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五年(1372)分思州宣慰司地置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思南府。治所在
水德江长官司(万历时改置安化县,即今
思南县)。管辖今贵州思南、
德江、
印江、
沿河、
务川等县地。1914年废。
元
至元十五年(1278),知
思州军州事田景贤归附元朝,元朝设新军
万户府,随即改为思州军民
安抚司,继改思州
宣抚司,迁治所于龙泉坪(今凤冈),又置龙泉长官司
附郭,又置水特姜长官司。后司治毁于火,迁至都坪清江城(今岑巩)。至元十八年(1281)升为思州
宣慰司。
元至正十五年(1355),
朱元璋举兵取太平,知思州军民事田仁厚(
田佑恭十世孙)归附,获授思州军民宣慰使。而田景贤仲子之孙镇远州军民同知田茂安,不屑堂侄田仁厚统辖,便割镇远、思南地方献给大夏
明玉珍,授思南道宣慰使,设都元帅府,其子田仁政授龙泉坪宣慰使、田仁智授镇远军民同知、田仁美授统兵元帅。田仁厚愤恨,率兵攻破龙泉坪,杀死田仁政、田仁美,田茂安也抱病身亡,其子田仁智承袭。自此田氏两家仇杀不断。至元二十五年(1345),朱元璋平定
陈友谅,田仁智向朱元璋投诚,仍授思南道宣慰使。
永乐十一年(1413),思州宣慰使田琛、思南宣慰使田宗鼎,称霸一方,相互攻劫不听朝廷和解,于是被捉拿押送,俱革职处罪,思南宣慰司所辖地改为思南、镇远、铜仁、乌罗四府,隶属于新设
贵州省。
清顺治十六年(1659),领安化(原为思南府城郭,光绪八年迁大堡)、
务川、
印江3县及沿河佑溪、朗溪、蛮夷3长官司和随府办事长官司。康熙二十年(1681),思南府属贵东道;乾隆七年(1742),改属古州兵备道。嘉庆八年(1803),废随府办事司。道光十七年(1837),增设红丝塘巡检1员。道光二十一年(1841),废蛮夷长官司。
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正式建思南府,下辖:
蛮夷长官司、
水德江长官司、
沿河祐溪长官司、
思印江长官司以及
务川县,板场、木悠、岩前、任办四坑水银场局。 正统四年(1439)废
乌罗府,其郎溪司改隶思南府;弘治七年(1494)因思印江长官张鹤龄有罪,思印江长官司被改为
印江县。 府治
水德江长官司,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为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