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拉
泰戈尔著小说
《戈拉》是泰戈尔编写的一本歌颂了新印度教徒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热爱祖国的思想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此本小说围绕主人公戈拉展开,通过描写戈拉由一个激进的爱国主义青年到发现自己不是印度种族的人而做出的自我改变,反映了作者对维护种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种腐朽传统的错误做法的激进主义人士的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主人公戈拉是一个狂热的爱国青年和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只要有人对印度稍加批评,都会气得受不了,一听见有人嘲笑自己的同胞,他便激动得要咆哮起来。他本来倾向于比较开放、现代的梵教,可是自从看到西方传教士批评正统印度教,就变成了忠实的印度教信徒。戈拉做出了一系列过激的,和自己内心情感对立的行动。为了表明自己维护种姓制度,他复旧地在额头上黏上了自己种姓的印记(他家属于最高种姓婆罗门);为了保持自己的印度教徒的纯洁性,他甚至不惜伤害自己母亲的感情,拒绝和母亲一起吃饭,因为给她做饭的侍女是基督徒;为了维护印度教的传统,他还决心要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友谊,因为,他爱的姑娘是梵教社团的成员,而他最亲密的朋友和信梵教的姑娘结婚了。
可是,就在准备接受古老的印度教涤罪礼,变成苦行者,即最纯粹、最彻底的婆罗门时,戈拉得知自己根本不是印度人,而是爱尔兰人的后裔。他的父亲,是被起义的印度士兵杀死的;他的亲生母亲为他的印度养母所救,生下他后也死了。他根本不是婆罗门,不属于任何印度种姓,因此也根本没资格当印度教的教徒。他以自己为表率,所做的一切维护印度教传统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他以前为坚守原则所做的牺牲,比如牺牲亲情、友情、爱情,都变为人为的负担,甚至是误入歧途。发现自己真实身份以后,戈拉恢复了自己的本性和真实倾向,先前存在于他内心的种种矛盾,也迎刃而解。他同时感受到了超乎种族、文化等方面的真理,也因此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偏激思想,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之后,他有种自由的感觉,这使他得以轻装上阵,在一个新的起点,真正去实现印度的民族解放大业。
创作背景
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以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反映了印度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梵教徒和新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以及印度近代先进人物摸索民族解放道路的艰苦历程。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镇压了一八五七年的印度民族起义之后,巩固了它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但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两个新兴的阶级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成长。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日趋尖锐,被压榨得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地自发起义,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处已形成,其中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灾难,于是民族解放的要求愈来愈强烈。在他们当中,思想化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改革印度教,吸收欧洲文化,争取较大的政治权利。参加这一派活动的有梵社。但到了六十年代,这个团 体的部分教徒,过多地吸收了基督教的观点,轻视本国文化。一八六五年它分裂为两派,一派是印度梵社,一派是元始梵社。泰戈尔在《戈拉》里没有涉及元始梵社的活动,提到的是印度梵社,并且恰如其分地批判了它轻视本国文化的缺点。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代表知识分子另一种思潮的是新印度敎。这一派主张发展民族文化,恢复民族自尊心,反对崇洋媚外,反对殖民主义者对印度人民的残酷压迫。但他们认为要恢复民族自尊心就得严格遵守印度教的一切传统,甚至是腐朽的传统。
人物介绍
戈拉
小说主人公戈拉是一个尊崇祖国的传统,愿意为印度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并以自己的坚定信心去感染身边的知识分子,唤醒麻木中的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者。
