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
复旦大学建设的慕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由复旦大学建设的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于2015年春季首次在智慧树网平台开课,授课教师为高国希陈大文潘伟杰陈果等。据2021年8月智慧树网显示,该课程已运行14学期,累计选课77.56万人,累计学校462所,累计互动322.63万次。
课程建设
2014年春季,复旦大学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和多位思政专家共同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课程,该课程是全中国首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7年12月26日,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20年11月24日,该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课程性质
课程背景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该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实践、创新理论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我;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认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进程,认清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增强拼搏、担当和奉献的自觉意识,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适应专业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学生学习。
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该课程共六章,绪章主要让学生们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一章以“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为问题,使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章主要让学生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第三章主要说明了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第四章主要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第五章主要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最后一章则是让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仅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努力提高法治素养。
课程大纲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排列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排列
开课信息
参考资料
课程特色
课程设计原则
1、该课程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构建高标准在线思政课程体系。课程采取线上授课、直播面授、分组讨论、助教引导、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创造力,调动学习热情。
2、该课程以理论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针对每个小节的学习主题,教学团队会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思考”的路径启发学生思维,体会教材的观点与要求,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思考社会和规划人生。
3、该课程由多所高校共同策划并由多名教师共同教学。由复旦大学联合多所高校与教师来策划课程、不断提升,形成优质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为大学生打造第一堂“人生基础课”。
教学目标
1、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精神食粮,引导学生从理论学术方面去探究教材中涉及的重要问题,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
2、通过批判性学术思维的锻炼,引导学生认同教材的重要判断与命题,启发学生通过思考与探究,超越既有知识框架,生发出新的思考、知识,从而转化为德性、信念。
3、在风格上既体现理论课的学理性特点,同时又提供学术前沿的研究述评,对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探究,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预备
学习资料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
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30分
平时成绩=学习进度分(5.0分)+学习行为分(25.0分)。
章测试成绩10分
见面课成绩20分
见面课成绩得分=见面课实际得分/见面课总分*权值。
期末考试成绩40分
教师简介
陈大文,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伟杰,男,1971年12月生,浙江桐庐人,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果,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讲师。
王贤卿,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帅军,男,1984年8月生,山西河津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付欣,男,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叶慧娟,女,河南宝丰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副研究员。
崔涵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李健,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文娟,女,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明燕,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奇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
张晓燕,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上海市法学会行政法学会理事。
胡志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秀,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3 14:34
目录
概述
课程建设
课程性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