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舟600(代号:新舟),是中国一航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一航西飞)最新研制的国产民机型号,是“新舟”系列飞机的新成员,2008年6月29日在
西飞公司总装下线。2008年10月9日首飞成功。2010年5月18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
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证(TC证)。
详情信息
新舟600客机在新舟60飞机的基础上,对机身结构、综合航电、内部装饰与双发延程等进行了设计优化,实现了仪表综合显示和集中控制即玻璃化座舱,并首次在国内应用了门梯合一式登机门。
研发背景
新舟600(MA600)由中国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桨
支线飞机。新舟600是“新舟”系列涡桨
支线客机的成员,是由
新舟60(MA60)飞机根据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升级换代改进而来。
新舟600选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127型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具有成本低廉,燃油消耗少等优点,与
喷气式飞机对跑道要求极为严格不同,新舟600的跑道可以缩减到1200米到2000米之间,并可以实现在土跑道、
砂石跑道乃至有雪覆盖的跑道上起降。
新舟600飞机是中国一航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新舟60飞机(MA60)的基础上的改进型。在综合
航电系统、
结构设计和客舱内环境、舒适程度、系统的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其主要的改进项目包括:通过结构改进,提高飞机的维护性和整机
疲劳寿命;采用了玻璃化座舱,由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的综合航电系统;通过综合航电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改进,提高故障快速诊断能力和飞机的出勤率;新舟600
最大航程达到3000公里,通过开发延程飞行(ETOPS)功能以满足特殊用户对跨海飞行的选装需求。新舟600飞机机舱内装饰等方面进行了新改进,提高飞机的舒适性。此外,改进项目还包括整机减重,缩短了起飞距离,增加了商载,节油性能更加好,有效提升了飞机运营的经济性。新舟600飞机商载提高7-8%,维护成本降低10%。针对不同的客户和特殊化需求,可以迅速改变飞机构型,派生出客货混装型、VIP公务机、
医疗救护机和专用
货机。
在新舟60飞机进入市场的同时,中国一航西飞公司按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思路,2005年开始研发新舟600飞机。2007年1月首架新舟600开始制造。2008年6月29日,首架新舟600在中国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陕西西安
阎良的总装厂下线。2008年10月9日在阎良机场首飞,转入适航验证试飞阶段。2008年11月在第七届珠海航展,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与中航西飞公司签订购买2架新舟600的购机合同,成为首个用户。新舟600按计划于2009年取得
适航证并交付首家用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新舟600到2010-2012年达到年产10-15架生产能力,最终形成30架的年生产能力。西飞预计未来10年新舟600在全球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00架,国内超过120-150架。
突出特点
新舟600飞机正在跻身世界先进涡桨支线飞机行列。比起新舟60,新舟600飞机的
经济寿命提高到60000
飞行小时,不但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加大了可检修区域,使飞机的维护维修更加便捷。而最能体现新舟600飞机先进性能的,还有综合
航电系统的全面升级。新舟600飞机采用国际先进的由5个
综合显示器组成的
综合航电系统,利用数据
总线技术、信息
综合技术、
智能化传感器等
先进技术,使航电系统具备了综合化、信息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几大优势,实现了
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显示、集中控制和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提升了飞机的驾驶性能和使用维护性。
新舟600飞机的内装饰较之新舟60飞机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从
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对飞机的客舱、
遮光板、
行李箱等进行了全新的精化设计,提高了客舱内装饰的
整体视觉效果,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方便的乘坐空间。
除此之外,新舟600飞机在设计上更加注重飞机安全和
飞行安全,通过整机减重,使得
起飞距离更短,安全性更高,系统的
