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
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
文学欣赏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符号的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分为感知体味、领悟三个阶段,具有差异性和一致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含义
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像、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特点介绍
文学欣赏活动是由文学欣赏者与文学欣赏对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两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学欣赏的特点就产生于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主要特点有:
主观性
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作为文学欣赏主体的欣赏者,自始至终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思想、文化方面的修养以及生活经验等各个方面的储备,并借助于联想、想象等思维方法,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由此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并非被动依赖于文学作品的既有现实,毫无作为地兼收并蓄,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人、事进行艺术再创造。但欣赏者的审美绝不能离开作品为其提供的客观基础,不能歪曲文学作品的基本性质、作品形象的性格特征等。文学欣赏是这种强烈的主观性与欣赏客体对主观性的制约相统一的过程。
共鸣性
文学欣赏的共鸣是审美心理上的共鸣。指读者在欣赏作品时激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认同现象。对艺术共鸣通常有两种形态:读者与读者的共鸣、读者与作者的共鸣。产生共鸣需要读者和作者间具有大体相同的思想感情基础;作者有丰富阅历和思考,使得作品具备深刻丰富的思想意蕴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欣赏时设身处地的想象。
再创造
再创造是指欣赏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文化修养等,对欣赏对象进行想象、联系、加工和补充,把作品中的形象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形象,这就是欣赏的再创造。文学再创造具体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对作品中形象的补充、丰富与改造,而是对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挖掘、归纳与提炼。文学欣赏再创造还受到欣赏者主观条件以及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制约。
具备条件
主体条件
读者作为文学欣赏的主体,必须具备:
(1)由日常态度进入审美态度。读者要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文学作品,而不是将生活与艺术等同。
(2)具备一定的艺术感受能力。读者应具备基本阅读识字能力,在此基础上要有能够感受、理解艺术美的修养和能力。感受文学作品侧方面的表达,深刻感受文学背景。
客体条件
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欣赏的客体,应具备丰富的审美特质和内涵。只有好的艺术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
主客体相适应
文学欣赏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赖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适应性。文学作品自身有强大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读者对文学作品加以审美欣赏,形成一种同构关系。作品具有生命形式而体现,读者对作品的欣赏品味则是对文学生命活力的释放。
过程
准备阶段
1、
文化储备
读者步入欣赏领域之前,对欣赏对象——文本,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这种选择,既决定于接受主体的世界观和人生修养,也取决于接受主体的审美情趣、文化积淀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表现为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还有审美态度。
文化积淀主要指读者知解作品事、情、理所需的知识储量。
审美能力可以理解为读者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2、
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由接受理论家姚斯提出,是指欣赏之前,读者心理上对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现为文体期待、意向期待和意蕴期待3个层次。它决定着阅读的选着、重点和效果。
问题期待即读者对文学体裁样式的期待指向。
意向期待即读者对文学形象的期待指向。
意蕴期待即读者对作品较为深沉的情感、意义的期待指向。
发生阶段
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主要是指读者通过语言媒介,形成欣赏注意,进而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即“言”、“象”阶段。
欣赏注意
把欣赏活动作为一个动力过程,其发动伊始就要注重“欣赏注意”的形成。
感知形象
文学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而文学欣赏则是一个在现形象的过程。
发展阶段
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对意蕴的深入把握,其间伴随着两种心理现象——联想、想象的展开和情感反应的持续。
1、
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想象。
广义的想象包括初级形态的联想和高级形态的联想。狭义的想象是指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又可分为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2、
情感反应
共鸣和净化是两种常见的情感反应,是文学欣赏高潮来临的重要标志。
共鸣是一种心灵感应现象。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沟通,交流融会,并同忧同喜。二是欣赏同一部作品时,不同的读者产生的心理趋同。
净化是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是指读者通过欣赏活动,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过程。
延留阶段
延留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为主的飞跃,是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
延留的表现之一是回味;另一种表现是溶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4 00:11
目录
概述
含义
特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