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栗(Castanea crenata Siebold & Zucc.)是壳斗科,栗属乔木,高可达15米,
冬芽被毛,小枝暗褐色,叶长椭圆形至
披针形,顶部渐尖至长渐尖,叶背被星芒状绒毛及黄或灰黄色鳞腺。雄花簇有花3-5朵;每壳斗有雌花3-5朵,坚果顶部有疏伏毛。4-6月开花,9-10月结果。
形态特征
日本栗高达15米的
乔木,胸径40厘米,
冬芽长3-5毫米,被毛,小枝暗褐色,
托叶长8-10毫米。
叶长椭圆形至
披针形,长8-16厘米,宽3-4.5厘米,顶部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稀呈耳垂状,稍偏斜,叶背被星芒状绒毛及黄或灰黄色鳞腺;叶柄长8-25毫米。
雄花序长7-20厘米,雄花簇有花3-5朵;每壳斗有
雌花3-5朵,通常1-3朵发育结实;成熟壳斗宽5-6厘米,长4-5.5厘米,刺长10-15毫米;坚果顶部有疏伏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日本栗适生在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山丘陵梯田地上;沙性较大,有机质含量在0.5%- 0.8% ,pH值6.5-6.9的棕壤土。
分布范围
原产日本,
朝鲜南部也有分布。中国辽宁(
丹东、大连),山东(青岛),江西(庐山)及台湾均有引种。据考证,约于1910年前后自朝鲜引进。
栽培技术
整地:平地采取全垦+大穴的整地方式,要求土壤全面深翻60-80厘米,穴规格为80厘米×80厘米×60厘米;山地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带宽2米,带上挖定植穴,穴规格80厘米×80厘米×60厘米。日本栗初植密度以株行距2.5米×3米或3米×4米为宜。
定植:栽植前株施
腐熟有机肥50千克、复合肥0.5千克,与回填土混拌均匀,将粪拌土回填至一定高度,然后将苗木置于穴中央,扶正苗干,舒展根系,再回填到与地面相平,轻轻上提苗干,使根土密接,踩实,再将苗木基部培成丘状,踩实并灌透水,最后覆晒土。要求苗木高度在1米以上,地径1厘米以上,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危害。栽植时间为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上旬。
整枝修剪
幼树修剪:日本栗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定植后留60-80厘米定干。第2年春季发芽前,在离地面40-80厘米范围内选留3-4条长势较为均匀的壮枝作主枝,再酌情选留1-2条长势弱于主枝的壮枝作辅养枝。对大于50厘米的主枝留50厘米短截,对小于50厘米的主枝,只剪去先端弱芽段。夏季修剪以疏除过密枝为主,除对个别长势旺的枝条进行摘心控长,以平衡树势外,一般不摘心。春季发芽前,对角度较小的粗壮枝可拉枝开角。
盛果期修剪:盛果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修剪调节,保持树形的稳定,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严格采用“平衡修剪”和“控冠修剪”技术,对生长旺盛的树,多留结果母枝、发育枝和预备枝,把徒长枝培养成结果枝组,以果压势,维持结果与生长的相对平衡。对树势衰弱的树,通过疏枝和回缩弱枝,促其由弱转壮,以恢复树势。及时疏除内膛的纤细枝、交叉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无利用价值的徒长枝。一般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保留8-10个结果母枝。
土肥管理
深翻改土:从苗木
定植的第2年起,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在距树干80厘米处至树冠外缘挖深80厘米,宽70厘米环形沟,将表土回填在底层,心土在表层,并且株施腐熟有机肥50-100千克。以后每年根据树冠发育状况逐年外移,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通透性及保水保肥能力。
中耕除草:日本栗园不用
化学除草,一般每年进行3-4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立地条件较好的栗园,前3年可间作花生、豆类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作物秸秆可翻埋用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
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⒈基肥:每年11月至翌年2月株施腐熟农家肥50-100千克,可采用环状沟或放射沟开沟深施。环状沟或放射沟位置应每年更换。施肥时,将农家肥与土混匀后施入沟内,然后覆土。
⒉追肥1年进行3次,以速效肥为主(硝基氮肥禁用):⑴雌花分化肥。3月底至4月中旬株施尿素0.5-1千克;⑵座果肥。5月中下旬日本栗盛花期株施复合肥0.5-1千克,促进幼果和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⑶果实膨大肥。7月底至8月初可株施复合肥0.5-1千克,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强栗实抗病虫能力。
水分管理:栗园要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保证干旱季节及时灌水,多雨季节雨水能及时排走,满足栗树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
花果管理:适当疏花疏果可使栗园丰产稳产。日本栗雄花量特别大,消耗了大量养分,雄花序出现后,疏除90%左右的雄花序,保留全部混合花序。当栗树结果过多时,可适当疏果,一般每结果枝保留2个总苞。
主要价值
日本栗质梗性、涩皮后,不易剥离,含糖量低,但日本栗果大、果肉松软,非常适合深加工。是栗出口创汇的主要作物,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