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氮,简称为TN,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
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
无机氮和
蛋白质、
氨基酸和
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
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
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地表
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
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
富营养化状态。
1.碱性
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现如今,水质监测的主要方法,如英国RAIKING,中国锐泉等品牌是主流的在这个标准基础上优化的在线监测产品。
1.HJ 636-2012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水库、湖泊、江河水中总氮的测定。
检出限0.050mg/L,
测定下限0.200mg/L,测定上限100mg/L
5.1 无
氨水的制备:将一般去离子水用硫酸酸化至pH<2 后进行蒸馏,弃去最初100ml
馏出液,收集后
5.2 碱性
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 过硫酸钾(K2S2O8)及15g
氢氧化钠(NaOH),溶解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使用一周。
5.6
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1.00mg/ml):称取预先在105~110℃干燥2h 的优级纯
硝酸钠(NaNO3)3.034g,溶解于水,移入5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1.7 高压蒸汽
消毒器:压力1.1~1.3kg/cm2,相应温度120℃~124℃。
6.1.8 气液分离装置(见
示意图):清洗瓶1 及样品反应瓶3 为50ml 的标准磨口玻璃瓶;
干燥管5 中放
7.水样采集在
聚乙烯瓶中,用硫酸酸化至pH<2,在24h 内进行测定。
8.取适量水样(
总氮量5~150μg)置于50ml 比色管(6.1.5)中,各加入10ml 碱性
过硫酸钾溶液(5.2),加水稀释至标线,密塞,摇匀。用纱布及纱绳裹紧塞子,以防溅漏。将
比色管放入高压蒸汽消毒器(6.1.7)中,盖好盖子,加热至蒸汽压力达到1.1~1.3kg/cm2,记录时间,50min 后缓慢放气,待压力指针回零,趁热取出比色管充分摇匀,冷却至室温待测。同时取40ml 水制备空白样。
每次测定之前,将反应瓶盖插入装有约5ml 水的清洗瓶中,通入载气,净化测量系统,调整仪器零点。测定后,水洗反应瓶盖和
砂芯。
取0.00、0.50、1.00、1.50、2.00、2.50ml
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5.7),分别置于样品反应瓶中,加水释至2.5ml,加入2.5ml 盐酸(5.3),放入加热架(6.1.3),于70℃±2℃
水浴 (6.1.7) 中加热10min。逐个取出样品反应瓶,立即与反应瓶盖密闭,趁热用定量加液器(6.1.4)加入0.5ml 三氯化钛(5.4),通入载气,依次测定各
标准溶液的
吸光度,以吸光度与所对应的硝酸盐氮的量(μg)绘制
校准曲线。
测定总氮为3.05mg/L±0.15mg/L 的统一
标准样品(n=6),测得结果为2.95~3.04mg/L,
相对标准13.总氮为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氨氮与
有机氮的总称,是反映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据了解,《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在
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
环境容量较小、
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要执行总氮特别排放
限值30mg/L。新修订的《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中,对总氮排放的要求是,现有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执行50mg/L的限值,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30mg/L的限值。新建企业自2008年7月1日起就要执行30mg/L的限值,而特殊地区的企业要执行20mg/L的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