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海军
意大利共和国军队的组成部分之一
意大利海军(意大利文:Marina Militare;英文:Italian Navy)是意大利共和国军队的组成部分之一,成立于1861年,其前身为意大利王国皇家海军(意大利文:Regia Marina),曾参与两次世界大战。
历史沿革
意大利海军始建于1861年3月17日,由撒丁王国两西西里王国的海上舰队合并成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尽管当时仅有97艘舰船,但其中的大部分都为蒸汽动力舰艇。19世纪70年代,意大利全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掠夺国际市场,实现对外殖民扩张,意政府开始加快海军建设,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作为意政府进行海外扩张的重要工具,意海军先后参加了侵占埃塞俄比亚利比亚等战争,之后又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中,意沦为战败国,海军受到重创。
组织机构
意大利海军的兵力总人数约为36000名,其中应征义务兵员3500人,另有文职雇员为14000名。根据意大利海军参谋长马尔切罗·德唐诺上将2004年1月份的一份陈述,海军的兵力总人数将在2007年下降至34000名,从而实现全职业化,与此同时,文职雇员总数将上升至16000名。
意大利海军由舰队、海航兵和海军陆战队3个兵种构成。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对海军实施战略指挥,海军总参谋长对其实施作战指挥,实际上履行海军司令的职责。海军参谋长为海军最高领导,中将军衔,直接受国防部长和国防参谋长领导。海军参谋部(MARISTAT)驻地罗马,为本军种总部机关,下设各业务局和监察署(局长和总监的编制军衔分别为准将和少将),局以下设处(处长军衔为上校)。
意海军部队在作战部署上以1个作战舰队、4个海军军区和2个独立军区、1个水下突袭司令部为主体,以各海军基地、港口为依托,构成可进行近海防御和远海机动作战相结合、攻防相得益彰的合理布局,使海军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作战体系。
潜艇
意大利海军的两艘212A级AIP柴电攻击潜艇(与德国海军合作,4艘该级潜艇正在建造之中)有望在2005年至2006年间加入现役,以替代4艘萨乌罗级潜艇。第二批2艘潜艇计划从2009年开始定购,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交付使用,但海军的计划还没有提及到另外2艘潜艇。212A级单舱潜艇是用诺德斯维克股份有限公司埃姆登分公司(简称NSWE公司)提供的优质钢材建造而成,艇体的外形和大小有利于提高艇自身的流体动力特征。在外壳内,两个分别为7米和5.5米的圆柱形气瓶由艇中部的一间小型锥形燃料(FC)舱相连。燃料舱所需的液态氧(LOX)和氢分别贮存在2个液态氧瓶和28个金属水合物氢气瓶内,他们被放置在潜艇较低部位的一间浮筒式外壳舱内。产生噪音的所有机械都放置在潜艇后部的双壳部位里。潜艇尾舱实现无人驾驶化,系统也都是自动化遥控和控制。耐压艇体的前沿部分(潜艇的单壳部位)直径相对较大,并由两层甲板组成。上部甲板设有联合控制作战中心,下部甲板设有艇员住舱区。艇尾的水平舵呈X布局。芬坎蒂尼造船公司正在所属的穆贾诺船厂利用新型设备建造该级潜艇,并加强了与德国船厂(德国潜艇协会GSC的一部分,负责建造德国212A级潜艇)、德国霍瓦兹船厂(HDW)和NSWE的密切合作。芬坎蒂尼造船公司建造潜艇所需的4个装备模块(柴电模块、AIP模块、C2/设施模块和武器模块)已被装配在一起,并于2003年1月下水,6月初进行了试航。
2003年11月6日,意大利海军定购的首艘U212A级潜艇“塞尔瓦托雷·托达罗”号在芬坎蒂尼公司位于意大利西北部斯培西亚港的穆贾诺船厂举行了下水仪式。该艇标准排水量是1460吨,长57米,吃水6米,艇贲7米,配备艇员24名。意大利海军建造的2艘潜艇将分别在2005年中期和2006年中期完工交付。
科尔摩根公司卡萨尼分公司负责制造雷达天线杆和1个通信杆,其余的天线杆由Gabler Maschinenban公司制造。Zeiss电子光学公司(ZEO)负责提供装备有光学测距仪和热成像仪的SERO14搜索潜望镜以及装备有激光测距仪和光学测距仪的SERO15攻击潜望镜。卡萨尼公司也负责为德国和意大利的所有6艘212A级潜艇提供所需的X方向舵和水平舵控制系统。
