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挂
汉语词语
披挂,拼音是pī guà,汉语词汇,意思是穿戴盔甲。披着挂在身上。
解释
1、穿戴盔甲。2、盔甲。3、披着挂在身上。
出处
元·施惠 《幽闺记·香落回军》:“围绕中都城下,见敌楼上无一个披挂,都迁徙离京华。”
明·施耐庵 《水浒传》第四十八回:众军标拨已定,都饱食了,披挂上马。
《水浒传》第五十七回:“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雪乌骓马,仗著双鞭,杀逩梁山泊来。”
水浒传》第六八回:“曾长官拦当不住,全身披挂,绰刀上马,直奔前寨。”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孙武吩咐宫女,分为左右二队。右姬管辖右队,左姬管辖左队,各披挂持兵。示以军法:一不许混乱行伍,二不许言语喧哗,三不许故违约束。”
清·李渔 《奈何天·攒羊》:“传谕各营将领,一齐披挂,就此起兵。”
元·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你父亲临行时,留下一副披挂,在我这里收著哩。
西游记》第三回:“如今坐在宫中,又要索甚么披挂。”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七回:“孙策也全副披挂,挺鎗立马於父侧。”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乔太守在库上支取喜红六段,叫三对夫妻披挂起来,唤三起乐人,三顶花花轿儿,抬了三位新人。”
茹志鹃百合花》:“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参考资料
披挂.汉典.
披挂.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19:28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