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述林,1957年7月生于
重庆,山西省
浑源县人。
重庆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人文地理学家,旅游规划专家,地景艺术学者,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主持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10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出版各种学术著作28部,其中主编、独著11部,参编17部。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133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主持各级各类横向项目90项。
个人介绍
自画像 非主流人文地理学家,边缘型地景艺术学者,跨界型旅游规划研究者。成果丰硕但原创很少,兴趣广泛但不专深。大多数时间身在城市,心在乡野。戴个眼睛,表面斯文,内心狂野,做个有点“文化内涵”的山野乡客是一生的追求。
酷爱“长途奔袭”,开自驾车20余万公里感受不同地方的“地方感”;爱好风景摄影,多用于地景艺术研究;喜欢风光片拍摄,仅限于影像资料收集;喜爱地理散文,多用于自我欣赏;偶尔胡诌一首,多享受在自我陶醉之中。
学术生涯
研究课题
主持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纵向项目)11项,其中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重庆市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3项,重庆市教委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
按课题类型分其中旅游规划课题3项,旅游战略课题2项,三峡旅游课题1项,旅游资源课题1项、生态旅游课题1项,山地旅游课题1项,旅游就业课题1项,乡村地理课题1项。
获奖成果 获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4项,重庆市软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其他1项:四川省国土局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按获奖类型分其中旅游规划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三峡旅游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旅游资源成果获重庆市软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旅游就业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经济地理成果获四川省国土局局级
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乡村地理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其他成果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学术专著 出版各种学术著作28部,其中主编、独著11部,参编17部。
按出版类型分其中经济地理参编1部,聚落地理参编2部,社会文化地理独著1部、参编1部,人口地理参编1部,旅游地理主编8部、第二主编2部、副主编1部、参编9部,政治地理参编1部,其他参编1部。
学术论文 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133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
按发表类型分其中:
经济地理研究相关论文22篇(其中工业地理6篇,农业地理1篇,交通运输地理2篇,商业地理2篇,金融地理3篇,经济地理理论3篇,区域经济地理5篇),占论文总数的17%;
聚落地理22篇(其中城市地理12篇,乡村地理10篇),占论文总数的17%;
社会文化地理24篇(其中音乐地理2篇,服装地理3篇,饮食地理4篇,体育地理1篇,犯罪地理2篇,风景地理9篇,区域文化地理3篇),占论文总数的18%;
人口地理3篇(包括人口地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人口迁移),占论文总数的1.5%;
旅游地理60篇(其中旅游规划12篇,旅游战略15篇,三峡旅游4篇,旅游资源9篇,生态旅游2篇,山地旅游7篇,古镇旅游3篇,旅游空间8篇),占论文总数的45%;
其他2篇,占论文总数的1.5%。
科研项目 主持各级各类横向项目90项,其中中国科学院合作项目1项,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项目1项,重庆市旅游局项目8项,重庆市文物局项目1项,陕西省旅游项目8项,贵州省旅游项目1项,四川省旅游项目1项,重庆市各区县旅游局项目42项,其他旅游项目27项。
按项目类型分其中旅游规划项目43项,旅游战略项目2项,三峡旅游项目3项,旅游资源项目8项,生态旅游项目16项,古镇旅游项目9项,旅游就业项目2项,乡村地理项目7项。
学术兴趣
张述林研究员学术兴趣极其广泛,主要集中于六大研究领域:
经济地理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2篇,主要涉及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经济地理过程、空间经济分析、区域发展战略、工业地域运动、工业惯性、零售地理、广告区域策划、保险市场、投保人行为等研究领域。经济地理成果获四川省国土局局级
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是国内提出“经济地理过程”概念最早的学者,并率先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工业地域运动”概念,并以重庆市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聚落地理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2篇,其中城市地理12篇,主要涉及城市拥挤、城市住宅、反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等方面内容;乡村地理10篇,主要涉及乡村景观、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内容,并在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和7项乡村地理横向项目的支持下,乡村地理研究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是国内较早研究城市拥挤和反城市化问题的地理学家之一。
社会文化地理
完成相关论文24篇,其中音乐地理2篇,服装地理3篇,饮食地理4篇,体育地理1篇,犯罪地理2篇,风景地理9篇,区域文化地理3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1部。
主要涉及音乐地理的主要研究领域和音乐的空间发展过程,服装地理的理论、领域和地域变化的影响因素,基于人的空间行为的派出所位置选择,风景概念与风景地理理论体系研究等方面。
