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颅蝠被列入《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是我国最小的
蝙蝠之一。因其栖息于竹子中的特殊习性而备受人们关注。研究显示,扁颅蝠选择有虫蚀的粉单竹(Lingnania chungin)竹林栖息(洞口平均为43.79 mm×11.94 mm)。1997年8月在四川南充市金城山(N30°40',E106°18')发现的扁颅蝠,为其地理上最北分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里有一只让科学家困惑了20年的神秘标本。它就是世上一种能钻进竹筒里的蝙蝠,因为有着扁平颅骨,人们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
扁颅蝠”。 据资料记载,
扁颅蝠在地球上已生存了600万年,属
哺乳纲翼手目
蝙蝠科类。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专家采集过扁颅蝠标本,此后20多年,扁颅蝠都没有出现。和它的亲属们一样,扁颅蝠视力非常有限,飞行完全靠
听觉来导航。
根据研究,扁颅蝠主要以
白蚁、
蚊子为食物,也吃一些体型极小的甲虫。因此,它们选择栖息在离人很近的地方。因为白蚁喜欢光亮,而夜晚农户总是亮着灯,所以村庄附近的白蚁非常多;同时夜晚村庄里的蚊子也比较多,从扁颅蝠的居住习惯和觅食来看,扁颅蝠有控制白蚁和蚊子数量的作用。
扁颅蝠体型小,体长35-50mm。前臂长22-28mm,头宽平扁,耳长约等于头长,耳屏短,端部钝圆,后足第一趾基部及趾间具一圆形肉垫,吻短而宽,上体毛具浅黄棕色毛基,毛长深褐色。下体毛色棕黄,翼膜固着于趾基。
扁颅蝠因为种群少、个头小,加上习性特别,所以发现较少。因此扁颅蝠在我国分布地区有限,属于较稀有的一种蝙蝠,在一些适宜的栖息地尚可发现。扁颅蝠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国内只见于
广西(龙州县、宁明县),
广东和
云南南部。
2001—2002年在广西宁明县和龙州县利用直接观察、捕捉测量(共捕到197群蝙蝠,全捕180群)和
标记重捕法(标记了31群的101只扁颅蝠,重捕到36只)比较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a)的集群结构。结果发现:扁颅蝠主要栖宿在刺竹(Bambusa stenostachya)的竹筒内,通过竹筒上的裂缝进出。扁颅蝠栖宿的竹筒长平均为27.7cm,外围直径平均为23.6cm;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24只。扁颅蝠栖宿群中为独居所占比例最大,为22.30%,两只合居所占比例次为14.87%,其它大小类型呈不规则变化。扁颅蝠栖宿群的性别组成,以雌雄混居最常见(占54.72%),其次为独居雄性(占20.95%)。扁颅蝠的雄性趋向于独居,而雌性趋向于群居。另外,标记重捕扁颅蝠发现:扁颅蝠经常变换栖宿竹筒(栖宿竹筒不固定);同时栖宿群之间经常发生个体交换。
早在100年前,人们第一次在东南亚发现扁颅蝠的踪迹时,扁颅蝠神秘的身影就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动物学文献都对这种罕见的、生活在竹子里的蝙蝠有过粗略描述。上世纪70年代,有人在
马来西亚的原始丛林里尝试过追踪它们的身影。遗憾的是,自从人们在
广西偶然得到标本之后,就再也没有找到过它们的踪迹。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张礼标博士,表示这种数量稀少的蝙蝠已“失踪”20多年,它其实一直生活在民居的周边,据称这是世界上个头最小的蝙蝠,具有“缩骨功”,它们长期居住在竹筒里,每天的外出觅食、活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
扁颅蝠栖息地一村民叙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夜幕降临后,扁颅蝠出来活动,突然被一只猫头鹰追逐。扁颅蝠一只接一只飞进口宽还不到1厘米的巢穴。要在高速飞行中准确无误地钻进如此小的缝隙并非易事,所以总有蝙蝠不断“碰壁”。此时,已经钻进巢穴的扁颅蝠,从洞口发出一连串高频声波,为还在外面的同伴指引方向。很快,循着同伴发出的声音,惊恐的扁颅蝠终于以超出平时数倍的速度,一个接一个地侧身钻进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