乾道至淳熙年间(1165-1189),宋时香火旺盛,远近知名,至
元朝末年遭徐寿辉兵毁。到明末隆庆初至万历二年(1574年)由旧街所属地区五十三族祠堂出资共建,名曰“庆福禅寺”,亦名“东狱行祠”,俗称五三公庙。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建戏楼一座。庆福禅寺自建成起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花神生日为期举办盛大的花朝庙会,虽庙一再遭损坏重建,但这一庙会习俗却一直延续至今。
以下图册参考资料:
唐朝时期
农历二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一个很浪漫的传统节日——花朝节,相传,其形成始于唐武则天执政时期。
原来,这武则天不仅政治开明,皇帝当得好,而且生活也很有情趣,嗜花成癖。仲春时节,春暖花开,出外踏青赏花是她一大爱好。这时候,农忙还没有开始,春节余兴未尽,且气候适宜,也正是一年中借游乐与群臣进行一些政事活动的好时机。活动中内容既有用花作配料制成的糕点等食品赏赐,还有一些轻松的娱乐活动。后来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与元宵节、中秋节一起,便形成了一年中又一个“月半”节,并将这天定为
百花仙子的生日叫花朝节。从此,过花朝节,踏青游春,成为民间传统习俗,流传至今。
南宋时期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旧街庆福寺(后俗称大庙)举行落成开光仪式的。庆福寺现存的古井口石璧上还有“淳熙七年凿于花朝会”的字样。处于大别山南麓的旧街,背靠刀楼山,古来即有“河头山尾,堡埠共生”之称,是山区与平畈的交接处,自古即为鄂东交通商埠重镇。那里佛教文化浓厚,其附近的一条河流沿河除了庆福寺(大庙)外,还有二庙和三庙两座庙宇,长年香火旺盛,这条河的名字也因之叫三庙河。当年庆福寺开光那一天,三庙河两岸以及周围几十里地的信众云集,放鞭奏乐,颂神祈福,很是热闹,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不约而同上街赶集,便形成惯例。花朝会期间,正值春节结束备耕开始之际,首先,有些精明的庄稼人乘赴庙会之机,自发地带些日常耕作用具作点交易。随着时代的延续,其影响渐大,以至邻近的黄陂、
黄冈、麻城以及安徽、河南等地农民也慕名而来,顺便带些竹木器、铜铁制品等来出售,形成一种习惯,后演绎成俗。
南宋
景定年间,棉花种植传入新洲,人们企盼棉花收成好,在每年二月十五“花朝节” 时用汤圆祭棉花神,民间旧有“汤圆大,棉花球子大”的说法(新洲至今“花朝节”早餐有吃汤圆的习俗)。在每年花朝节,清晨吃过汤圆的善男信女结伴到大庙礼拜神灵,企求保佑,时香火旺盛,远近闻名。后随着南宋灭亡,大庙亦毁于战火。至明代万历年间,旧街大庙逐渐得到修复,一年一度的庙会也就随之又盛行起来。由于旧街地处大别山山脚的古驿道旁,是山区与平原的交汇处,旧志载有“河头山尾,堡埠共生”之称。东可进大别山腹地、西直下武汉、北可达豫皖、南至江西,素来是商贾云集,为鄂东一大集市。农历二月十五正值春耕生产前夕,由于每年庙会人多,就出现了小买卖生意。后来,参加庙会的人们发现此举有利可图,就顺便带来了农业生产用具和山里自产的竹木器到庙会时出售,庙会的生意因此越做越大,后来过往的客商和邻近州、县商家每年也赶来参加庙会,这就是民间俗称的“赶会”。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旧街花朝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交易活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豫皖等省的名特产品都来旧街赶会,使“花朝会”逐步演变成为地方物资交流会,以至当地人将花朝会就俗称为“交流会”,或干脆叫“玩交流”。会期也随着物资交流的需要,由二月十五一天改为农历二月十二日——十八日,其中农历花朝节二月十五日最为热闹。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之年,都一样照常进行。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一面在旧街附近的刀楼寨设了望哨监视新洲日军,一面在沙滩上举行集会。1946年国民党军33师营长牛心志部驻旧街,修建了三座碉堡,并用铁丝网将路口围住,不准随便出入,更不准举行大型集会,但人们在旧街东北一公里的枫树岗照样集会不误。十年动乱期间,极左路线禁止花朝会,人们故伎重演仍将会址迁到枫树岗。就这样从花朝会形成至今,800余年从未间断,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以至与旧街相临的徐古、张店两个集镇也仿而效之,依次在旧街花朝会前后时间集会,形成初八至初十在徐古(十一休会一天),十九至二十一日在张店的花朝会布局。虽然也是一样盛况,但商品交易会更浓些,没有旧街正宗“花朝会”那样有特色。
