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子麻黄(Ephedra rhytidosperma Pachom.)是
麻黄科、
麻黄属矮小灌木,近垫状,高可达15厘米,稀达30厘米,根与茎高度木质化,节粗厚结状,绿色小枝细短,假轮生呈辐射状排列,节间细短,
叶片膜质鞘状,极细小,
裂片宽三角形,先端微钝。雄球花在节上对生,无梗,雄花的假花被倒卵圆形,花丝全部合生,伸出假花被之外;雌球花单生,
苞片下部一对形小,上部一对最长,花被管先端斜直,微弯曲。种子通常较苞片为长,黄棕色,椭圆状卵圆形、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
矮小灌木,近垫状,高5-15厘米,稀达20-30厘米,根与茎高度木质化,具短硬多瘤节的木质枝,节粗厚结状,绿色小枝细短,在节上密集、假轮生呈辐射状排列,节间细短,长1-1.5厘米,径约1毫米,纵槽纹浅或较明显。叶膜质鞘状,极细小,长约1毫米,下部1/2合生:上部2裂,裂片宽三角形,先端微钝。
雄球花在节上对生,长2-3毫米,无梗,苞片通常2-13对,雄花的
假花被倒卵圆形,
雄蕊5-8,花丝全部合生,约1/2伸出假花被之外;
雌球花单生,苞片2对,稀3对,下部一对形小,上部一对最长,约1/2合生,
雌花通常2,
胚珠外围的假花被粗糙,有横列碎片状细密突起,花被管长约1毫米或不及1毫米,先端斜直,微弯曲。种子通常2粒,较苞片为长,约1/3外露,黄棕色,椭圆状卵圆形、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长4-6毫米,径约3毫米,背部中央及两侧边缘有整齐明显突起的纵肋,肋间及腹面均有横列碎片状细密突起。
分布于中国宁夏与
阿拉善盟交界的
贺兰山及相邻
腾格里沙漠的剥蚀石质低山,
向西南,少量地见于甘肃
靖远县的宝积山。蒙古也有分布。斑子麻黄强旱生植物,生长于半荒漠区的山地。多见于石质的低山区或山麓洪积扇上部,土壤为山地淡灰钙土或灰漠土,排水良好,地下水很深,生境干燥,地表多石块、碎石及砾石。斑子麻黄常以伴生朴出现,在
贺兰山山麓洪积扇上部与浅山坡的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或
刺旋花、
松叶猪毛菜草原化荒漠群落内。斑子麻黄高约20厘米左右,较均匀地散生在群落中。重要的伴生植物有刺旋花、
细弱隐子草,
糙叶黄芪、
中华草沙蚕、
冠芒草、地锦等。斑子麻黄在贺兰山局部山谷的沟坡下部及干河漫滩中成为群落建群种,成为斑子麻黄草原化荒漠,常见的
伴生种有
灌木亚菊,
狭叶锦鸡儿,
松叶猪毛莱,
刺旋花,
荒漠锦鸡儿、酸枣,
短花针茅,冠芒草,
猫头刺、
中华草沙蚕,
长芒草、
丛生隐子草等。群落总盖度20%。
在中国宁夏,斑子麻黄4月上中旬
萌发,5月中旬
开花,7-8月
种子成熟。斑子麻黄雌性生殖单位发育早期,其表面为平滑型,因此,突起为次生的。这些突起是由
雌性生殖单位外盖被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这种突出生长常常在相邻细胞之间同时发生,因此,出现片层状构造。
石蜡切片显示,这些突起在发育早期有完整的
细胞核、
细胞质等结构,但在种子发育晚期和成熟后,这些外壁突起的细胞成为空腔隙。
斑子麻黄是一种低等的饲用植物。春、
夏、秋季骆驼和山羊、绵羊采食其嫩枝和果实。在
贺兰山山麓草地过牧的情况下,常可看到斑子麻黄被羊群啃食殆尽的景象。据蒙古的资料报道称,采食过多,山羊可发生中毒症状。冬季缺草的日子,绵山羊乐食,骆驼喜食。无论青干状态,马牛一般不吃。斑子麻黄也是野生
蜜源植物,花期很长,雄花多粉,雌花泌蜜,有利于当年蜂群的繁殖。在砾石质山麓及
洪积扇地区有一定的固土,防风蚀和山洪
冲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