对音乐地理的主要研究领域和音乐的空间发展过程进行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是国内较早涉足这个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重点研究了服装地理的理论、领域和地域变化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具有一定原创性,是国内最早涉足这个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对饮食差异进行地理分析,两篇英文饮食地理论文在国外发表,是把中国饮食地理研究介绍到国外最早的专家之一。从地理学的视角,对足球运动的区域性进行了分析。基于人的空间行为对派出所位置选择进行了计量地理学分析,进而强化公共秩序管理。系统完成对风景概念的梳理、风景地理理论体系的初步架构,提出的人景相互作用理论、风景布局理论属于原创性工作。以长江三峡文化地理为案例,进行区域文化地理的研究。
人口地理
参编专著1部。
主要涉及人口地理的
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和人口迁移等研究领域。
政治地理
参编专著1部。主要涉及行政中心研究。
旅游地理
主持省部级及其以上旅游课题10项,主持旅游横向项目83项,主编、参编旅游地理专著20部,公开发表旅游地理论文60篇,获省部级奖励6项。
主要涉及旅游规划、旅游战略、三峡旅游、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山地旅游、古镇旅游、旅游就业、旅游空间等内容。
(一)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研究是在43项旅游规划横向项目和3项省部级旅游规划课题基础上完成的,主要涉及县域及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相关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旅游概念规划体系研究,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方法研究等方向。围绕其研究方向,共发表旅游规划论文12篇,完成旅游规划专著6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1部、参编2部;旅游规划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
(二)旅游战略
旅游战略研究在主持2项省部级旅游战略课题和2项旅游战略横向项目的基础上,主要围绕区域旅游发展整合战略,发表论文15篇,参编专著5部。
(三)三峡旅游
三峡旅游在主持1项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和3项三峡旅游横向项目基础上,围绕三峡库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发表三峡旅游论文4篇,出版三峡旅游专著3部,其中主编2部、参编1部,三峡旅游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四)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研究在主持1项省部级旅游资源课题和8项旅游资源横向项目的基础上,围绕特色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等内容,发表旅游资源论文9篇,出版旅游资源专著3部,其中第二主编2部,参编1部;旅游资源成果获重庆市软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
(五)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研究在主持1项省部级生态旅游课题和16项生态旅游横向项目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生态旅游项目开展研究,发表生态旅游论文2篇,主编生态旅游专著1部。
(六)山地旅游
山地旅游研究在主持1项省部级山地旅游课题的基础上,围绕山地旅游开发理论模式、沿江山地城市旅游发展对策等方向,发表山地旅游论文7篇,主编山地旅游专著1部。
(七)古镇旅游
古镇旅游研究在主持9项古镇旅游横向项目的基础上,以“古镇环境-文化项目-融合途径”为研究视角,主要涉及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并发表古镇旅游论文3篇,主编古镇旅游专著1部。
(八)旅游就业
旅游就业研究在主持1项省部级旅游就业课题和2项旅游就业横向项目基础上,主要涉及旅游开发移民安置、旅游就业岗位等内容,旅游就业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九)旅游空间
旅游空间营造理论研究主要以“问题-评价-思路”为探索视角,发表旅游空间相关论文8篇。
出版图书
学术贡献
三峡库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
三峡旅游在主持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和3项三峡旅游横向项目基础上,围绕三峡库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发表三峡旅游论文4篇,出版三峡旅游专著3部,其中主编2部、参编1部,三峡旅游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
县域及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相关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本研究主要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研究现状和基础概念辨析入手,就旅游区、旅游区总体规划以及旅游区总体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等基础研究要素进行辨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区总体规划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初步构建其理论和方法体系。最后,结合规划的规范和实际要求,在对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丰富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概念研究。主要包括对旅游区、旅游区总体规划等相关概念的辨析,同时,就规划的主要特点、作用、主要任务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研究了旅游区总体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第二,对旅游区总体规划理论总结、创新和引入。旅游区总体规划理论要成为合理有效的体系,还需建立起理论与内容间、理论与实践间、理论与社会价值之间的联系,并建立起哲学——科学——技术——实践的转换关系。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理论体系要形成完整的体系,须设计经济、环境、人文三大板块及规划学中心板块。在此基础上解析其基础理论、核心理论和创新理论的理论研究体系,并对目前理论结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第三,对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方法研究。主要就旅游区总体规划目前涉及的主要方法领域,以及目前在方法运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研究。
