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镇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下辖镇
新市镇属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李白隐居地之一。位于闻名遐迩的横山南麓和丹阳湖北岸,314省道传境而过,是皖东南通往苏、浙、沪的必经之路,距南京禄口机场30公里,交通便利。全镇面积72.4平方公里,41862人(2017年)。辖14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人才及自然资源丰富的古镇。新市镇民风淳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釜山遗址”解开了新市镇自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生存的历史。古吴国与西周初期在横山南麓建都500年,人类发展史在新市镇有辉煌的一页。新市镇人民操着吴越柔语,有着文明的吴越遗风;浪漫诗人李白的足迹、道教思想家陶弘景的修行、林林总总难以累计的古墓群。
行政区划
新市镇政府驻地新市,清代属当涂薛新丹博采大乌黄八大古镇之一。明嘉靖十年(1531),设为当涂县新丰市,归永保乡辖;清康熙十二年(1673),调整为新市镇,归永保乡辖。古镇西起绍司桥桥村,东至上旬村,号称“十里长街”,商贸云集,颇为繁华。明末清初,新丰市被南明王郑成功烧毁,清同治元年或二年,被太平军再次烧毁,古新市镇被夷为平地。清宣统二年(1910)7月,推行区域自治,新市镇被撤销。
1950年新市由乡级建制改为新市区;1955年12月,新市区划分为四合乡、新博乡、澄心乡、山河乡,隶属博望区和薛津区;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新市隶属于丹阳乡(光芒人民公社)和薛津乡(卫星人民公社);1962年1月,成立新市、澄心公社,归丹阳区所辖;1970年12月,析丹阳大公社,新市独立成新市公社;1984年1月,改为新市乡;1995年2月,改为新市建制镇,辖新禄、新河、新华、釜山、刘山、横山、联三、洪河、洪庙、临川、来龙、澄心、张茂、善桥、业桥、黄土等16个行政村和新市居委会;2005年元月并村,现有新禄、叶家桥、联三、梅山、釜山、新河、临川、张茂、来龙、横山、澄心、刘山、洪庙村、新农14个村委会和新市居委会。2012年9月5日,将当涂县的博望镇、丹阳镇、新市镇划归博望区管辖,以博望镇、丹阳镇、新市镇的行政区域为博望区的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地理为主地处江南,距长江一箭之地,与南京毗邻,是马当芜通向长三角的交通要冲,也是皖江链接长三角的前哨。全镇面积72.4平方公里,人口41862人(2017年),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096元。南濒丹阳湖,北依横山,是通向长三角的交通要道,更是连接长三角的先锋前哨,自古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富足。新市镇依山傍水,山是江南名山——横山;水是江南名泽——丹阳湖。风物宜人,钟灵毓秀。横山是吴国文化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88年之前,吴国在横山山南建都500余年。横山亦乃仙山,仙人洞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炼丹修道之所,诗仙李白几度漫游,留连忘返,留下诸多诗篇。山中有江南古迹石门六朝古刹澄心寺、姑孰之巅太阳宫、天机泄处拖船壑、沧桑陈迹摩崖刻,还有龙井寒泉、丛林夜月、绝壁垂松、贞白五井、白月池、龙井丹灶、丹灶寒烟”等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丹阳湖畔尚遗存古桥官道、李白诗中的丹阳湖古风古韵犹在。
新市镇位于博望区东北部,距城区23.5公里,处于安徽省东向发展的前哨,东与国家级工业重镇博望镇接壤,东北角合横山与江苏省江宁区相依;南依丹阳湖心的运粮河中心线,与湖阳乡交界;西、北两向与丹阳镇毗邻。全镇面积72.4平方公里,人口41862人(2017年),农业人口38258人,非农业人口1760人。
地形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东高西低阶梯形分布。地貌多样,有湖积圩区平原、台地、丘陵和低山。湖光山色构成新市镇固有的特色。
湖积圩区平原有军民圩、新华圩、黄土圩、联三圩;丘陵有釜山、马山、黄梅山等;低山辖有横山南麓。水系有临界的丹阳内河,新、博撇洪渠和过境的丹阳新河。依托横山而建的全县最大的向阳水库和杨山坳水库是山区农业用水及农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新市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105.9小时;年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87.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33天;年降雪日不平均;年平均气压1014 帕;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改革开放初期,新市镇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胆探索,纷纷走出家门,勇创致富之路。刃具推销员的足迹踏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豆腐店像天女撒花般开遍大江南北,直至西域边陲,种田能手们长驱直入长三角,成百上千亩包田种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镇刃具推销员2200人,在外豆腐店2660户,种田大户980户。新市镇成了刃模镇、豆腐镇、种田大户镇。刃模具、豆腐、外包田作为新市镇的三大支柱经济体享誉皖东南。三大支柱经济体给农民带来了富裕,各村各庄楼群林立,电器化程度达到发达城市居民户水平。全镇电网、道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全面覆盖,教育达标率百分之百,农民医保率百分之百。
世纪之交,新市镇政府利用山区荒坡,开发了衔314省道的工业集中区,占地3.1平方公里,引进企业57家,产业类型众多。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400万元。
经济发展
