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
方成,男,汉族,1938年8月10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籍贯江苏江阴,中共党员、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攀登计划“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天文与天体物理》(英文版)期刊主编、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科协副主席,曾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8年,方成出生于云南昆明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方刚早年毕业于唐山大学,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铁路工程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方刚带着家人逃离故居上海来到云南昆明,在昆明度过他的孩提时代和小学时光。1948年,随父母返回上海定居。1955年7月,方成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大学4年成绩全为5分。1959年,在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
工作经历
1959年,方成毕业后留在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天文专业担任助教,随后,南京大学将数学天文系中的天文专业单独划为南京大学天文系,就此成为该校天文系教师中的一员。1980年至1982年,方成在法国巴黎天文台做访问学者。1981年,升为副教授。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和教授。1988年至1989年,方成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特别成员,同时担任天文和天体物理分中心主任。1990年至2001年,先后六次被法国巴黎天文台和日本国立天文台邀请为客座教授赴法、日合作研究。1993年至1997年,方成担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至2002年,方成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2003年至2009年,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副主席。2004年至2009年,方成担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200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0年,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2月14日发现的编号为185538号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方成星”。2011年,光学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望远镜(ONSET)安装在云南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基地中,构想和技术要求来自方成等人,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建造的。南京大学天文系方成领导的研究太阳物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应用中心以及法国空间天体物理研究所等相关机构,合作研制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项目(SENEER)和其他太阳观测卫星。2021年,方成作为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科学总顾问,参与其研制并成功发射。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在方成的主持下,研制成中国第一座塔式太阳望远镜(简称太阳塔),并开辟中国CCD二维光谱研究的新领域。方成所带领的团队,30多年来使用该太阳塔坚持多波段的太阳活动观测,获得了许多高质量的太阳耀斑黑子日珥等的二维光谱的资料。他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建立一系列太阳活动体的半经验模型,他与合作者提出由光谱诊断耀斑非热高能粒子的新方法,改进计算耀斑动力学模型的理论,首次提出用色球压缩区解释第I类白光耀斑和用太阳大气低层磁重联解释第II类白光耀斑和“埃勒曼(Ellerman)炸弹”等的新机制。在方成主持下,在云南天文台昆明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基地,建成光学近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ONSET),其质量达到国际单个太阳监测望远镜的最好水平。
方成通过对非局部热动平衡(Non-LTE)理论的研究,发展出整套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研究上取得系统性的成果。方成所领导的科研小组是目前世界上在太阳物理领域内能实际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进行光谱计算和分析的五个小组之一。
方成与其科研合作者利用在外国得到的观察资料和太阳塔,详细分析谱线不对称的特性,发现它随空间和时间的快速变化和规律。方成从理论上通过计算色球压缩区和湍动场中的谱线轮廓对谱线轮廓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给出和观测相符的各种不对称性,为解开耀斑谱线不对称之谜开辟道路。
方成及其团队在研究和改进色球辐射损失计算、软X射线加热计算以及过渡区跟踪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发展一套完整的耀斑动力学模型,他们提出一种通过光谱分析来诊断耀斑非热过程的新方法,这一方法为揭示耀斑的复杂物理过程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方成在与其研制组的努力下,主持设计和研制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的太阳塔,创建太阳塔实验室。1982年,在方成的主持下建成中国第一座太阳塔。光谱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国内第一,国际先进,开辟出国内CCD二维光谱研究的新领域。
1990年至2003年,方成先后七次被法国巴黎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邀请为客座教授赴法、日合作研究。担任过两届中法太阳物理讨论会中方主席。
截至2014年10月,方成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委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人才培养
方成培养人才,组织和参与学术活动,推动学科发展。1985年以来,方成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6门课程,培养出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方成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天体物理方法》《磁流体力学》《太阳活动区物理》等6门课程。
方成对于博士生的培养,主张精英教育。每次学生写了英文文章,他都会打印好,然后认真修改,稿件上总是有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从语法到文章结构,他都要检查。
截至2014年10月,方成先后培养十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的两名博士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一位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科学家,一位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一等奖,一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出版图书
学术论著
获奖记录
社会活动
其他活动
1990年至2001年,方成先后六次被法国巴黎天文台和日本国立天文台邀请为客座教授赴法、日合作研究。
社会任职
人物影响
2019年10月,由方成院士作为总负责人,南京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正式启动具有重大创新设计的“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望远镜(WeHoT)”项目,合作单位分别为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国内重量级天文院所。该望远镜同时拥有大视场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轴对称太阳望远镜,具有明显的国际优势,对中国太阳物理研究进入国际一流行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物评价
方成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作为国际知名的天文学者,他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造诣深厚、建树颇丰。方成主持研制的中国第一座太阳塔望远镜填补了国内空白。作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方成院士为提高中国天文学的国际地位不遗余力。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方成院士在担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省科协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市科协副主席期间,十分关心团体发展,踊跃参与科协活动,积极开展建言献策,为推进民主办会、依法办会和科学决策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时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阮仁良 评)
方成全力以赴为中国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太阳物理学的发展做出无私奉献,而且所选择的途径又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他也必然在推动中国天体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成才。(南京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宣焕灿 评)
方成在中国首先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建立了一套实用方法,在太阳活动体的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动力学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性、耀斑非热电子的光谱诊断以及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中国科学院 评)
参考资料
南大英才 两院院士 方成院士.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2014-10-22
方成 天体物理学家.何梁何利基金.
严谨治学的方成院士.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2014-12-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3 12:1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