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艺术指君士坦丁堡时期的
罗马帝国艺术和
东罗马帝国的艺术。拜占庭艺术起源自罗马,确立于5-6世纪的
君士坦丁堡,繁荣期延续至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君士坦丁堡。拜占庭艺术综合了古代遗风与基督教精神、西方写实精神与东方装饰性,独具特色,在建筑、绘画、工艺等领域都有所成就。
拜占庭艺术指公元4-15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
基督教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其目的在与崇拜帝王、宣扬基督教神学。其风格特点是晚期罗马艺术和
中东地区艺术形式相结合,带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拜占庭艺术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很大成就。拜占庭艺术到了后期风格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拜占庭艺术的历史即宣告终结,但其仍为
东正教会及信奉东正教的欧洲国家如
俄罗斯、希腊、
保加利亚等继续吸收并发展下去。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
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
伊斯坦布尔,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在4世纪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后,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作为都城,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作为都城,史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艺术在100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过几次较大的风格变化。早期拜占庭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西方古典传统,6世纪时,拜占庭艺术进入了第一盛期,此时的艺术观念和形式都有所变化,艺术家更多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体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8-9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阻碍了艺术的发展,
圣像的使用被禁止。843年平息过后,拜占庭艺术发展进入了第二盛期,即
马其顿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愈发程式化,对世俗艺术和古典晚期艺术的兴趣有所增加。13世纪后半叶到15世纪中叶被称为拜占庭文艺复兴时期,即帕里奥洛加斯时期,也是拜占庭艺术的第三盛期,此时的艺术再次获得繁荣,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并影响到意大利及
南欧、
巴尔干半岛等地区,尤其对俄罗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拜占庭艺术的特点在于注重灿烂的色彩、华丽的装饰,强调人物精神的表现,炫耀帝国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拜占庭建筑是宗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也大多遵循一定的宗教规则,可以说拜占庭艺术是一种封建帝国统治下的宗教艺术。
圣索菲亚教堂是早期拜占庭艺术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建筑,是
查士丁尼于532-537年在君士坦丁堡所建造的。教堂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巨大的半圆穹顶,沿用早期基督教公堂式教堂的纵轴布局,中堂部分空间广阔,接近方形;大规模采用穹隅穹顶,营造出漂浮的效果,大量窗洞和墙壁上的镶嵌画增强了教堂内部的空间效果,是物质结构服务于创造非物质空间的早期基督教建筑。
拉文纳的
圣维塔尔教堂内的镶嵌画是拜占庭艺术中的代表作,例如《查士丁尼大帝及其侍从》和《西奥多拉皇后及其侍女》两幅作品描绘了皇家壮丽的行列,人物正面排成一列,比例被拉长,显得十分轻盈。艺术家采用“非物质化”的处理创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非自然气氛。
在查士丁尼时期,宗教圣像画为艺术表现提供了另一个焦点。拜占庭艺术现存的许多早期圣像出自埃及西奈山的
圣凯瑟琳修道院,如《圣母与圣子在圣徒与天使间升座》,使用多种风格来表现不同的人物类型,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佳作。9-11世纪时,在马其顿王朝的统治下,帝国首次出现了圣像绘画学校,这所学校不仅制作了大量圣像,装饰了许多教堂,而且也制作了很多手稿插图。
象牙雕刻、宝石镶嵌、金属雕刻或镶嵌等工艺品在拜占庭艺术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多用于教堂,具有象征意义。拜占庭艺术中少有大型雕塑,小型浮雕、尤其是象牙和金属制作的浮雕得到了大量生产。例如10世纪末的一件牙雕作品《哈巴维尔三联板》是一个轻便的象牙神龛,是高级官员随身携带做私人礼拜之用;它有两面可以开合的侧屏,在高度不到25厘米的作品上刻画了一个宏大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