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是由上影股份影视发行分公司、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出品,
李仁港执导,阿来、李仁港编剧,
吴京、
章子怡、
张译、
井柏然、
胡歌、
王景春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9年9月30日在中国上映。
剧情简介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冲刺珠峰,临时担任队长的方五洲(
吴京饰)在救助同伴曲松林(
张译饰)还是保住曲松林手中的摄像机之间,选择了前者,这让中国登山队虽然成功从北坡登顶,完成了世界登山界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因为缺少环绕山顶拍摄的360度影像资料,这一壮举并不为国际所认可。1975年,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登山队再度集结。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
章子怡饰)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
井柏然饰)、杨光(
胡歌饰)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攀登者》是根据中国登山队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在西藏进行实地取景拍摄。电影筹备期,吴京就曾在电视上看到过1975年登山队成员夏伯渝的故事,对他后来用假肢一步步登上珠峰之巅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情节也在片中以彩蛋的形式出现。该片题材是对外景要求极高的登山故事,拍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后,天气不适合雪山实景拍摄,因此使用了大量的绿幕合成场景,加大了特效制作量。
制作发行
播出信息
前期宣传
2019年2月16日,章子怡在微博上宣布该片正式开拍。3月1日,该片公布演员阵容。4月22日,《攀登者》在珠峰正式杀青,宣布定档于2019年9月30日。5月17日,该片亮相第72届戛纳电影节“SIFF中国日”活动,并曝光两款国际版海报。6月16日,《攀登者》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举办“登峰时刻”发布会,并邀请到1975年攀登珠峰的
桑珠、
夏伯渝两位前辈。2019年8月,片方在七夕到来之际发布“未尽之言”版情感海报。8月26日,电影宣传推广曲《
如虹》发布上线。8月29日,该片发布“最浪漫的同行”情感特辑与“同行”版情感海报。9月2日,该片发布两款“未知之旅”版人物关系海报。9月10日,发布井柏然版人物预告片。9月13日,发布一款“团圆”版海报。9月20日,该片发布吴京版人物预告。9月23日,发布国际版预告,同时在京举办首场点映活动。9月24日,发布章子怡版人物预告。9月26日,该片发布同名主题曲MV。9月27日,《攀登者》在上海影城举行全球首映礼。10月16日,该片曝光一支片尾特别纪录片——中国登山队1960年跟1975年两次攀登珠峰的真实影像。
主创公司
参考资料
票房收益
据猫眼数据,《攀登者》在2019年9月27日15点52分预售票房突破1亿元,是2019国庆档第二部预售票房迈过亿元大关的影片。2019年10月3日,票房达到4.53亿元人民币。截至2019年10月6日7点20分,《攀登者》票房已超7亿元。2019年10月16日,《攀登者》总票房突破十亿元。2019年10月23日,该影片累计票房为10.5亿。
密钥延期
2019年10月23日,《攀登者》所有版本密钥延期,延长密钥期限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演员表演无疑是该片的最大亮点,一些小小的细节,也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特效方面,《攀登者》也展现出不凡之处,在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众多扣人心弦的动作戏让观众随着人物遭遇而此起彼伏。总体看来,《攀登者》展现出了中国登山队为了国家使命勇于攀登的精神。(《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评)
《攀登者》开创了中国类型片中登山电影的先河,也是第一部致敬中国登顶英雄的电影。尽管该片主演们贡献了水准之上的表演,但是掩饰不了片中感情戏冗长,剪辑节奏混乱的硬伤。另一方面,导演和编剧在处理英雄主义时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在故事推动中提供人物内心视角以避免陷入脸谱化英雄的创作窠臼,依然值得称道。(《中国新闻周刊》评)
反面评价
《攀登者》确实在演员表演、特效等方面较为突出,但遗憾的是,导演对于故事的整体把控能力稍逊一筹,尤其是被有些观众所诟病的感情戏过多的问题,有些破坏了影片的整体节奏。(《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评)
该片存在极端情节设置:个体为了他者以及集体利益,完全不顾自身安危。但可惜在于,由于个人的选择缺乏动机支撑,本应动人的集体时刻也就跟着打了折扣。爱情戏份的加入,也没能为人物个性的展开服务,存在的价值似乎只是试图讨好观众。《攀登者》中,“只见大我”是国人鼓励中国登山队“一定要争气,攀上珠峰”的结果。从上一辈的方五洲、曲松林到新一代的李国梁、杨光,他们人生的意义,就是将这一目标实现。如果影片依照结尾彩蛋里出现的中国登山队两度攀登珠峰的珍贵影像资料拍摄,心无旁骛地展现这一群体肩负的重担和凝结的向心力,定能释放震慑人心的力量。但影片为了拉近观众与集体叙事的距离,颇费心思地加入了人性化的当下视角,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爱情也被穿插进来,意在告知观众集体之外也有个体,这些人物都有个人生活。然而,无论是方五洲与徐缨20余年的相恋,还是李国梁与黑牡丹短暂的相爱,都带着战友相知的色彩,成为符号化的革命爱情。而刻意安排的浪漫场面,比如黑牡丹对着李国梁生前偷拍的她的大量照片思人的镜头,观众不仅难以感动,反会因为影片忽略历史背景而觉得可笑。(《北京青年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