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位于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兴寺街。占地面积1.92平方千米。2017年,忻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此后,忻州古城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集忻州14个县(市、区)特色风物、地域文化及典型院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命名
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忻州古称九原县、秀容县,故忻州古城又称“秀容古城”。
历史沿革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晋北锁钥”之称,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 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
古城建城以来,历代皆有修葺,据史载:“北魏肃宗熙平二年(517年)九月,扩建肆州城。”隋初重筑州城,到唐太宗时又在旧基上重新修筑,周九里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护城河池深一丈七尺,城池规模就此确定下来。
古城西门瓮城的《重修阎罗王庙碑》记载:“吾州城四门皆设祠庙,而西门月城则阎罗王庙在焉,创建于元至正三年,大明嘉靖二十年壬寅春,殿宇敝坏,神像剥落。”撰文为党承志,立碑时间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忻州城墙始建于东汉末年,唐宋时扩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城门始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忻州城墙修建竣工,有四座城门,连同洞门共八座,洞门与城门相互对应,彼此贯通。清末,成为完整城池。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治七年(1868年)先后两次重修,乾隆年间系小修小补,同治年间则是大修,耗时两年,共用白银六万余两,城墙之上增修垛口,重建了门楼,并建堙门。
2017年,忻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此后,忻州古城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集忻州14个县(市、区)特色风物、地域文化及典型院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建筑布局
经过历代修缮,忻州古城建筑规范,规制完整。不像其他古城,有的设两门,有的设三门,古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 四面城墙,四座城门,各有瓮城,瓮城各有门,形成“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为此, 南北大街上专门修了“八座门”这一特色建筑,予以纪念,时刻提醒游客。 城墙高大雄伟, 44座马面拱卫。城门巍峨壮观,城墙上面城楼、箭楼、角楼、敌楼环布四周,还有女儿墙、垛口、马道,护城河、吊桥、排水系统一应齐备。城墙上的城门楼二层三檐,歇山顶式门楼多、雄伟。砖、土、瓦、木、石的组合应用,完成与完善了作为军事设施的城墙,它已不仅是一道坚固的军事屏障,也是一组建筑艺术品。
主要景点
城门
北门为“拱辰门”。
城楼总高28米,宽7间,深4间,四周围廊重檐
三滴水,
歇山式屋顶,檐下高悬“
晋北锁钥”门匾。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体现了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整个城楼红柱蓝瓦,富丽堂皇,甚为壮观,具有较高的
文物保护价值。
南门为“景贤门”。城楼面阔7间,进深4间,
重檐歇山顶,四角飞檐,楼梯三层,构思精巧,楼内无柱,拇指台阶,三层檐下正中悬挂“三关总要”匾额。1972年拆毁,2002年重建。
东门为“永丰门”。城楼匾额“献佳合北”。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城楼被毁。
西门为“新兴门”。城楼匾额“九峰雄峙”。城楼毁于解放前。
城墙
城墙周长2190丈,高4.2尺,全部用砖石包砌。此城在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
阎锡山挖战壕,修碉堡,有较大损毁。解放后,由于城区建设,城墙逐步有所拆除,现东南西北四面仍有断壁残垣。
秀容书院
秀容书院创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位于忻州旧城西南高地,西依九龙岗,东眺系舟山。随地势而建,阶梯式布局,分上院、中院、下院三个院落,总占地面积约45亩。俯瞰全城。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由时任知州鲁潢倡导捐资四千金而建。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处保存完好且仍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
文庙
文庙始建于明
弘治五年(1492年),坐北朝南,琉璃碧瓦盖顶的照壁上龙飞凤舞,三进大门
棂星门雄伟壮观,单檐顶式大成殿依然耸立。大殿面阔7间,进深5间,殿内木阁中塑有先师孔子巨型雕像。1977年3月8日大成殿不幸毁于大火。
元遗山祠堂
元遗山祠堂创建于元末至正十三年(1353年),2010年重建,是为纪念“金元文宗”元好问先生而修建。现存建筑为清式风格,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720平方米。正殿坐西向东,面开三间,单檐硬山顶,这里既是纪念遗山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又是遗山文物的主陈列室。祠堂有南北配房等大小房屋29间、牌楼2座、石碑10通、砖石木雕百余处。2007年6月,被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钟楼
古钟楼位于城东
古钟公园内,据钟铭文记载,
大钟铸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
泰山庙
