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又称
精神分析学,是以精神病的治疗为背景,研究人的深层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分析学起源于
奥地利维也纳犹太籍精神病学家
弗洛伊德(S. Freud,1856—1939)长期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他在运用催眠术治疗
神经官能症时发现,病人的童年心理压抑和创伤留在记忆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性有关,而且单纯使用催眠术远期效果不佳,因此开创了心理分析的研究。他创用
自由联想法鼓励患者挖掘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一旦变成意识,患者即可不药而愈。
心理分析在几个方面都独有建树。在精神病诊治方面:主要通过自由联想法、梦分析法、阐释法、转移法等心理分析法分析因受到压抑而产生的焦虑、口笔误、梦、精神病症或异常行为,起到消除症状医治精神障碍的作用。在心理学方面,重视研究人的潜意识内容,并注意早年历史对现实行为的影响,强调本能对行为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把性视为人类主要的本能,因此也被称为“泛性论”。在心理上将
人格分为两大主题: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提出人格包括三个部分:“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它们分别构成
潜意识、
前意识和意识的内容,三者交互作用形成人格的整体。人格的形成需经五个时期:
口腔期、
肛门期、
生殖器期(阴茎期)、
潜伏期、
两性期。上述任何时期的人格发育障碍都可能造成
焦虑等精神病状态。
心理分析在文艺学方面应用主要是利用该学科的特有理论对文艺创作和欣赏进行个人心理研究。提出创作的动机是心理的欲望,特别是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后产生的,进而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满足。心理上会因此而产生审美的快感。心理分析在
社会学方面应用主要是研究文明道德、宗教起源的深层心理学背景,以及社会的禁忌、伦理对人深层心理的影响,进而造成的心理的转化机制与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