艇上装有9座西门子PEM燃料舱,每个为34千瓦,这能使潜艇持续保持6-8节的水下巡航速度(在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保障下,最大水下攻击速度为20节)。推进系统由前面提及的供水下巡航用的燃料舱以及一个西门子Permasyn大功率电动机组成;MTU负责提供SV183SE83柴油发电机装置。6具鱼雷发射管安装于艇首,艇上共可装载14枚A-184线控鱼雷。战场系统为挪威孔斯贝格航空航天防御局设计的改良型MSI-90U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该系统早期用于挪威的乌拉级潜艇上。对海搜索雷达为伽利略公司制造的SMA BPS-704雷达;声纳配置包括:STN阿特拉斯电子公司制造的DBQS-40FTC(CSU-90)声纳、FAS3-1侧面阵列声纳、TAS-90钳式被动拖曳阵声纳、PRS3-15被动测距声纳、AN5039A1截击声纳、STN阿特拉斯电子公司/联合信号公司共同制造的FMS-52(MOA370)水雷回避主动声纳、DSQS-21DG艇首MF主动声纳以及TAS-3拖曳阵声纳。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EADS)负责提供FL-1800U电子对抗措施系统。霍瓦兹公司/白头公司提供“瑟茜”鱼雷诱饵系统。艇上使用一套由意大利研制的舰船控制系统。用肼气体发生机向浮筒灌气时,可使潜艇紧急浮出水面。
直升机
2003年底,意大利海军向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订购子最后一批EH-101直升机,该型机将由英国在意大利韦尔贾泰制造。迄今为止,意大利海军已经订购了24架EH-101直升机,其中8架为反潜战/反水面战(ASW/ASUW)配置,装备有4枚MU-90反水面轻型鱼雷或2枚“火星”MK2空对地导弹、APS-784雷达、赫尔拉斯MK2深水声纳、ALR-735电子战系统、加利前视红外雷达(FLIR)、ELT/156X(V2)雷达警戒以及RALM/1激光警戒系统;8架为对水面舰艇作战(ASVW/E)直升机,装备有ELIRADAR HEW-784对海搜索和目标跟踪雷达;4架为装备有1个吊货钩的空降突击运输直升机;4架为预警型EH-101直升机,它装备的脉冲多普勒监视雷达和配置在3米直径天线罩内的APS 784天线,使其能够探测和跟踪多个空中目标,甚至于能够对地面和海杂波中的目标进行跟踪和实时监视。该型直升机的其它海上任务包括超视距目标导向与监视、反水面战和搜索与营救。该机的任务传感器是由机上任务计算机系统(MCS)进行综合控制的,MCS的核心装置为2套任务计算机设备。
MCS通过对来自传感器和数据链的战术数据进行处理、整理、融合、显示、储存及生成报告,从而实现对任务传感器系统的控制。此外,MCS还通过对驾驶员与机组人员的交互管理来辅助机组人员执行任务,这种交互管理功能包括战术数据库管理、战术支援、战术导航管理及数据链管理。预警型EH-101直升机还装备了一整套与MCS接口的电子侦察支援设施(ESSM)、电子对抗设施(ECM)和电子对抗防御设施(ECCM)。
8架ASW/ASUW配置的EH-101直升机已经交付完毕。
发展阶段
1946年,意大利海军开始重建,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1975年)为战后重建时期 该阶段,意海军以恢复实力和发展装备为主,建造了一些轻型舰艇,以担负近海防御任务。
第二阶段(1975-1985年)为加速发展时期 该阶段,意海军以质量建军为主,大规模压缩军队数量,完成了10年规划中的主要造舰计划,建造了20多艘现代化舰艇(包括意首艘轻型航母“加里波第”号和8艘“西北风”级导弹护卫舰),主要作战舰艇均实现了导弹化和作战指挥自动化,舰艇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并初步具备了远海作战能力。
第三阶段(1985年至2000年)为不断完善时期 该阶段,意海军在大量精简机构人员和后勤单位的同时,重点发展海军航空兵、两栖部队、远海补给等综合作战力量,提高了远海作战能力。经过战后50多年的恢复、建设和发展,意海军现已成为一支拥有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陆战队等诸兵种组成的、可遂行保护意领海安全和海洋环境、支持意国家对外政策、参与北约多国部队作战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项使命、任务的重要力量。特别是1996年7月13日,意大利海军派出 “彭尼”号导弹驱逐舰和“狙击手”号导弹护卫舰组成一支环球航行编队,横跨 5大洲,穿越3大洋,先后访问了巴基斯坦、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等24个国家的32个港口,航程约4.3万海里,历时260余天。这是意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为迅速发展的扩充时期 该阶段主要以意海军参加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及新型航空母舰、AIP型U212A潜艇的建造下水为标志。2001年11月,意大利派出一支1475名官兵的部队前往阿富汗参加美国领导的“持久自由”军事行动。这批部队包括“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及另外3艘战舰、8架狂风战斗机、4架武装直升机、数十辆装甲运兵车和部分军事通信设备等。2004年7月18日,意大利海军新建造的集两栖战舰和航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航母“加富尔”号下水。
