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更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
打更,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
更夫
,更夫也俗称打更的,打
梆子
或敲锣巡夜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基本解释
旧时打梆子或敲锣巡夜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19点-21点,
戌时
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1点-23点,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23点-1点, 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1点-3点,
丑时
四更,天寒地冻;
3点-5点, 寅时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引证解释
古时夜间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锣报时。
宋
杨万里
《不寐》诗:“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内臣罪谴》:“内臣得罪……发 南海子 常川打更,则示意杀之,十无一存者矣。”
张天翼
《新生》:“什么地方在那里打更,一下一下的梆声仿佛敲到了他的心脏上。”
参考资料
资料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04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