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
重要作用
高度认识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评估是高等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从近几年的评估情况看,高校在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高校教学条件还不够好,管理也不够规范,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评估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学校为了应付评估,组织教师和学生补做试卷和论文,甚至编造假文件、假数据,还把这种造假行为归结为是评估造成的。必须说明的是,不是评估导致造假,而是通过评估,暴露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领导在思想和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恰恰说明需要进行评估,要通过评估来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要认识到开展评估工作是政府转变职能和加强宏观管理的需要,是政府运用信息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实施宏观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有效途径,对高校科学办学、规范管理、改革发展和提高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只要是评估方案中规定的要求和项目,通过以评促建,就会化为学校自觉的认识和行动。
从国际上看,评估是世界许多国家保障
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发达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并且越来越重视评估,把评估看成是加强宏观调控,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面临问题
评估工作意义重大,成效显著,这是对我国十余年来,尤其是对五年一轮评估制度确立以来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基本评价。
实践证明,评估工作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高教战线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评估工作开展以来,先后接受教育部评估的高等学校总数达到454所。其中,五年一轮评估制度确立并实施三年来,也有171所高校接受了评估。这些已经接受过评估的学校都反映,评估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刚才
李延保同志的调查报告也很有说服力。从我到高校调研和听到的各方面反映情况看,评估工作确实是一项实事、一件好事,正如一些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反映的那样,评估不仅是一项建设工程、教学改革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也是一项团结凝聚学校人心、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工程。
一些院校领导,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认为,评估在促建、促改、促管和促质量提高等方面的作用非常大,评与不评大不一样,评估使学校实现了更好地发展。没有评估,学校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样巨大的变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一本如何搞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教学规范。通过评建工作,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投入得到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管理得到规范和加强,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都能够为教学服务,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评估工作对于一些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也同样起到促进作用。他们抓住评估机遇,强化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建立保障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重庆大学
李晓红校长说,专家组在重庆大学评估期间,学生在学校的BBS上发表了上万条留言,他们说真正感受到了生活在重庆大学的骄傲,为做一名重庆大学的学生而自豪。厦门大学
朱崇实校长说,他们借评估东风,建立了自己的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使评建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领导在研究整改方案时决定,每年拿出一周时间,仿照教育部评估的模式,开展校内评估工作,从“要我评”变成了“我要评”。
北京大学历来有重视本科教学的传统,学校早在几年前就成立了评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实施校内评估和质量监控。前不久,学校又正式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许智宏校长任组长,可见北京大学对评估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件好事。北京大学林建华常务副校长说,北大也需要以接受教育部评估为契机,狠抓教学工作,该规范的规范,该改进的改进,该保留的保留,该提高的提高,进一步落实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当年,教育部专家组对
华中科技大学进行教学评估时,我任校长,和大家一起抓评估工作,感觉是很苦很累,但再苦再累也值得。通过评估,学校真正把教学工作当作中心工作了,过去很长时间未能理清的思路理清了,过去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全校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前进了一大步,学校真有巨大的深刻变化。通过评估,我切身感受到,评估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的评估工作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个别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反映比较强烈。比如,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领导对评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过分重视评估结论,忽视评建过程,盲目攀比,期望值过高,给学校、具体部门和教师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造成压力过大,偏离了评建工作的宗旨。有些同志反映,个别学校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在材料、数据上造假,甚至指使学生重新做试卷、论文。这种造假的行为是极其恶劣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会毒害学生的心灵,败坏学风。当然,我们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不少同志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不断改进工作。
工作进展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举措,就是大力开展教学评估,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全力以赴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
第一,强化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包括每年一度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
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保证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大会上强调,“教学评估工作是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评估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要强化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通过周期性的评估,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
质量保证体系,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质量更高、更富活力、更具竞争力。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从2003年到2007年为一个周期,共有592所高校参加评估。目前已经评了171所,今年要评130多所。未评的高校明年必须全部接受评估。
在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中,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每年一度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它与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是一体的,专家进校评估每五年一次,但是统计公布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是每年一次。要通过公布这些数据,增强高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增进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了解和监督。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评估方案,改进评估方法
现行的评估方案,是借鉴了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制出来的,是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经过多年评估实践检验,被评高校一致认为,现行的方案是比较科学的,也是可行的。为了有利于学校开展评建工作,在第一个五年一轮的评估期间,原则上要按照这个评估方案对高校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分类指导的要求,不断完善评估方案。为了更好地体现分类指导,在现有的评估方案基础上,已经针对特殊类型的高校,分别制定了补充说明。医药类院校的补充说明已经施行,效果良好。体育、艺术类院校的补充说明目前正在做进一步完善,将很快正式下发。针对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教育部也组织专家组研制了评估指标体系的补充说明,现已广泛征求了有关学校的意见,不久也将下发使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重点大学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本科教学仍然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使评估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简化易行,今明两年的评估中,将原来规定的抽查近三年的学生试卷、毕业设计(论文),改为只抽查近一年的,这也是为了从源头上防止个别学校在这方面弄虚作假。同时,适当减少进校考察评估专家组的人数和考察时间,切实减轻被评学校的负担。
第三,实施“阳光评估”,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
为了使高校和社会更加了解教学和评估工作情况,关心和支持评估工作,推动评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将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实施“阳光评估”。从今年起,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每年公布一次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作为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的依据之一。专家组进校后,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认真核实,发现作假,一票否决。二是,将高校自评报告、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意见、学校最终评估结论等在评估中心网站上向社会公布。这些材料和数据公之于众,欢迎社会各界多加关心,加强监督。
第四,严肃评估纪律,杜绝弄虚作假