2009年全年完成社会生产总值15.6亿元,增长11.4%;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3亿元,增长7.4%;完成农业生产总值1.11亿元,增长22%;财政收入9309.8万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37元,增长13.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增长112%;完成规模工业产值9.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00万美元。
2010年,新市镇将按照大招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要求,以1255城市发展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立足丹博副城区,坚持科学大发展,打造实力新新市”的工作目标,以“抓工业、育产业、兴商业、建强镇”总揽全局,着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环境美镇、和谐兴镇”战略,不断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0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18亿元,增长15.4%,其中工业生产总值14亿元,增长7.7%,农业生产总值1.06亿元,增长8.7%;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增长33.8%;实际利用内资9.8亿元,增长51%;利用外资360.3万美元,增长20.1%;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18%,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
2010年,全镇完成招商引资10.1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9.23亿元,超额完成了7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314省道改造工程征迁拆迁任务和350亩土地置换任务。继续建设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形势喜人。工业集中区实现稳步发展,全年新征工业用地153亩,新上马项目7个,总投资4.1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6亿元,在新入驻的项目中,超亿元的项目2个;续建项目22个,总投资7.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77亿元。投入150万元实施振新路东延和创新路南延工程,完善了下水、绿化、亮化、供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大了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大力实施“腾笼换凤”工程,盘活园区6家企业共206亩闲置土地。集中精力解决了一批遗留问题,化解了一大批矛盾,实现轻装上阵谋发展。全力扶持骨干企业,给力全镇工业发展。2010年,全镇规模企业实现产值9.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营业收入9亿元,占工业总收入的70%,完成1000万以上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个,新增规模企业6家,其中伟泰实现产值5.6亿元,沪马实现产值1亿元,海天实现产值7800万元,华东实现产值2200万元。在伟泰、沪马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庄芝、三一、中冶等规模企业也得到较大发展,为我镇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临农贸、硒源农产品等3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实现订单2145户,面积18962亩,亩均效益增长100元。继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2010年新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5家被评为县级示范合作社,2家被评为全市十佳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广泛宣传土地流转政策,2010年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860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104亩。推动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进程。继续开展3414小区试验工作,新引进10个中粳品种和10个中籼品种。完成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现有渔业科技示范养殖户15户,养殖面积1155亩。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机播面积1.2万亩、机收面积2.9万亩、机耕面积3.1万亩。完成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完善农业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全镇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委托代理服务,各项制度健全,操作规范。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议事程序,全年筹资39.42万元,筹劳13.57万个工日,完成一事一议项目21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29.08万元,建成道路27.36公里,抗旱站1个,其他类建设项目2个。水域滩涂养殖证发放面积达2340亩,占全镇养殖总面积的58%。全面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任务,积极做好核灾理赔,及时打卡支付午季和水稻理赔款。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新市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7 13:57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