因太平盛世而兴的旧街花会,却屡因战乱而遭禁。旧街人民为保护花朝会的进行,曾同日本侵略军及
国民党反动派作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强据新洲城时,严禁群众集会,但是,旧街人民不畏强暴,仍年年在河滩上举办花朝会,从未间断。为预防
日寇扫荡,他们设哨岗于刀楼寨,监视日军动向。1946年国民党33师某营营长牛心志船踞旧街,不准乡民集会,人们则暗迁会址于枫树岗,照常集会。
解放后
解放后,一九五零年人民政府将这一庙会改为“旧街物质交流大会”,会期从农历二月十五一天延长为二月十四至十六三天,这对活跃旧街市场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旧街花朝会逐步摒弃了封建迷信成分,使之成为广大群众进行游乐和物资交流盛会,成交物质以土特产品、木料、耕牛、手工制品、小型农具为主。
80年代后
80年代以后,交流规模不断扩大,武汉、黄石、鄂州等城市的有关商业部门,也驱车运货前来赴会交易。副食、匹头、五金、交电、农用机具等工业品、高档商品个大型生产资料,在交流市场上占的比重相继增加。
1985年,旧街交流会,集会达10万人众,附近三、五里,可闻会上喧闹之声,交易品种繁多,摊贩货架数以百计,三天成交额达35万元。
2003年
借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2003年新洲区政府在旧街正式举办了第一届花朝文化旅游节,并将会期顺延为五天。
旧街花朝节朝着文化旅游的方向发展,增开了新洲特色农副产品交易物资交流项目:推出徐古蘑菇、双柳蔬菜、陶河炒鸭、
汪集鸡汤、
张店鱼面等30多种新洲特色农副产品大大增强了花朝市场的经济含量。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吸引力和辐射力更强,物资交流大规模提升。闽、粤、豫、皖、湘、赣等省的香客商人,如潮水涌至,日进出集镇多达十余万人之多。
2013年
连续11年来,都由新洲区政府牵头主办花朝节。今年,新洲区实行节俭办节,“品民俗文化、赶乡村大集、赏田园风光”,让花朝节回归民间民俗活动本色。新洲区旧街主办方透露,节省资金达20多万元。
但昨日开场的花朝节,主办方为商户免费提供400个崭新的大棚,日用百货、手工艺品、名优土特产、农资、农具、耕牛、药材、花卉苗木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楚剧、黄梅戏、地方歌舞、龙船会、鄂东民俗精品节目轮番上演。
当地家家户户邀亲友逛花朝,旧街推出赏花春游活动,周边5000亩油菜花盛开怒放,吸引了众多游人赏花踏青。
文化特色
花朝节在旧街的兴盛离不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旧街,位于大别山南端与平原交会处,地处武汉市的东北,属
丘陵地带,旱路,东可进入大别山腹地、西下武汉、北达豫皖、南至湘赣;水路,穿街而过的三庙河入举水直通长江。这种“山之尾,河之头”的地域为平原与山区之间的贸易提供了条件,素来是商贾云集,为鄂东地区一大集市(山货集散地),旧志载此地有“河头山尾,堡埠共生”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
旧街花朝节独特鲜明的地方民俗风韵。
农贸交易的繁荣
花朝节期间,旧街的街道至三庙河河滩及沿岸,帐篷、摊铺绵延数公里,突出“农”字特色,形成耕牛、农资、农机具、特色农副产品、农民生活用品等六大市场群落。花朝会期间,穿旧街而过的三庙河河滩,两岸延绵几公里,帐篷千顶,商摊互连,依俗自发分成木器、竹器、铁器、生资电器、日用布匹、耕牛畜禽等六大市场群落。改革开放前,传统的手工农用生产工具在整个庙会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如适合一人一牛耕作的
木犁、
