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
涂布纸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
古代重要的记载刻勒于石。东汉灵帝曾将《论语》《春秋》《周易》等七种经典的标准文本,刻四十六通石碑上,立在洛阳太学门外,史称“
熹平石经”;这便致使天天上千人去抄写,把太学堵得水泄不通。于是就有人发明用纸和墨拓去印碑文,供给人看,不用再抄。印刷的发明就是为了满足文字与图画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的要求。从我国的印刷史看,拓印先于雕版。
有关拓印方法的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文字正体与反体方面的变化;最早的石刻上的文字是正写的凹下的文字,后来发展的石刻是
反写凹下去的文字;另一个变化是石刻上下的拓印转向木刻上的拓印。
现存最早的拓印品,是在
敦煌石室隋书·经籍志》记载,隋朝皇家图书馆藏有
拓石文字,以卷为单位,内有
秦始皇东巡会稽时的
石刻文一卷,
熹平石经残文34卷,曹魏三体石经17卷,并述及梁室所藏石刻文字到隋时已散佚。梁时已有石刻文字拓本,为南北朝时期已有拓印术提供了文献证据。 通常人们所说的拓印,指的是在石碑上拓印碑文,实际上,拓印并非专指
碑拓。人们在
传拓碑文的启示下,又把需要拓印复制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制成
印版,然后再在印版上进行拓印,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杜甫峄山之碑野火焚,
枣木木版上进行传拓或印刷的史实。
拓印这种方法,与
雕版印刷相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它们都需要原版、纸、墨等条件,其目的也是大批量复制文字和图像。
就印刷复制术而论,它的出现为
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在纸上刷印的复制方法,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是有一套完整的、有刷有印的
工艺技术,把它视作雕版印刷的雏形,是比较适宜的。
然而,碑刻文字是凹下的
阴文,而
雕版印刷的
印版是凸起的
阳文,复制下来的拓印品和雕版印刷品,前者为黑底
白字,而后者则为
白底黑字。而且拓印品的幅面往往比雕版印刷品的幅面大,在速度上也远不如雕版印刷,因此,它还不能看成一种印刷方法,它只能看成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制作拓本系先将湿纸覆于铭文表面,以兔毫毛笔将其压入每一凹陷之刻痕。(另一作法 为以干纸覆盖,于压入前涂以
米制或面制
浆糊。) 俟纸将干时,以蘸有墨汁之垫 子覆压其上。然后将纸由石碑揭下。由于黑色墨汁未曾接触到压入
凹痕部分,因此 制成之拓本遂成黑底
白字。(若碑文刻成凸版而非
凹版 则黑白位置互换。) 此种 拓本制作技术即使不早于中国
印刷术之发明,显亦与之同时。许多学者主张,
木版 印刷应系演变自刻印取模技术;用于印刷,乃先于木板上刻出反方向之凸起形像, 继于凸起部涂墨,再以纸覆盖,实即拓本制法之逆向操作。
从事木刻的人,起初显然没有理会到其中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沿袭石刻方法,以木代石而已。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以木代石的实际意义,并将印章和拓印的方法结合起来,即将碑刻阴文正写的字,仿照印章的样子,刻成
阳文反写的字,在版上刷墨,再
将墨转印到纸上。或者说,扩大阳文印章的面积,于版上刷墨、覆纸,仿照类似于拓印的方法进行刷印。这样,一种完善了的
印刷术──
雕版印刷,也就自然的诞生了。拓印术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在纸上刷印的复制方法。仔细分析,拓印术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是有一套完整的、有刷有印的
工艺技术,可以说,拓印术本身就是朦胧之中的印刷术。把它视作雕版印刷的雏形,是比较适宜的。
时值
西泠印社110年华诞之际,西泠印社美术馆新装典成。由西泠印社美术馆主办、
刘新惠先生策划《藏·品》杂志协办的“吉金乐石”中国传拓艺术展借此契机将中国拓片艺术的最高制作水准呈现示人。在向同好揭示这门比印刷品更有魅力更具观赏性的
传统文化之同时,更向世人展现了当代文人的别样情怀。
传拓艺术可称是国粹中的国粹,在诸多传统
中国文化技艺的传承中有着无可比拟的
特殊地位。早在8年前,
上海博物馆以46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
宋拓本《
淳化阁帖》。而
全形拓技术远比平面拓片复杂许多。自明清以来,拓片高手云集,传拓作品比比皆是。所谓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如蜀人汪黎特等学子经过十余年潜心实践研究,终于在传统全形拓的基础上,开发并完成了立体全形拓技术的整理和完善。将这门中国古文化的奇葩更精致、更完善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知者叹其能,观者叹其技,赏者叹其神。
本次传拓
艺术展览为期月余,至11月20日结束,期间将召开的“中国传拓艺术研讨会”必将使这门神手其技折射出更加璀璨的传统文化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