第四,对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内容研究。结合主要规范和实际运用的要求,通过内容的引导和介入,搭建和创新旅游区总体规划内容体系,并通过案例的引入,具体实践理论、方法及内容研究的运用。
旅游规划研究是在43项旅游规划横向项目和3项省部级旅游规划课题基础上完成的。围绕其研究方向,共发表旅游规划论文12篇,完成旅游规划专著6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1部、参编2部;旅游规划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
风景地理学原理研究
本研究在《中国园林》发表“风景概念简释”一文为代表,系统完成对风景概念的梳理,在《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发表“论风景地理的学科特性”,试图初步架构风景地理学学科体系,在出版的《风景地理学原理》中,首先进行了编著体系创新,具体表现为:“认识-理论-基础-布局-欣赏-实践”;其次,开创性的提出了一套风景理论体系,即风景形成理论-风景分析理论-风景布局理论-风景构图理论-风景欣赏理论-风景区划理论-风景规划理论;第三,在风景形成理论中,在分析、研究“栖息地理论”、“视野-隐蔽理论”、“风水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人景相互作用理论”,构建人-景相互作用关系模型,分析人-景相互作用表现出的四种关系,即欣赏性、评价性、行动性、反应性;第四,“风景布局理论”属于具有原创性的工作。核心是对风景空间组织的认识,重点在于研究风景时空序列性质、构图、变化、规律等。
本研究出版专著2部,其中独著1部,参编1部。发表风景相关学术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
人景环境研究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确存在人景环境现象,存在着相对于居住环境的人类休闲、游憩、娱乐和旅游环境或空间。
人景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居住空间和区域的人类休闲、娱乐、游憩、旅游的游玩之地,是与人类游玩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进行游玩活动的基地,是人类利用景观、塑造景观的主要场所。人景环境研究是一种对人-景关系的文化地理和地理艺术解释。人景环境是以人的(旅游)感受为基础的、以风景(景观)为主题的地理艺术。人景环境是大地的文章,是特定文化内涵的物化形态。
人景环境研究以人景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人与景观(风景)、人与环境、人与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其人景环境的整体性,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掌握人景环境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景关系产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认识,以便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人景环境(旅游、休闲、游憩、娱乐环境),以满足“人类审美”需要。人景环境研究追求人景共生、共识、共存、共融、共荣和共享的目标。
人景环境研究的基本框架为:以“人”为中心、以“景”为前提、以“情感”为纽带、以“人景关系”为基础。人景环境研究的认识论包括人景整体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景相互作用观(欣赏性、评价性、行动性、反应性)、人景空间观(区域、景域、境域)、人景文化观(生态、文态、景态、境态)、人景社会观(风情、感情、人情、热情、激情)、人景互动观(运动、行动、活动、感动、心动)和人景和谐观(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关照自然、情意深切、自然心语)。
人景环境研究的意义在于正视自然-生态-景观在人类发展中的困境,提高地理艺术意识,加强人景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所获成果
一、纵向(省部级)科研课题:共11项
旅游规划
1、重庆市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2005年。
2、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2001年。
3、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石柱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研究,2000年。
旅游战略
1、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战略创新研究,2007年。
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渝西经济走廊旅游整合发展研究,2003年。
三峡旅游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峡成库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01年。
旅游资源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跨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为例,2007年。
生态旅游
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重庆市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方案研究, 1998年。
山地旅游
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山城都市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以香港旅游发展为例,2002年。
旅游就业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发展重庆旅游业,扩大就业岗位相关问题研究, 2003年。
乡村地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三峡库区乡村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2006年。
二、省部级奖:共8项
旅游规划
1. 2003年《垫江县旅游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获奖者
2. 2006年《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专著).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获奖者