木耙、耖子、宰辊等;传统排灌农具水车;田间管理用的薅扒、板锄、秧扒、抓钩、耳耙、铁锹等;收获工具沙镰、草镰、铁钩、
锄头、扒锄、
铁锹、连枷、
石磙、扬叉、木齿耙、
木锨、
风簸、
簸箕、
筛子刮板等;还有些日常生活所需的木船、划子、囤盆、扁担、
冲担、绳索、水桶、
粪桶、竹制的箩筐、菀箕、笕篓在市场上占很大比重。80年代后,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传统农用生产工具减少了一些,如传统的水车和木犁已消失,但仍保留了一般耕作所需的农具,只是农产品的材质逐渐被铁器取代。现今花朝市场上售卖的手工产品,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如竹扫把,竹
簸箕,木质粗糙简单的桌椅板凳家具用品;耕牛市场也是旧街花朝节的一个特色,旧街每年于二月花朝节开展耕牛交易活动。附近村镇农民纷纷前来进行耕牛买卖;随着经济的发展,花果林木的交易也逐年兴盛,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农副产品的创收的重要性,积极购买花果林木,政府也自印讲授科学种植花树果木的小册免费分发。
娱乐功能的强化
早期庆福寺庙台戏是花朝节群众赶会的一个重要娱乐项目。近代因庙台的毁坏,当地的乡绅每年自己出钱将戏台搭在河滩,请乡间剧团来演出
楚剧、黄梅戏。河堤边也有不少民间艺人赶会送来
皮影戏、武术、杂耍、踩高跷等传统民间活动让赶会群众充满兴致。解放后,唱戏主要由政府和个单位出钱筹备,更加注重演员的正规,大多请的是省市的专业戏剧班,戏剧的表演曲目也大大增加。80年代后,不少外地的歌舞团、
马戏团也来演出,吸引了不少当地及附近群众赶会。90年代后由政府出面组织增加开幕式舞台表演活动,邀请省内著名的表演艺人,现代歌舞纷纷登台,其中湖北大鼓及乡间
小调十分受欢迎,清早人群便拥挤在舞台前等待观看。表演结束后,便上演一周的戏剧。由此可见,花朝节的娱乐活动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更注意贴近赶会群众的生活和口味,让赶会群众欣赏到平日难得见到的高水准表演,一年的操劳得以放松,在津津有味回顾庙会所见所闻中期盼着来年的更精彩的表演。
花朝节期间,大大增加了妇女与人交流的机会。无论是本村还是邻近村庄的妇女都结伴前往,各色人等汇聚于庙会。在村里有些平时较少谋面的女性大都可在庙会上相见并结伴拜祭,年轻的女性互结金兰,年老的则围在一起拉家常,成了花朝节最常见的景象。还有些妇女借赶会之隙走亲串友,省亲看女,共叙离别之情。在这有限的几天内,女性终于有机会互诉衷肠,说东道西了。她们都将自己打扮一番出现在庙会上。这也让花朝节比平日见到更多美丽的妇女,许多年轻小伙更是乘机在人群穿梭,想结识异性。花朝节的举办,也为乡村年轻人的姻缘提供了许多机会。
当然,
花朝期间最热闹的莫过于当地镇上的居民都纷纷设宴款待宾客。在花朝期间,家家杀鸡宰鸭,都以好菜好饭上桌,甚至许多人家将过年的节日食品特地留有一部分用作花朝节待客。当地居民以能请到客人为自己的荣耀,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人缘交际的良好。自家的亲戚,朋友,临村的长辈甚至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凡是相熟的都会被邀请来家里作客。甚至有在街上买卖游玩时结识的人,都会热情请到家中作客。这来源于当地群众纯朴的思想,广结人缘,一年的操劳换得可以体面待客来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传承意义
花朝节得以在八百年不间断的流传发展,是因为
花朝市场成为当地村民及附近群众日常经济的重要补充,花朝节的存在,不仅满足当地群众民众的购买需要,也提供给民众难得的旅游休闲机会,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最初的花朝庙会发展到物质交流会至如今的旅游文化节,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积极宣传和引导,当地群众的积极配合,使它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充满着生命力。花朝节的流传发展已不仅仅是庙会的市场,更在当地成为一种民俗习惯,成为一种节日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