他身上具有着其他人所不具有的品质:其一,是他的牺牲精神和阔大的胸怀。戈拉为了印度的独立解放,可以牺
牲自己的一切,大学毕业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解放事业。他深入农村了解民间疾苦,为同胞伸张正义,不惜坐牢吃苦。其二,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戈拉的爱国热情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信念,他知道印度不仅有伟大的过去,也有会有光明的未来。尽管现在的印度贫困、落后、愚昧、迷信,但他深信“另外还有一个真实的印度,一个充实而富足的印度。”其三,他感觉敏锐,以小见大,他有一种整体性思维。戈拉看问题不是就事论事,往往通过现象把握本质,从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中看待事物的价值和意义。
但他个人也有着自我局限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种“唯我独尊”的自傲。他从小就是“领袖”,习惯于指挥别人、教训别人。其二,拒绝、回避对异性的恋情。戈拉常常无端回避或拒绝这种自然的感情。当他与苏查丽妲彼此暗暗相恋时,他犹豫彷徨,不敢面对,甚至自我压抑。其三,盲目受制于传统习俗。戈拉出于爱国热情,对印度教的一切都加以维护,还把陈规陋习当作自身的戒律来束缚自己。对于种姓制、不可接触制、对妇女的歧视等习俗都竭力维护,发展到不顾事实的地步,甚至在现实面前碰了壁还固执己见。
毕诺业
毕诺业和戈拉是完全不同的人。毕诺业则是性情中人,感情细腻,也容易感情用事。大学时,毕诺业成绩特别好,是个学者型的人物,并不适合搞政治,或者做社会战士。但是,他从小和戈拉一起长大,深受戈拉的影响甚至控制。他接受戈拉的全部思想,参加了戈拉创建的爱国者协会,并担任秘书,也像戈拉一样,遵守印度教的一切古老习俗。为了自己和戈拉的深厚友谊,他一直压抑自己的个性。
毕业后因为接触到圈外的人,毕诺业改变了自己先前没意识到的偏激思想,才开始发现了真实的自己。他主要由自己的心来支配,不像戈拉那样,主要由原则支配。他最渴望的,是人的陪伴和爱。拯救国家和捍卫自己教派的责任,对他来说显得空洞和虚假,而戈拉则把那些责任看得高于一切。毕诺业感到自己没有戈拉那么强烈的信仰。一离开戈拉,他的信仰就开始动摇了。
最后经过内心的挣扎毕诺业终于以真实的自己,和一向坚持真实自己的罗丽妲结合了,不再惧怕社会的指责和惩罚。当戈拉对他和信梵教的人通婚表示不满时,他告诉戈拉,他不能再容忍一个需要成员每天做自我牺牲来维持的社会团体。如果一个社会团体拒绝把他当做一个人,而只是木偶和机器,他就不再尊重它,只把它当枷锁。
苏查丽妲
和毕诺业一样,苏查丽妲也习惯服从责任。因为哈兰在梵教社团内威信很高,苏查丽妲就把自己和哈兰的关系,看成自己应为梵教尽的责任。而苏查丽妲却受到戈拉的爱国热情感染,并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吸引。尽管如此,苏查丽妲还是同意了哈兰提出的订婚请求。她决心,要通过与哈兰结合来为梵教服务,所以准备和哈兰一起阅读关于宗教的英文文章,以便把自己的生活塑造得符合哈兰的看法。幸亏,苏查丽妲有个明智的父亲。帕瑞什先生一再要女儿慎重考虑,也一再拖延订婚仪式。后来,苏查丽妲终于奋起反抗哈兰。
苏查丽妲脱离哈兰的控制后,戈拉又试图塑造她。后者主要想使她变成自己志同道合的战友。苏查丽妲早就受到他的爱国热情感染,此时更下定决心,要尽最大努力,为使自己国家变得伟大而奋斗。但是,她并不认同戈拉走极端的宗教行为。虽她然深爱戈拉,但感到戈拉的个人意志有种狂暴的性质。她赞赏的,是他养父那种不露锋芒的,藏在灵魂深处的力量。苏查丽妲知道,戈拉不赞成她去参加毕诺业和罗丽妲的婚礼,可她毅然前去帮助罗丽妲准备婚礼。这里可以看到苏查丽妲的明显变化,从尽量适应自己并不喜欢的哈兰,到对自己深爱的戈拉不盲目服从。苏查丽妲的性格和思想都变得更加成熟,也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帕瑞什先生
帕瑞什先生是苏查丽妲的养父。他一向鼓励女儿们和持有不同思想的人接触,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坚持真实自己、勇敢无畏的罗丽妲,他精心呵护。为了支持毕诺业和罗丽妲的婚事,他遭到自己社会圈子的谴责甚至唾弃。但是,他没有丝毫动摇,视他们的结合为超越社会局限的行为。他安排苏查丽妲和她姨妈同住,并不担心她会受姨妈那种,过度偏激的印度教思想影响。小说让我们看到,越是让子女摆脱束缚,接触外部世界,越能锻炼他们的坚强性格和独立自主能力。而独立思考能力,正是保持真实自己的必要前提。
哈兰
哈兰是一个偏激狂热的梵教徒,极端排斥印度教教徒,喜欢对戈拉横加指责。曾经是苏查丽妲的未婚夫,一度企图控制苏查丽妲的思想。
点评鉴赏
作品主题