3. 2009年《县域及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相关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获奖者
三峡旅游
2000年《迈向21世纪的重庆开放经济》(专著).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第五获奖者
旅游资源
1997年《重庆市旅游资源开发总体方案研究》.重庆市软科学成果二等奖, 第三获奖者
旅游就业
2000年《长江三峡重庆库区旅游开发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研究报告).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第一获奖者
经济地理
1995年《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四川省国土局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七获奖者
乡村地理
1998年《潼南县五洞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四获奖者
其他奖项
1999年《重庆市师范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重庆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三、参编专著情况,共28部。
经济地理
《
产业布局学原理》.编写第3章、第14章第2节、第15章第1节(第3章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第14章流通部门布局第2节物资供销与仓储业布局,第15章生产生活服务部门布局第1节旅游业布局)
聚落地理
1.《房地产热点透视》.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年,撰写第八章1.2万字(城市拥挤与住户的感觉)
2.《重庆蓝皮书:2003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社会篇‘重庆市城市现代化现状与展望’第2作者
社会文化地理
1.《风景地理学原理》.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旅游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撰写第6章约2万字(第6章旅游观赏)
人口地理
《DEMOGRPHIC TRANSITION》. 1997年,撰写1章
旅游地理
(一)旅游规划
1.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4年9月版,主编
2.《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理论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8年10月版,主编
3.《区域旅游整合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8月版,主编
4. 《重庆市璧山县乡村旅游规划研究》。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版,副主编
5.《世纪展望:崛起的长江沿岸城市产业带》.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撰写第3编(第3编第4专题 长江沿岸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研究)
6.《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洋出版社,2001年版,工作委员会项目组成员,规划篇附件3第2作者,项目篇第3作者
(二)旅游战略
1.《西部大开发与重庆民族地区发展》.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撰写第18章(第18章重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2.《1998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重庆蓝皮书)
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撰写第十七章约0.8万字(1998年重庆旅游业发展展望)
3.《重庆市跨世纪发展战略》.重庆出版社,1997年,撰写第18章
约0.6万字(重庆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4.《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地质出版社,2000年8月,参编
5.《长江开发开放》.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年1月,撰写0.8万字(第16章长江开发开放与环境保护)
(三)三峡旅游
1.《三峡成库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5月版,主编
2.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5月版,主编
3.《迈向21世纪的重庆开放经济》.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撰写第9章(第9章开发三峡旅游,建立开放的旅游经济体系)
(四)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总20万字,撰写第13、14章约4万字(第13章特色旅游资源与
潜在旅游资源,第14章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西南奇山异水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区)
2.《旅游资源学概论》.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主编,撰写2、15章约6万字
3.《中国旅游地理》.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主编 , 撰写8-15章
(五)生态旅游
《旅游项目策划:理论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4年8月版,主编
(六)山地旅游
《城市文化建设策划研究:以三峡库区云阳县城为例》。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7月版,主编
(七)古镇旅游
《古镇旅游发展与实践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5月版,主编
政治地理
《
中国政治地理》.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8月版,编写第五章(第五章 行政中心)
其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撰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部份
四、发表论文: 共133篇。
经济地理
(一)工业地理