维修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新舟600飞机还增加了飞机120分钟 ETOPS(延伸航程运行)的能力,使飞机航程达到3000公里以上,并且飞机具备了海上救生能力,为航空公司开辟更多的跨洋航线奠定了基础。
新舟600飞机的设计服役寿命达到60000飞行小时,噪音水平降低2~3dB(分贝),服务门和
货舱门为外开式,可以满足特殊用户对跨海飞行的选装需求。
改进项目还包括整机减重近300公斤,缩短了起飞距离,增加了商载,节油性能更加优良,有效提升了飞机运营的经济性。
停放在总装车间的新舟600飞机在巨幅国旗的衬托下精巧俊美,白色的机身,蓝色的尾翼,机翼两侧各悬挂着一台
涡桨发动机,这是中国根据
国际市场需求自主研制、生产的新型涡桨支线飞机,也是我国民用航空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新舟600是此前中国研制生产的新舟60飞机的改进版,它通过结构改进、综合航电系统改进、舱
内环境、舒适程度提升,以及新增加跨海飞行能力等创新和改进,达到了国际同类先进飞机的性能水平,特别适合距离在800公里以下的中短途
支线运输。它每座的
运营成本比涡轮
喷气飞机低40%左右,靠一边的单桨发动机就能在跑道上起飞降落,安全性和节能性都很高。
主要改进
结构
新舟600飞机优化改进了机身结构,减轻重量、沿长寿命和提高可靠性;新舟600相比新舟60减重300公斤。对新舟60飞机机身13长桁处进行外形结构的改进,提升机身结构的
疲劳特性,并改善了飞机维修性。按照用户对机组驾驶、乘客登机离机、行李装卸快速周转的需求,对旅客登机门、货舱门、前后服务门、
应急出口、货舱等结构部位进行全新设计,采用门梯合一的登机门,并将原有前、后服务门、后货舱门由内开式改为外开式,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综合航电系统
驾驶舱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
智能化技术和
数据融合技术,对结构、操纵、航电和设备布局进行了整体优化和
协同设计。机载电子设备采用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的综合航电系统,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显示、
集中控制和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增强系统监控和
故障诊断及隔离的功能。改进自主保障能力与维护性设计。提升了飞机的驾驶性能和维护性能。
内装饰设施
新舟600的驾驶舱、客舱、厨房与盥洗间进行全新设计。新舟600的客舱、遮光板、灯光布局、行李箱等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提高了整体客舱内装饰的效果。
双发延程ETOPS
新舟600飞机增加了飞机120分钟ETOPS(延伸航程运行)的能力,
飞机最大航程达到3000公里,并且飞机具备了海上救生能力,为航空公司开辟更多的跨海航线奠定了基础。ETOPS功能对飞机的
动力系统、通讯
系统设计有更严格的要求,其适航验证在中国尚属首次。
首次试飞
中航工业西安
飞机工业
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孟祥凯2008年10月10日在北京宣布,国产新一代涡桨
支线客机新舟600周四在西安首飞成功,成为
中国航空民机发展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代表着未来涡桨
支线飞机国际水平的
新舟700飞机已立项并进入研制阶段。
专家介绍,“新舟”600型飞机于二00五年开始研制,是根据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对“新舟”60型飞机进行改进后的新一代涡桨支线客机。该机采用了
玻璃化座舱和更加舒适、人性化的客舱布置,对飞机的结构、系统的维护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综合故障诊断系统,增加了跨海飞行的能力。改进后的“新舟”600型飞机从维护性、
操控性、使用
经济性、乘座舒适性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同类飞机先进水平。
孟祥凯表示,此次新舟600飞机首飞成功,为中国发展民机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按照民机产业的
发展战略,中航工业
西飞公司遵从“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飞机发展思路,持续进行涡桨支线飞机的
产品创新和
产业升级,实现新舟飞机的系列化发展。
据透露,
新舟700作为新舟系列飞机的未来,将采用更节能和环保的技术,确保在未来二十年飞机在
先进性和良好的经济性方面取得突破。
据国外权威机构和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对世界支线飞机市场进行的预测,未来二十年,全球支线飞机总
需求量为五千三百至五千五百架,其中涡桨支线飞机为一千九百架。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以涡桨支线飞机为基础而派生出来的
多用途飞机。从整个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外涡桨
支线航空领域蕴藏着巨大商机。
2023年1月4日,随着一架“新舟”600飞机平稳降落,中航西飞新年首架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几何数据
重量数据
性能数据
