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古代
瑶族的一支,原住在平原,有一年,因起义失败,遭官兵追杀,百姓在逃难中,有一白发仙翁赠送葛藤,妇女儿童攀葛藤脱险,男子用葛藤扫除脚印后避开了追兵,使夫妻、父子团圆,这天正是
汉族的端午节,人们以为汉人屈原“显圣”救了他们,于是约定以后也过端午节,并在门口挂葛藤,以纪念救命仙翁的恩德。
究挂葛藤习俗的缘由是与
黄巢起义有关:
唐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黄巢为首聚众起义,杀
贪官、烧官府、烽烟四起,为避战乱,百姓纷纷逃难迁徙。朝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率起义军征闽途中,见一客家妇女,肩背一男孩,手牵一男孩匆匆逃奔。黄巢看她手牵的男孩比肩背的男孩还小,便责怪妇人不近情理,妇人不知眼前的就是
黄巢,便说:“当今黄巢造反,听说他的军队到处杀人放火,我只好带上子侄随大家逃难。我背的大孩子是先兄的遗孤,手牵的幼孩是我的亲儿子。亲儿子苦点累点没关系,侄儿的父母不在世了,如果他有什么闪失,我这当婶娘的怎么对得起先兄呢?”黄巢被其德所感动,便告诉这妇女:“我就是黄巢,你不用害怕,可速速回家,并将葛藤挂于门首,做个标记,我的大军就不会侵扰你。”这位妇女听后谢过黄巢便立即回村,告诉乡亲们赶忙采集葛藤挂在门上。次日,黄巢大军进村,由于黄巢已下令全军,不得骚扰门户悬挂葛藤者,因而,保护了全村人的平安。这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事情传出后,客家地区家家效仿,祈求平安。从此,端午节户户门挂葛藤成为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独有习俗。沿袭这一习俗,可以充分展现和弘扬客家母亲仁慈、博爱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