1. 日本工业布局特征浅析.地理教育,1981年4期(合作)
2. 工业地域运动与重庆工业发展战略.体制改革探索,1985年6期(执笔)
3. 工业地域运动与重庆工业发展战略.工业经济,1986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
4.工业惯性概念评价.青年地理学家(理论与工程地理学版),1988年12月(1卷3期)
5.高技术
工业地理学及其意义.重庆科技,1990年2期
6.中国大企业集团的几种地域类型.科学、经济、社会,1988年6期
(二)农业地理
农业区划的方法.重庆农业区划,1987年4期(译)
(三)交通运输地理
1.何谓单元列车、公路的等级.地理教育,1990年第1期
2.中国邮电业空间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4期,第2作者
(四)商业地理
1.零售地理研究初探.发展研究,1996年6期,执笔
2.广告区域策划.经济地理,1995年6期,第1作者
(五)保险地理
1.重庆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重庆经济信息,1996年5期,第2作者
2.培育和完成重庆保险市场的若干对策措施.重庆经济,1996年5期
3.试论投保人行为的复合决策过程.重庆社会科学,1996年5期
(六)经济地理理论
1.区位理论,空间分析.国外人文地理,1987年2期(译)
2.经济地理过程分析.重庆师院学报(自然版),1989年2期
3.区域地理学的中心地----腹地概念:以加拿大为例.地理译报,1992年3期
(七)区域经济地理
1. 调整重庆经济地域结构的两点设想.重庆经济研究,1985年3期(合作)
2. 发挥区位优势,促进重庆经济发展.重庆城市科学,1985年4期(执笔)
3. 对西南区发展战略的几点认识.青年地理学家,VO,IN0.4(合作)
4.西南区空间经济结构特征分析.重庆经济研究,1988年3期
5.西南区空间经济结构特征分析.西南信息报,1988年98期第3版
聚落地理
(一)城市地理
---城市拥挤
1.城市拥挤的地理透视.城市科学,1989年4期
2.城市拥挤研究的理论构建.城市科学,1991年2期
3.城市空间与城市拥挤.城市科学,1993年1期
4.城市拥挤与住户的感觉.住宅与房地产,1992年1期
5.城市拥挤的空间效应.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年1期
---住宅地理
1.城市住宅区位的空间经济分析.重庆房地产,1988年4期
2.西方对住宅区位分析研究的动向.当代房地产,1989年4期
3.居住环境与住房地理学.重庆社会科学,1989年4期
4.西方国家关于城市住宅的地理学研究.当代房地产,1990年3期(执笔)
---其他(反城市化)
1. 城市地理学概念译摘.重庆城市科学,1986年4期(译)
2. 反城市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新趋势.重庆城市科学,1987年1-2期
3.城市体系中的扩散模型.城市科学,1990年1期(译)
(二)乡村地理
1、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年第1期,第2作者
2.试论潼南县五洞桥流域乡村景观中农村住宅的田园风光特性.地理,1995年4期,第1作者
3.五洞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研究的设计.地理,1995年4期,第3作者
4.目视解译采红外航住编制五洞桥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理,1995年4期,第2作者
5.潼南县五洞桥流域土地类型评价与土地利用特点.地理,1995年4期,第1作者
6.潼南县五洞桥流域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地理,1995年4期,第1作者
7.应用AHP法诊断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地理,1995年4期,第2作者
8.潼南县五洞桥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地理,1995年4期,第2作者
9.五洞桥小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数值划分.地理,1995年4期,第4作者
10.川中小流域丘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中国水土保持,1994年9期,第3作者
三、社会文化地理
(一)音乐地理
1.试论音乐的空间发展过程----兼论音乐地理学.地理新论,1989年第4卷第2期
2.音乐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人文地理,1989年4期
(二)服装地理
1.Thoughts on the Areal change of dress and Influential Effects. ,Vol,3,No,4,1993(执笔)
2.试论服装地理的主要研究领域.人文地理,1995年3期,第1作者
3.人文地理中关于服装研究的几种理论.人文地理,1996年4期
(三)饮食地理
1.The geography of cuisine :a chinese view.〈GEOGRAPHY BULLETIN〉(Journal of geography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New South Wales)Vol.24,No.1(Summer 1992)(执笔)
2.中国烹饪地理初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第2作者
3.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uisine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Vol.8,No.1.1998
4、中国饮食文化地理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第2期,第1作者
(四)体育地理
试论足球运动的区域性.人文地理,1995年4期
(五)犯罪地理
1.人的空间行为与公共秩序管理.人文地理,1998年3期,第2作者
2.试论公安派出所位置选择.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91年4期
(六)风景地理
1.风景概念简释.中国园林,1991年4期
2.论风景地理的学科特性.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3期
3.论山岳幽景的创造----以青城山风景区为例.地理,1993年1期
4.文化与景观.地理教育,1997年1期,第1作者
5.重庆的天然植物园——金佛山.世界时装之苑,1997年7期
6.非自然景观在旅游规划实作中的运用——以“老重庆”为例.人文地理,2004年第5期,第2作者
7、重庆璧山县旅游景观开发思路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作者
8.旅游厕所布局初探.旅游调研,2003年6月
9.旅游厕所布局初探.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增刊
(七)文化地理理论及区域文化地理
2.文化区.地理译报,1987年3期(校)
3、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2作者
四、人口地理
1.中国人口移动态势与区域社会文化过程.