批量生产
由中航工业
西飞国际制造的新舟600飞机获得
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
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证(TC证),这标志着新舟600进入民航市场和批量生产有了“通行证”。
2010年12月14日,据中航工业西飞公司介绍,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司日前向中航工业西飞公司签发了新舟600飞机
生产许可证,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涡桨支线客机新舟600飞机正式进入了批产交付阶段。
新舟600飞机是中国首架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推出的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在设计、试验、制造、交付、维护、
供应商管理等诸多环节,完全以
客户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使用、维护、运营以及乘客的舒适、快捷等各方面要求。
据了解,通过对结构、综合航电系统、
舱门布置、内装饰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全新设计与制造,较大地提升了飞机的
抗疲劳性、维修性、使用性和舒适性,使新舟600飞机跻身世界先进涡桨支线飞机行列。
新舟600飞机突破了多项技术难题。通过结构的改进,大幅提高了
机身结构的抗疲劳特性和维修性能;采用门梯合一的
登机门,与国际一流支线飞机相同;综合航电系统的改进,实现了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显示、集中控制和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提升了飞机的驾驶性能;对飞机的客舱、遮光板、行李箱等内装饰和生活设施的全新设计改进,为乘客提供了更安全、舒适、方便的乘坐空间。
此外,新舟600飞机可在
短跑道以及
土跑道、沙石跑道上顺利起降,具有起飞距离短、节油性能好的特点,
飞机机身重量更轻,可靠安全性更高,寿命循环成本大大降低。
据了解,中国民航广汉飞行学院、
幸福航空、
老挝航空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用户已与
西飞签订了购机协议,包括两架新舟600飞机的确认订单和10架意向订单,首架飞机将于2010年6月交付用户。
据了解,新舟600飞机于2005年起开始研制,2008年10月9日成功实现首飞。相较于新舟60飞机,新舟600采用了许多全新的设计与改进,具备更加强劲的市场
竞争优势。
拥有完全
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舟600飞机,在试飞验证阶段创造了多个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完成了国内首次进行的湿跑道试飞验证等多项试验。
新舟60飞机已经批量交付用户,签订正式购机合同118架,逐步树立起中国民机的
品牌形象。新舟600飞机既延续了新舟60飞机的优秀品质,又借鉴和吸收了国际
民用航空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堪称新舟60飞机的升级版,可满足中高端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013年4月29日,
老挝国防部向中航工业
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西飞)购买的2架新舟600(MA600)飞机在老挝首都
万象举行正式交付仪式。
2020年8月18日,
贝宁客户首架“新舟”600飞机验收工作在陕西
西安圆满完成,这标志着“新舟”600飞机首次成功出口
非洲大陆。
市场预测
随着国际燃油价格的上涨,经济性与舒适性并重的涡桨支线飞机
市场需求出现了较大增长。据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今后5年内,国内70座以下支线飞机将在现有基础上净增100架左右,总数达到200架的规模。800公里以下
航段预计达到500条。未来20年全球支线飞机总需求量为5300-5500架,其中涡桨支线飞机1900架。从1979年以来,全球支线航空运输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长势头,将在未来继续保持。
2008年11月4日,在第七届珠海航展开幕日上,中航工业西飞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幸福航空公司签订了合同和意向订单,其中2架新舟600飞机的确认订单和10架意向订单,成为新舟600飞机的首笔
正式订单,标志着新舟系列飞机的新型号——新舟600飞机将首次投入
国内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更适合于800公里以下航段飞行的新舟600飞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前景乐观。
肩负承上启下使命的新舟600飞机,是新舟60飞机卓越性能的最好继承者,也是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的开路先锋。
中国新舟600飞机不仅已成为中国民机
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还将跻身于涡桨民用客机世界级供应商行列,中国新舟600飞机构成的高中低端合理搭配的系列化涡桨支线客机产品,努力争取成为世界一流的涡桨支线客机制造商,参与世界涡桨支线飞机的