泰山庙,始建于初唐,现存建筑经宋、明、清历代的扩建和重修。作为道家场所泰山庙曾经远近闻名。民国以来成为忻州最大的钱市,各种交易和贸易在这里兴旺发达。泰山庙建筑宏大,从北到南,有大殿,献殿(过殿),戏台(乐楼)、山门、影壁。两侧有钟亭、鼓亭、牌楼,戏台与献殿中原有三思桥。为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坐北朝南,东西长75米,南北宽30米。现存为明清时期重修改建后的建筑。俗称老爷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寺庙,是忠义神武的化身,民间称为武财神。庙门上关帝庙和护国寺两块牌匾并列,是明清以来三教合流,在民间的多种形式融合的体现。关帝庙现由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法师住持。
财神庙
财神庙,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现存为清代遗构。位于财神庙巷,坐西向东,与泰山庙呈丁字相交处,东西长55.6米,南北宽25米。中轴线上为过殿、大殿,两侧有钟鼓楼、偏殿。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顶悬山式。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后廊式架构,斗拱三踩单昂。为忻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城门楼
忻州北城门楼是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忻州市忻府区光明东街与五台山南路交叉口,旧北城墙拱辰门上,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73年)。楼身坐落在12米高的城墙之上,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城墙巍巍耸立,外涂朱红,下筑券门洞,洞顶甚高,底阔3米多。重檐三滴水,歇山顶。
文创街
街道两旁的店铺陈列着各种传统工艺品,精美的面塑、核雕、陶艺等。
西园
在忻州古城西园,多个年代的建筑被有机的保留和修缮。
东大街
东大街夜市是古城夜晚的心脏,可以吃饭、喝酒、听音乐。
开发保护
为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忻州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启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引进全国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典范——袁家村模式,改造秀容书院、泰山庙、关帝庙等6个项目,着力打造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古城。忻州把古城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高地进行开发、保护、修复,把保护和活化相结合,让文物“活”了起来。城墙、秀容书院和“三庙”的修复是忻州古城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千秋工程;要不断优化工程设计,及时研究需要增项变更和调整的内容;要做好相关配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方案,加快工程进度,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相应任务;要及早做好承接准备,活化古城资源。
文化活动
2023年7月30日,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举办了“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相约忻州开启晋冀康养之旅”文旅推介会,地点在忻州。此次活动是依据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和保忻绿色能源产业科创走廊建设要求,并结合忻州市“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季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文旅活动。
2023年10月11日,忻州古城“2023年秋季运动会”于忻州古城北广场举行,此次运动会由山西秀容古城袁家村策划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办。该运营公司全体领导、员工以及忻州古城全体商户参与了7个趣味项目的比赛。运动会以“凝心聚力再启航,砥砺前行创佳绩”为主题,以“团结、协作、创新、拼搏”为活动宗旨。比赛包含阻力伞接力、鸡毛信、足式保龄球、奔腾列车、蒙眼敲锣接力赛、无敌风火轮、拔河这7个项目。
2023年10月26日,第四届山西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交易会暨第八届中国(山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忻州古城开幕。展会汇聚了山西省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来自外省的工艺美术作品与产品,近万件展品集中展示,为广大市民呈现了一场高品位的文化盛宴。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忻州古城被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2022年1月10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古城文旅
休闲生活街区入选为首批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22年3月,忻州古城入选山西省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单位。
2022年8月,忻州古城被确定为第二批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3年12月,忻州古城荣获“中国AAAA级影响力百强景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兴寺街。
门票
忻州古城门票是免费的,游客可以免费进入古城,无需购买门票。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