国际地理联合会亚太区域大会
入选论文,1990年8月(合作)
2. AN2 Application in the Methods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Geographicl Review of India,Vo.1,1994
3.Study on Application of Artifical Neural Network(AN2)in population Geography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国际会议(印度).入选论文,1995年3期,执笔
五、旅游地理
(一)旅游规划
1、空间思维视角下: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2作者
2、概念性旅游规划综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1期,第1作者
3、旅游概念规划基本内涵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作者
4、耗散结构在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年第2期,第1作者
5. 基于物元分析的旅游市场“扩散”营销――以南川市旅游市场营销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月,第30卷第1期,
第2作者
6、目的地旅游市场搜索论及营销战略选择,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第1作者
7、对璧山县旅游产品策划的再思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第7期,第1作者
8、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6 期,第2作者
9.面向复杂系统的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方法.人文地理,2001年第1期,第1作者
10、基于综合集成技术的区域旅游规划系统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作者
11、基于综合集成技术的区域旅游规划系统的构建,中国区域经济,2010年2期,第1作者
12、网络游戏旅游开发模型设计粗探,人文地理,2009年第1期,第1作者
(二)旅游战略
1.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决策参考(内部资料),第5作者
2.重庆市旅游发展战略初步研究.重庆经济,1997年1期,第2作者
3. 试论渝西经济走廊旅游整合发展.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2作者
4.永川茶山竹海景区发展策略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上旬刊,第1作者
5、基于整合理论的大都市圈旅游整合研究,旅游论坛,2008年3期,第2作者
6、基于区域经济高度的璧山县旅游发展战略选择,江苏商论,2008年第8期,第2作者
7、重庆旅游黄金通道影响下璧山县旅游发展战略选择,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作者
8、达州旅游开发战略研究,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第2作者
9、旅游地空间竞争下弱势旅游地发展战略研究—以重庆璧山县为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2期,第2作者
10、重庆璧山县与周边区域旅游互动联合开发探索,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1期,第3作者
11.旅游产业做大盘强.重庆日报,2000年2月28日(理论版)
12.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大旅游观”.领导决策参考,2000年第4期
13.旅游选择论.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增刊
14.论文化旅游经济与重庆市旅游再发展.人文地理,2001年第16卷第6期,第1作者
15.重庆市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研究.江苏商论.2006年第2期,第2作者
(三)三峡旅游
1、交通格局变迁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作者
2. 三峡旅游开发:一种文化经济发展观.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增刊,第1作者
3.三峡成库后重庆沿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1作者
4.长江沿岸旅游联合开发研究.重庆师范学院学院(哲学社会学版),2000年1期,第1作者
(四)旅游资源
1、长江三峡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三峡论坛,2010年第3期,第2作者
2.重庆市旅游资源特色类型与开发布局.地理,1997年4期,第1作者
3.重庆市旅游资源开发重点与规划思路探讨.地理,1997年4期,第1作者
4.重庆市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探讨.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3期,第2作者
5.重庆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选择.地理,1997年4期,第1作者
6、基于AHP的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以重庆
环城游憩带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作者
7、国外宗教旅游研究与我国宗教旅游研究体系构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2作者
8、基于空间思维的宗教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23期,第1作者
9. 黔江神龟峡.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第1期,第2作者
(五)生态旅游
1.试论重庆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3期,第1作者
2.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7卷第2期,第1作者
(六)山地旅游
1、国内外山地旅游环境研究综述,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4期,第2作者
2、空间思维观下山地旅游开发理念刍论——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人文地理,2008年第5期,第1作者
3、西部山地旅游开发理论模式与实证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第1作者
4、中国西部山地冰川的旅游性及其空间开发思维,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3作者
5、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定位研究---以云阳县为例,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2作者
6、基于差异化战略的城市文化定位选择—以云阳县为例,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2作者
7、云阳城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构建研究,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2作者
(七)古镇旅游
1.旅游发展中古镇建成环境的二重性及演化探析——以巴渝古镇为例.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2作者
2、古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途径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作者