泰戈尔通过《戈拉》这部作品歌颂了新印度教徒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热爱祖国的思想,同时也批判了他们维护种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种腐朽传统的错误做法在英国人统治印度的时代。戈拉,一位出身爱尔兰高贵种姓的年轻人,决心拯救民族,唤醒民众,维护印度古老的宗教,并认为这才是惟一的道路。他的朋友维纳耶认识了梵社帕勒席先生一家,戈拉与维纳耶同帕勒席先生的女儿苏查丽和拉丽妲产生了真挚感人的爱情。在历史、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两对年轻人分别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且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戈拉》的故事情节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的。戈拉的爱国激情促使他和殖民主义者、洋奴买办不断发生冲突,他的宗教信仰也使他和他的家属、他的内心、他的爱情不断发生矛盾, 这些矛盾冲突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悬念,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其次,这部小说的心理刻画也是很成功的。泰戈尔利用心理描写巧妙地暗示戈拉和苏查丽妲、毕诺业和之间爱情的萌芽和发展,他们的矛盾和痛苦。
《戈拉》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它表达了印度人民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愿望,揭发了殖民主义的罪行,激发起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它还批判了那些崇洋媚外的洋奴和不肯脚踏实地、切实做点工作的知识分子,批判了种族主义复古主义和歧视妇女的错误思想,而且深刻、全面地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孟加拉社会的风貌。《戈拉》特别关注印度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地位 ,他借两位主人公对种姓制、歧视妇女和崇古主义这三大印度现代化障碍性问题的激烈争论和现实探讨,鼓励印度知识分子自觉地把自身的命运与印度的命运联系地一起 ,以强调“整体”和“同一”的东方精神去勇敢面对新的挑战。
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是使作品得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他塑造了各种类型知识分子的动人的形象。这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戈拉是泰戈尔塑造的一个印度民主主义者的典型。他从小就是学校和附近一带孩子的头头,后来成为印度爱国者协会的主席。他生活唯一的目标就是要解放祖国。他坚信祖国一定会得到独立和自由。他是一个宁死也不向殖民统治者低头的硬汉,是一个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三次面对面地和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虽被捕入狱,但坚贞不屈,决不妥协。他这种没有丝毫奴颜婢膝的品质是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质。
名家点评
印度评论家S.K.班纳吉评论说:“戈拉就象是渴望自由、愤怒地为反抗自己的社会和政治上处于奴隶地位而斗争的印度心灵的化身。泰戈尔通过戈拉,明确地说明了他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复古主义和种姓制度的主张。”
王转先(山西大学文学院)评论说:“《戈拉》中泰戈尔借正统派印度教徒和梵社成员间的矛盾斗争揭露和批判两大教派的弊端和偏见,引导先进知识分子对印度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希望他们在为印度谋求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应批判的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努力实现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和谐。”
艺术特色
1、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父女之间,母子之间,姐妹之间,情人之间和朋友之间的种种争论。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的思想倾向及内心世界。
2、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正面人物之间,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均互为映衬,互为对比,层层对比之中,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小说具有优美的抒情格调,在写景、状物、叙事、摹人中,往往伴随着作者强烈的抒情,动人心弦。
作者简介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修行:生命的证悟》等。
参考资料
做真实的自己——泰戈尔的《戈拉》.财经网.2012\u5e7409\u670824\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1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