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antidepressive drugs)是指一组主要用来治疗以情绪抑郁为突出症状的精神疾病的
精神药物。与兴奋药不同之处为只能使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消除,而不能使正常人的情绪提高。抗抑郁药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在此前抑郁性疾病并无合适的药物治疗手段,常仰仗
电休克治疗。20世纪50年代以后,抗抑郁药已成为抑郁病人的首选治疗手段,很大程度上取代了
休克治疗,使需作休克治疗的病人数目大大减少。
常见药物
单胺氧化酶
异丙肼是上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
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
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
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
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
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
单胺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胺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
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
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
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
属于这一类的还有
异卡波肼、
苯乙肼、
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
高血压危象、
急性黄色肝萎缩等
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
抑制剂,即
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
同功酶MAO-B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
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
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主要产品有
吗氯贝胺,剂量150-450mg/d,分次服。据称疗效与
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虽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全,但仍应注意
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食物、
药物间相互作用,一般也
不作为首选药。
三环类
是紧接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以
丙咪嗪为代表。
它的
化学结构与
氯丙嗪相似,原以为可能是一种新的
抗精神病药,但临床试验结果大出所料,该
药对精神分裂症无效,却能改善抑郁心境。以后又经大量,双盲
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从而取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跃成为
抑郁症治疗的首选药,垄断抗抑郁药市场长达30年之久。
三环类抗抑郁药共有产品10余种,我
国除丙咪嗪外还有
阿米替林、多虑平和
氯丙咪嗪。
马普替林虽为四环结构,但
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致。三环类抗抑郁药的
适应证为各种类型抑郁症,
有效率约70%-80%,起效时间1-2周,剂量范围50-250mg/d,缓慢加量,分次服。因镇静作用较强,晚间剂量宜大些。治疗范围
血药浓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50-250ng/ml。
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时间最长,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简言之,其主要药理作用为:1阻滞单胺递质(主要为
肾上腺素和
5-HT)
再摄取,使
突触间隙单受含量升高而产生抗抑郁作用。2阻断多种递质受体,它与
治疗作用无关,却是诸多
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如阻滞
乙酰胆碱M受体,可能出现
口干、
视力模糊、
窦性心动过速、便秘、
尿潴留、
青光眼加剧、记忆
功能障碍;阻滞肾上腺素a1受体,可能出现加强
哌唑嗪的降压作用、体位性低血压、
头昏、反射性
心动过速;阻滞
组胺H1受体,可出现加强中枢抑制剂作用、镇静、
嗜睡、增加体重、降低血压;阻滞
多巴胺D2受体,可出现
锥体外系症状、内分泌改变。
抗抑郁
药物副作用较重者,宜减量、停药或换用其他药。一般不主张两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由于本病有较高
复发率,症状缓解后尚应维持治疗4-6个月,以利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大部分药店是买不到以上药的,只有到
正规医院才能买到,
妈富隆是不会导致抑郁症的.
新型药物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SSRI)是新型抗抑郁药物。本类药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已开发有数十种,临床常用的有
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
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等。本类药物镇静作用小,也不损伤
精神运动功能,对
心血管和自主
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很小。本类药物还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
双重作用,多用于脑内5-HT减少所致的抑郁症。
用药指导
抗抑郁药是反映消除病理情绪低落、提高情绪。用以治疗抑郁症性疾病的
精神药物。它不同于精神振奋剂,只能消除
病理性抑郁情绪,并不提高正常人的情绪。已用于临床的有三类。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常用药物有
丙咪嗪(imipramine)、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多虑平(doxepine),氯丙咪嗪(Chlorimipramine)等,治疗剂量为50~200mg/d。主要适用于内因性抑郁症及其它疾病中出现的抑郁症状。还可用于治疗症及
惊恐发作。严重心、肝、肾疾患和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孕妇、
前列腺肥大及
癫痫患者慎用。
TCA抗抑郁作用机理尚未TCA阻断胺泵、减少
突触前膜对
生物胺的回收,特别是减少去甲腺素(
NE)和5—羟色胺(5—HT)的回收,使
突触后受体部位有效
神经递质的浓度增高,起到抗抑郁作用。
TCA的镇静作用出现最早,继之为饮食和行为方面的进步,一般在2~4周后才出现情绪改善。应用时,采取剂时
递增法,于取得治疗效应后,继续应用治疗剂量治疗4~6周,然后递减至半量维持治疗6个月。
TCA的副作用,以外周性抗
胆碱能副作用为常见,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患者中可导致尿潴留,肠麻痹等。对血压的影响和对心脏的毒性较大,可引起心肌损害,应密切观察
心律及
心电图变化。还有诱发躁狂、双手细震颤及抗胆碱能性
谵妄状态等副作用。
(二)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MAOI)是最早出现的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郁制单胺氧化酶(MAO),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递质的破坏,增加突触间隙内的浓度,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由于MAOI的副作用较多,抗抑郁效果不及TCA,近20年来已逐渐被TCA取代。
常用药物有苯乙肼(
肼类),从15mg每日2次开始,逐渐加量,最高日量为75mg;超苯
环丙胺日用剂量为10~30mg。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其抗胆碱能副作用和对肝脏的损害,有心血管、肝、肾疾病者
忌用。服药期内不宜吃含酷胺较高的食物(如
乳酪、
鸡肝、
啤酒等),否则易产生高血压危象。MAOI和许多药物或食物产生
交互作用应引起医务人员警惕和提醒患者注意。
一般不与TCA合用,如需改用TCA时,应先停用MAOI2周后,再开始服用TCA。
(三)四环类抗抑郁药(tetracyclica)代表药物是
麦普替林(maprotiline)疗效与TCA相似,但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少、抗抑郁作用谱广等优点。因其对心脏毒性较小,病人对该药的
耐受性较好,更适用于老年或已有
心血管疾病的抑郁症患者。
用药方法同TCA,最高日量为200mg。
副作用
使人困倦、口干、
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
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适应;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潴留和
肠麻痹少见。过量可致
急性中毒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