3、青木川“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09年第7期,第2作者
(八)旅游空间
1、休闲空间营造的若干问题探讨,重庆建筑,2008年第7期,第2作者
2、论城市商业中心的旅游空间营造——以三峡广场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1期,第1作者
3、旅游空间营造的理论探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6期,第2作者
4、璧山县乡村旅游空间营造及系统开发思考,中国水土保持,2009年第2期,第2作者
5、重庆市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思路探索,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第4期,第3作者
6、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
相关性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作者
7、基于游憩者感知的重庆都市区游憩空间品质评价,人文地理,2009年第6期,第3作者
8、乡村旅游空间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及实证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第3期,第3作者
六、其他
1.
信息地理学的几点思考.自然信息,1986年1-2期
2.高校图书馆.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1期(校)
四、主持的横向项目,共90项。
旅游规划
(一)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江津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江津市旅游规划,1999年。
2、合川市旅游局:合川市旅游发展规划,1999年。
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4、重庆市万盛区旅游局:重庆市万盛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5、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6、重庆市璧山县旅游局:重庆市璧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7、重庆市大足县旅游局:重庆市大足县旅游发展规划,2000年。
8、重庆市忠县旅游局:重庆市忠县旅游发展规划,2000年。
9、重庆市垫江县旅游管理局:重庆市垫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10、重庆市巫山县旅游管理局:重庆市巫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年。
11、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局: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
12、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1年。
13、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 2001年。
14、重庆市大渡口区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大渡口区旅游业发展规划,2002年。
15、南川市旅游局:南川市旅游发展规划,2002年。
16、重庆市荣昌县旅游局:重庆市荣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
17、合川市旅游局:合川市嘉陵江沿线旅游开发规划,2003年。
18、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局: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2004年。
19、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2004年。
20、永川市旅游局:永川市旅游发展规划,2004年。
21、陕西省宁强县外事办公室:陕西省宁强县旅游发展规划,2005年。
22、重庆市北碚区旅游局:重庆市北碚区旅游发展规划,2006年。
23、陕西省镇巴县旅游局: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旅游发展规划,2006年
24、重庆市璧山县旅游局:重庆市璧山县旅游发展规划修编,2007年。
25、重庆胜境策悦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大渡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年。
(二)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重庆市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旅游发展规划,1997年。
2、重庆市黔江地区旅游局:重庆市黔江地区旅游发展规划(1998—2010),1998年。
3、国家计划委员会:长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之长江沿岸旅游发展规划,2000年。(主研)
4、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文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4年。
5、
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都市区旅游发展规划,2004年。
6、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温泉旅游发展规划研究,2005年。
7、
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总体规划,2005年。
(三)旅游概念规划
1、重庆市江北区旅游局:重庆市江北区华山-御临河生态旅游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03年。
2、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人民政府:璧山县丁家生态植物园观念性旅游规划,2008年。
3、重庆市璧山县健龙乡人民政府:璧山县健龙“千亩荷园”概念性旅游规划,2008年。
1、重庆市涪陵荔枝园旅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荔枝园旅游景区总体规划,2000年。
2、永川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永川市茶山竹海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2000年。
3、重庆市梁平县林场:重庆市梁平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总体规划,2003年。
4、重庆丰都名山旅游集团公司:重庆丰都名山风景区旅游发展五年规划,2004年。
5、重庆雪宝山旅游开发公司:重庆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年开发计划,2003年。
6、重庆市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重庆市野生动物园旅游总体规划,2003年。
7、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乌江画廊”彭水段旅游总体规划,2006年。
8、贵州省桐梓县佳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桐梓县龙门峡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贵州省桐梓县黄莲水银河旅游开发规划设计,2007年。
旅游战略
1、重庆市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年。
2、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2006年。
三峡旅游
1、重庆市旅游局:库区旅游资源整合及旅游业提档升级研究,2005年。
