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寄生物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前者称
寄生物,后者称
宿主。若一个寄生物会杀死宿主的,便称为拟寄生物。拟寄生物是诸如胡蜂和寄生蝇一类的昆虫,它们把卵产在毛虫体内,让孵化出的幼虫以宿主为食。
寄生性昆虫直接寄生在
寄主体内。
内寄生昆虫的幼虫生活于寄主体内,并形成了适应于寄生体内生活的特有形态,如表皮构造、呼吸方式、取食及养分吸收的特点等。大多数昆虫营内寄生方式生活,例如寄生蜂中的赤眼蜂科、
缨小蜂科,寄生蝇中的寄蝇科和蚤蝇科。
寄生性昆虫寄生于
寄主体外。外
寄生昆虫的幼虫在寄主体外生活或附生于寄主体表上。外寄生蜂的卵较大,含有
胚胎发育所需的养分,且卵壳厚能够自我保护,外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体外且孵化后的幼虫在寄主体外取食
寄生性昆虫的成虫将卵产入寄主卵内,并在其卵内发育至成熟咬破寄主卵壳外出。主要包括赤眼蜂科、
缨小蜂科等。例如,叶蝉三棒缨小蜂是一种卵内
寄生蜂,其成虫将卵产在
假眼小绿叶蝉的卵内并繁殖,使寄主卵不能孵化繁衍后代,从而逐渐死亡。
寄生性昆虫的成虫将卵直接产入寄主幼虫体内或体外,在其幼虫体内或体外取食、发育、化蛹至羽化成熟。主要包括
金小蜂科、姬蜂科等。例如,
黑青小蜂将卵产于越冬的
棉红铃虫幼虫体内,其卵在幼虫体内孵化后以虫体物质为食,导致棉红铃虫死亡。
寄生性昆虫的成虫将卵产入寄主蛹内或蛹外并发育至成熟。主要包括麻蝇科、
寄蝇科、
赤眼蜂科等。例如,
姬小蜂科的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一种蛹内寄生蜂,群集生活,成蜂将产卵器刺入
美国白蛾、大袋蛾等害虫的蛹内,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内度过,吸取蛹的营养并在蛹内发育成长至成蜂羽化,羽化后在寄主体内完成交配破寄主蛹壳飞出。
生物防治是害虫防治的方法之一,相比短期解决危害的
化学防治更优越,是指通过病原体、寄生者和捕食者等“天敌”降低害虫的种群平均密度,能够可持续地起作用,有效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利用寄生性天敌开展的害虫防治,最大的优点为安全低毒,不会引起环境污染,不损坏环境质量,近年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应用主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拟寄生蜂特指
膜翅目中一大类昆虫,包含多个总科。这些总科中,物种数量最大的有两个:
小蜂总科和姬蜂总科。寄主(
卵、
幼虫、
蛹或
成虫)一般为
节肢动物,生命周期可以持续到拟寄生蜂羽化之前。这些拟寄生蜂,大部分可以控制农业害虫,从而被视为益虫,并商品化。但也有一些重寄生于有益的拟寄生蜂,从而被认为有害。
采用这种拟寄生这种寄生方式的生物会侵入
寄主体内,利用寄主,并最后杀死寄主。 而在拟寄生生物中,很少有比刻绒茧蜂属的几种黄蜂更加凶险而诡异,这些种类的雌性黄蜂会在毛毛虫的体内产卵。它们的幼虫会在这些虫子的体内发育,以毛虫的身体组织为食,最终发育成熟并钻出寄主体外。尽管听上去非常恐怖,但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黄蜂的幼虫钻出寄主身体之后,作为寄主的毛虫不会立刻死掉,它会幸存下来——至少一开始是这样。但此时的毛虫已经不再属于自己,黄蜂的幼虫控制了毛虫的“思维”,在它们
结茧孵化期间,僵尸毛虫会不吃不喝的守在附近,保护这些寄生者的安全。最终,毛虫会因为饥饿而死,但此时小黄蜂们早已破茧而出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