市场竞争,到2017年,使新舟飞机成为世界涡桨支线飞机的主流机型。
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思路,中航工业西飞制定了新舟600与
新舟700“三步走”的基本战略,即在成功研制并投入市场新舟60客机、
公务机的基础上,以市场与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新舟600与新舟700等后续型号上适时进行货机、
VIP公务机、海洋监测机、遥感
航测机、
医疗救护机、人工降雨机、森林
灭火机等多用途改装,以适应全球市场与客户的更高要求。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新舟60飞机的
机队规模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新舟600飞机快速进入市场,目标是市场
保有量100架以上。
一些国内航空公司也正在就订购新舟600和西飞洽谈,“明年下半年交付首家用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使用,还有两家已签约。按照计划,在2010年-2012年,可以达到年产10-15架的
生产能力。”
新舟600最终将形成30架的年生产能力。一航西飞总工程师
何胜强表示,预计未来10年新舟600飞机在全球
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00架,国内超过120-150架。
作为更适合于800公里以下航段飞行的中国“新舟”600飞机,以其优越的性能、低廉的运营成本、安全可靠性,将是极好的候选飞机,将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前景乐观。
大事记
立项
1. 2005年9月,
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组织了《新舟60飞机改进型研制
项目建议书》评审,项目建议书通过评审。
2. 2006年4月27日,国防科工委批复了项目建议书。
3. 2007年12月6日,国防科工委在西安召开了《新舟60飞机改进型研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审会,
可研报告通过评审。
4. 2008年3月5日,国防科工委批复了
可行性研究报告。
研制
(一)设计
5. 2006年6月,完成了飞机结构改进设计。
6. 2006年5月,完成飞机动、静载荷计算,全面按照
CCAR-25部R3版完成飞机载荷计算。
8. 2007年9月,完成了综合航电改进
系统结构安装图和原理馈电图设计。
9. 2008年1月14日,
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在西飞主持召开了MA600型飞机型号
合格审定委员会(TCB)会议,会议确定了
型号合格审定基础和审定计划,确定了审查组和专业审查小组的成员。
(二)工艺
10. 2006年1月,完成了飞机研制工艺总方案编制和评审。
11. 2006年10月,完成新舟60飞机改进型前、中段机身装配协调方案编制和评审,前、中、
尾段机身装配协调图表、零件制造协调图表的编制和评审。
(三)试制生产
12. 2006年10月,开始
静力试验机毛坯、零件投入,2007年4月份零件配套,开始
部装。
13. 2007年1月,开始首架新舟600飞机毛坯、零件投入,2007年7月零件配套,开始部装。
14. 2007年7月12日,首架新舟600飞机机身前段下部下架。
15. 2007年12月5日,首架新舟600飞机机身总装下架。
16. 2007年12月25日, 首架新舟600飞机机身交付总装。
17. 2008年4月22日,首架新舟600飞机综合航电系统通电成功。
18. 2008年6月29日,首架新舟600飞机总装下线。
试验
19. 2007年7月27日,举行了新舟600飞机
静力试验机交付仪式,新舟600飞机前机身静力试验机交付一航强度所。
20. 2008年3月28日,在一航强度所完成67%前机身
静力试验。
市场空间
新舟600未来的
市场空间主要还是在
亚非拉的
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需要大量投资的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因此其较为高端的客流严重依赖对于基础设施依赖较低的支线客运,市场大有可为。在国际市场的主要
竞争对手是加拿大
庞巴迪公司的冲锋8(Dash 8)系列支线客机。冲锋8系列性能较为先进,在商载同为5500千克左右的情况下,
使用空重不足12000千克,因此其
燃油经济性较好。冲锋8销量已经超过千架,对新舟系列有极大的优势,新舟系列当前在第三世界主流市场上还较为乏力,外销上需要进行较多的金融扶持才能真正打开市场。
运-7系列本身底子较老,来自
苏联60年代的
安-24飞机,自重大、结构寿命短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未来如果要保证市场竞争力,需要另起炉灶研制真正的新一代支线客机。同时我国还没有可以使用的自由涡轮式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只能提供
油耗较高的固定轴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新舟系列相对于之前飞机的燃油经济性提升主要来自于进口的PW127自由涡轮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未来对于自由涡轮式发动机的研制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