2、重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长江三峡巫山——奉节——巫溪金三角旅游发展规划,2001年。
3、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实业总公司:长江三峡库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1998年。(主研)
旅游资源
1、重庆市黔江开发区电信局:重庆市小南海凤凰山庄旅游综合开发总体规划,1999年。
2、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局:重庆黄水森林浴场旅游总体开发方案,1999年。
3、重庆市潼南县计划委员会:重庆市潼南县藏娘水库旅游开发总体方案,2000年。
4、
重庆市黔江区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黔江区官渡峡旅游开发方案设计,2001年。
5、
重庆市黔江区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黔江区神龟峡旅游开发方案设计,2001年。
6、重庆市黔江区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黔江区八面山旅游开发方案设计,2001年。
7、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地震遗址核心景区旅游开发细案规划,2002年。
8、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大风堡旅游道路标景观及观景台景观规划,2003年。
生态旅游
1、重庆市江北区旅游局:重庆市铁山坪生态区游客接待中心项目策划报告,2003年。
2、重庆市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仙女山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98年。
3、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局、
重庆华兴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荔枝园旅游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1999年。
4、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湖旅游景点开发可行性报告,2000年。
5、重庆丰都名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丰都名山风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
6、重庆市梁平县旅游局:重庆市梁平县“双桂堂”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
7、重庆市武隆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武隆县芙蓉洞和仙女山旅游基础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
8、重庆市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重庆市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
9、重庆市龙桥河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龙桥河风景区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
10、
重庆广阳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长江广阳岛景观环境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重庆市长江广阳岛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
11、重庆巫山县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总公司:重庆市巫山县小三峡风景区原生态景观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
12、重庆巫山县长江三峡旅游开发总公司:重庆市巫山县小三峡风景区游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
13、重庆市大足县龙水湖旅游开发公司:重庆市大足县龙水湖旅游项目建议书,2001年。
14、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千野草场景区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议书,2003年。
15、重庆市巫山县旅游局:小三峡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综合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巫山“高峡平湖”旅游景观高地景区开发工程项目建议书,2003年。
16、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彭水自治县长溪河旅游区项目建议书,2004年。
古镇旅游
1、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苗寨”旅游区建设性详规,2004年。
2、重庆市彭水土家族苗寨自治县旅游局:重庆市彭水乌江苗寨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
3、四川省大竹县清河镇人民政府:四川省大竹县清河镇旅游策划,2006年。
4、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画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苗寨”旅游区建设性详规修编,2006年。
5、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文化旅游局:青木川镇魏家坝老宅重建方案设计策划书,2008年。
6、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文化旅游局:青木川镇老街旅游景观设计策划书,2008年。
7、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文化旅游局:青木川镇新街旅游景观设计策划书,2008年。
8、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文化旅游局:青木川镇旅游网络营销策划书,2008年。
9、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文化旅游局:青木川镇旅游标识规划设计策划书,2008年。
旅游就业
1、
重庆市移民局: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旅游发展规划,1998年。
2、
重庆广阳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长江广阳岛峡口移民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
乡村地理
1、重庆市璧山县旅游局:重庆市璧山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8年。
2、永川市旅游局:永川市黄瓜山农业旅游示范园区总体规划,2004年。
3、重庆市双桥区
龙滩子街道办事处:重庆市双桥区金竹林农家乐项目总体开发方案,2002年。
4、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城郊土家乐景点开发方案,2000年。
5、重庆市城口县畜牧局:重庆市城口县黄安坝草场旅游开发方案,1999年。
6、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事业管理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方斗山草场旅游开发方案, 2000年。
7、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人民政府: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旅游发展规划,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