教育部一再强调,学校在以评促建中要实事求是,决不允许弄虚作假,一旦发现哪个学校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实行一票否决制,作为不合格处理。评估事关学校发展大计,各高校重视评估是必然的,但越是受到重视的事情,就越应该保持平常心态,从严要求,防止出现问题。我们在派出评估专家时,要求专家高度关注学校的诚信行为,进校后,首先核实学校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如发现提供虚假数据和材料的要立即报告,一经查实严肃处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被评学校都能够认真地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评估纪律的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被评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纪律的通知》(教高厅[2004]17号)的要求办事,特别是接待专家方面,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做到从严治教、厉行节约,被评学校和专家有义务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共同遵守文件要求。
第五,重视评估整改,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
评估工作是包括学校自评自建、专家进校考察评估和整改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能机械地分割开来,或者仅仅重视专家进校考察评估而忽视整改。必须防止在评估中重结果轻过程、重迎评轻整改的现象,把整改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一环,认真抓好。学校要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做好整改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动各项建设和改革,使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学校整改情况将作为下一轮评估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第六,加强专家培训,建设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高水平的专家队伍是保证评估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开展专家培训工作,提高专家的理论和业务水平,逐步做到经过培训合格的专家才能够正式参加评估工作。评估专家要加强学习,掌握国家有关教学改革和评估的方针政策,熟悉评估方案,研究评估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争取做一名水平高、作风正、纪律严的优秀专家。
我们这次会议,邀请了260多位专家参加评估专家组组长工作研讨会。这些专家中,有些是高校的书记、校长,有些是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长、评建办主任,还有一些学科专家。你们长期参与评估工作,对评估工作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为评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代表教育部感谢你们!希望你们通过严谨求实的工作,维护评估的良好形象和声誉,推进评估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第七,加强评估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通过抓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学校评建工作方向。要投入更多精力、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继续加强宣传工作。请新闻界的朋友们多关心评估,多为评估工作做宣传,形成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重视评估工作的良好局面。
第八,加强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评估工作顺利实施
评估工作既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的重要任务。江苏省在指导本省高校开展评建工作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高度重视评估工作,花大力气做好评估的组织和协调,指导高校做好评建工作,切实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实施。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评估方案具体组织实施,教育部定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评估情况进行抽查,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此项工作高质量的顺利开展。
高等教育
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的“三大任务”,概括起来六个字:普及、发展、提高,即普及和巩固
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和政府,是全国人民交给我们的一项神圣使命,高教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一主要任务,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下真功夫,将我国高等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成绩及问题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去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了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加快推进了高教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高等学校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很显然,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
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二是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特别是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还面临着深层次的艰巨任务;三是教育教学投入不够,不能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特别是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着精力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对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应该客观地辩证地加以分析。必须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的矛盾在教育工作中的反映,有的是教育大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今后前进中也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予以解决。
工作重点
“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高教战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要处理好规模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系,把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能不能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是衡量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要认识到,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当前更重要的发展是提高质量。还要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改革是深层次改革,任务相当艰巨。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工作的重点放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一定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抓教育质量。人民群众倾注了那么多感情、精力和财力,把子女送到我们的高等学校,就是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把质量搞上去了,学生成人成才了,人民就满意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也就得到满足了。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使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效。
在这里,我要强调高等教育质量对于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当前,国家根据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中,高等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克服一种错误观点,就是把创新仅仅看作是少数
高水平大学的任务,事实上,创新是对每一所高校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当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重视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对所有高等学校的共同要求。
教学质量
加大教学投入
这里讲投入,既包括硬件投入也包括软件投入,既包括经费投入也包括精力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行的。是否重视教学投入,是考察一个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考察一所高校领导是不是真正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教学基本条件是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中关于办学条件的要求,切实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当前,尤其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要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除了加强硬件投入外,更需要在软件投入上下功夫。现在的问题是,有些高校领导,还没有把教学工作真正重视起来,而是更多关注于学校上规模、上学位点和重点学科,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师队伍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同志不认真备课,不安心教课,不研究教学,这样的同志虽为少数,但对教风、学风和校风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山东大学
展涛校长说得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第一天职。”高校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要动员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强化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不能没有科学和严格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校基本的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从以往评估的情况看,我们的教学管理还相当不规范、不严格。例如,有不少已评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指标专家评价相当不好,这与学校在该环节的制度不健全,或者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关系;有些学校学生生产实习走过场,甚至“放羊”,这也与学校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关。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管理的问题,还有一个认识和投入问题。学校要抓住评估这一契机,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要提高管理水平,各高校都必须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注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建立和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学校办学,教师为本。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老师们能热爱教学、搞好教学。教学以学生为本,要通过有效的教学
管理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比学习、比能力的良好氛围,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要面向社会和经济需求,结合本校实际,科学调整和设置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研究性和
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我们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建立和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