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泰姆产生于19世纪末,是一种采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的
早期爵士乐,盛行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经济十分繁荣时期。发源于
圣路易斯与
新奥尔良,而后美国的南方和中西部开始流行,它影响了新奥尔良
传统爵士乐的独奏与即兴演奏风格。
拉格泰姆后来发展成结合流行音乐、
进行曲、
华尔兹与其他流行舞蹈的型式,因此拉格泰姆的歌曲、乐器
管弦乐队编制的曲目陆续出现,它不但在黑人乐手与乐迷间流行,也被美国白人
中产阶级所接受。
70年代初,随着
乔普林及同时代钢琴拉格泰姆的恢复演出,曾再度掀起拉格泰姆热。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芝加哥、
圣路易斯等地都纷纷举办
世界博览会。有一些从南部和中西部来的乐师,为了可在旅途中受人雇用以维持生计,就利用小吃店、咖啡馆、酒吧等各种公共场所的钢琴弹奏供宾客娱乐的
钢琴曲。
由于乐师们对黑人所掌握的切分式钢琴音乐有相当的熏染,尽情模仿与发挥这种新
音乐风格的特点,取得极好效果。因此,人们把这种只注重节奏变化而不注重旋律、情绪欢快而别具一格的钢琴音乐称为拉格泰姆,意思是令人发笑的拍子。
通常,钢琴弹奏者右手弹奏出变化无常的切分旋律,同时左手以沉稳的低音伴奏。它的基本节拍和速度与当时的
进行曲、四人舞和
波尔卡等
舞蹈音乐相近。
曲式多半采用
小步舞曲和谐谑曲的拟
回旋曲式。旋律经常利用
流行歌曲为依据来发挥。
拉格泰姆的作曲家中最出名的是黑人乐师
S.乔普林,他有拉格泰姆之王之称。他被称为拉格泰姆的宗师。《枫叶拉格泰姆》是他的代表作。
斯特拉文斯基于1918年创作了十一件乐器的《拉格泰姆》(Musical analysis on Stravinsky: Ragtime for 11 players),1920年创作了《钢琴拉格泰姆》(Piano Rag Time)。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就有提到拉格泰姆,“医生走后,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纸
餐巾擦得一团糟。然后,她拿起画板,吹着拉格泰姆曲调,昂首阔步走进琼珊的房间。”
多克特罗(E.L.Doctorrow)的小说《
拉格泰姆时代》(Ragtime)被认为是美国二十世纪7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生动地反映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美国社会,在1976年获得“全国
图书评论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