作战舰队
作战舰队是意海军主要的海上作战力量,担负远海机动作战任务,包括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作战舰队司令部(CINCNAV)和作战指挥中心均设在罗马以北15公里的圣·罗萨,主要掌管所有的水面和海军航空兵部队,负责作战舰队平时的演习训练和战时的作战指挥。舰队司令由1名中将担任,其实际地位仅次于海军参谋长,通常为海军参谋长的接班人。作战舰队下辖3个分舰队、潜艇部队、陆战队部队和航空兵部队,另外轻型护卫舰支队司令部和水雷战司令部也归属作战舰队指挥。
公海海军司令部(COMFORAL)驻地塔兰托 主要负责掌管所有的深海水面舰艇部队 ;训练司令部(MARICENTADD)驻地圣维托,主要负责训练所有的海面和海军航空兵部队;
巡防部队司令部(COMFORPAT)驻地奥古斯塔 主要负责掌管所有的巡逻护卫舰、沿海巡逻舰艇(OPV)和巡逻飞机;
水雷战司令部(COMFORDRAG)驻地拉斯佩齐亚 主要负责掌管所有的反水雷舰艇(MCMV);
潜艇部队司令部(COMFORSUB)驻地塔兰托 负责掌管所有的潜艇;
海军航空兵司令部(COMFORAER)驻地圣罗萨 负责掌管意大利海军的所有岸基和舰载飞机。
主要的海军基地位于拉斯佩齐亚(水面作战舰艇、潜艇和反水雷舰第一支队)和塔兰托(水面作战舰艇第二支队);地区性基地位于安科纳和那不勒斯,机关驻地位于奥古斯塔、布林迪西(两栖作战部队第三支队)、卡利亚里、拉马达莱娜、墨西拿以及威尼斯。
意大利海军军区划分
意海军根据海上防务需要将全国划分为6个海区,分别为上第勒尼安海海军军区(驻拉斯佩齐亚,中将级)、下第勒尼安海海军军区(驻那不勒斯,中将级)、亚得里亚海海军军区(驻安科纳,少将级)、伊奥尼亚海海军军区(驻塔兰托,中将级)、撒丁岛独立军区(驻拉马达莱娜,少将级)和西西里岛独立军区(驻墨西拿,少将级)。
各军区下辖水警区、修造局、军需局、卫生局、港务局、仓库等,编有巡逻艇、扫雷艇、后勤辅助船等部队。海军军区负责近岸防务,护渔护航、海上环境保护和辖区内海军其它驻军单位的后勤保障等,必要时协助海上警力进行反走私活动。
意大利海军水下袭击司令部
水下袭击司令部组建于1952年,设在拉斯佩齐亚市郊瓦林纳诺,直属意海军参谋部领导,由1名少将任司令,1名上校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约有官兵900名。水下袭击司令部编有3个大队、1支水下作战部队、1所训练学校和1个研究中心。
水下袭击司令部的主要任务是水下袭击,包括使用蛙人袭击、破坏敌人舰艇、港口码头和其它水下设施等;水下作业,包括水下排雷、水中侦察、搜寻打捞和其它的水下作业;潜水人员的培训,包括海陆空三军和宪兵、警察部队的所有潜水人员的培训。
潜艇
2001年12月,美国曾提议由它先向意大利购买8艘现役柴电潜艇,然后对潜艇进行改进后再交到中国台湾当局手上。不过据台湾媒体报道,意大利即使愿意出售潜艇,也可能向中国大陆提供潜艇数据。台湾“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对所有军售问题一概不作评论,并会在适当时机向外公布军购详情。
据台湾媒体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国中意的意大利潜艇可能就是现役的8艘萨乌罗级。建造萨乌罗级潜艇的意大利造船厂早与台湾有交情,而且二手潜艇价格较便宜,加上美国初步不反对这个建议,美国还表示愿意为这批潜艇改进电子作战系统,以符合现代化的作战需求。报道引述外国军事专家指出,即使意大利愿意向台湾出售潜艇,但仍可能将潜艇的声音资料交给大陆。由于潜艇推进器所发出的声响独一无二,因此可循声纹数据判定潜艇的身份。潜艇最重视隐蔽,如果声音资料机密不保,就无法发挥其战斗力,所以向意国购买二手舰艇是下下之策。萨乌罗级潜艇(Sauro)为意大利现代化攻击型常规潜艇,采用水滴形艇体,现役4艘。该级艇部署有6个533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该艇可携载12枚白头线导鱼雷。由于意大利海军潜艇部队的战时使命是为北约保卫整个亚德里亚海以及撒丁和西西里的重要海峡,因此萨乌罗级潜艇被设计为适合远洋航行的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
1965年,台湾向意大利秘密订购了2艘SX-404级袖珍潜艇,主要做训练、侦察及“渗透大陆”之用。这两艘潜艇由意大利工程人员在位于台湾淡水的海军工厂装配完成后,于1969年10月8日在台湾左营正式成军,编成“武昌艇队”。这两艘特种作战潜艇的乘员包括军官4人、士官2人,还可以运载6名爆破队员。其作战方式是爆破队员将定时水雷吸附在敌舰舰底引爆。由于此战术极为危险,成功率微乎其微,因此台湾许多将领对此持怀疑态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14: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