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侠魂
竺可桢之妻
张侠魂(1897年-1938年8月3日),湖南湘乡人,出身望族,1916年7月毕业于上海神州女学特别科图画班,文章书法都很有功底。毕业即任职于神州女学,1918年,张默君女士(其二姊,时上海神州女学校长)赴欧美考察教育时其代理校务,扩充美术专科,颇着成绩。
家庭
父亲张通典(伯纯),前清举人,清光绪年间曾协助曾国荃督办两江学务,1905年12月26日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母亲何承徽(仪孝堂老人),通今博古,善诗词歌赋,有“海内女师”之称。
丈夫: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
二姐 张默君 嫁与邵元冲(翼如)。五姐 张淑嘉 嫁与蒋作宾(雨岩)。
六弟 张元祜 官至中将,妻李辉(歆华)。九弟 张元群,妻周慧玉。十二弟张元雄(君任),妻文玄弗。
本主为第八子女,家庭内兄姊俱呼其为“八妹”。
婚后生三子两女:竺津(希文,长子)、竺梅(长女)、竺衡(希平,次子)、竺安(彬彬,幺子)、竺宁(次女)。
包办婚姻成民国佳话
1918年,张默君在美国留学期间,兴起为妹择婿的念头,选定了青年才俊竺可桢。在二姐的操持下,张侠魂与竺可桢虽并未谋面,却缔结了婚约。1919年12月27日于上海南京路东亚旅社与竺可桢举行结婚嘉礼。两人完婚,婚后两人相亲相爱,成为民国学界一段佳话。《吴宓自编年谱》中提到这段往事写道:“张默君(张侠魂的姐姐)来波城波士顿),为妹择婿,得竺君‘年少美才’,甚喜。商谈结果,竺君与张妹订婚。竺君回国,任国立东南大学地理系教授兼主任,与张妹结婚。虽未见面而订婚、结婚,结果亦甚圆满。”其实,吴宓回忆有误,1918年秋,竺可桢归国第一站单位为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之总教习。
错乱的结婚日期考证
可查文本资料中对竺张二人结婚日期多为1920年,其实多为谬误。其准确结婚日期为1919年12月27日。证据一:当时报纸如《申报》1919年12月27日本埠新闻报道,标题为:竺可桢与张侠魂结婚。全文:“今日为竺可桢博士与张振侠魂女士于南京路东亚旅社举行嘉礼之期。预先索劵观礼者颇多。盖侠魂女士为张伯纯君之季女,默君女士之妹。夙承家教,擅书画能属文,曾毕业于神州女学画图专科,默君女士赴欧美考察教育时女士代理校务,扩充美术专科,颇着成绩。前年女士于北京南苑演乘军用飞机,中西观者数万人,赞美不置。后以风大机坏,堕伤足,幸获名医,得健步如常,黎总统嘉其勇,特颁头等奖章,此民国女界得奖之第一人,海内久艳称之。竺君为美国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现任武昌高等师范之总教习,人品学术为留学界中有数人物。客秋博士归国,由王伯秋、蒋雨岩二君介绍佳士名媛竟成美眷。今日大礼,闻者莫不羡双方福慧并修云。”内容具体,时间、地点、参加人物等介绍详细,准确无误。证据二,1920年1月30日出版的《寰球中国学生会周刊》第14期第2版报道:会员消息·本会会员武昌高师化学员竺可桢博士与张侠魂女士于十二月廿七日下午二时假南京路东亚旅馆行黼婚云。这个12月只能是前一年也就是1919年的12月,与《申报》等报道相互验证,准确无误;证据三,竺可桢传编写者所著《竺可桢在武昌高师》一文有载“寒假期间,竺可桢去上海与张侠魂结婚。”,这个寒假只能是1919年寒假,不可能是1920年,因为1920年秋竺可桢已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且其身份也与1919年《申报》报道婚讯时身份介绍吻合。
国殇亲亡漫招魂
1938年是悲怆的年份,国殇亲亡校迁,一切都在动荡中挣扎。
1938年春,姐姐张淑嘉(蒋作宾夫人)去世,其一晚亲制祭五姊文,文极怆恻。然不图不到半年自己亦随之而逝。吁,可悲也夫。
1938年2月,浙江大学西迁至江西泰和,7月,自己与次子衡都不幸罹患痢疾,战时缺医少药,7月21日,竺衡不治去世。竺可桢接讯回来后将其从原住余轩西斋移至光亮通风且较大的另外卧室(时为7月28日),侠魂忙告知仆妇,将儿子衡也移入这个卧室。关心如此,然不知与爱儿已阴阳两隔。呜呼!
8月3日上午,呼吸已极困难,即将小孩梅、彬、宁三儿召集于床前。叫之尚能应,未几去世。
主要事迹
倡导女子参政议政之权利
1911年,协助其姐张默君在苏州办江苏《大汉报》,负责校对。
1912年3月,参加张默君于上海发起的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后取消“共和”二字,称女界协济社),并成为该社刊《神州女报》主要撰稿人,发表对时政要闻评述。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后,张侠魂于《神州女报》“评林专栏”首篇有《宋先生被刺之原因》,“先生奔走国事十余年,其间婴难蹈危,不胜枚举。而不列于满清落网,不死于南北战争,乃竟死于共和底定临时政府之下呜呼!语言犀利,直斥黑暗时局。尾句誓言严惩元凶“毋使遁逸法网耳”。
1913年在《神州女报》的发表《女子参政论》,彼时她还是只是神州女学生。开篇直问“女子宜参政乎?曰:何为而不宜也!颅同圆,趾同方,性同慧,而同为万物之灵,女子与男子果何以异哉”?中段论述观点时从英女王到汉之吕后,唐之武氏,中西对比,纵横开阖,发问“今吾辈幸生人权倡明之世,反不得与古人并肩,且望其脚根而莫及,岂不愧哉!” 文末大声疾呼:“凡我女子,所当亟起而恢复之,一吐之忿,亦所以雪数千年之耻也。吾女子其勉旃。“
中国之女飞行家张侠魂女士
1916年9月间,侠魂女士来京省姊(注:五姐张淑嘉),即住于蒋宅。(北京南苑)航校试演飞行机,参谋总长王士珍蒋作宾次长以职务之故莅临校阅,次长夫人乃携其妹侠魂同往。张侠魂向秦国镛(南苑航校校长)提出请求,允许她乘机上天。她慷慨坚持:中国人缺乏冒险性,男界然,女界尤甚,几为万国所承认。……若有不测,吾一弱女子,以飞行而伤而死,亦可为中国女子飞行家开一新纪元,女子冒险历史中,放一新曙光,吾国航空历史上,留数行文字……秦校长被她坚决的态度打动,应允她和姚技士登机。侠魂“含笑端坐机上”,“万人仰首,争鼓掌扬巾,以壮行色”。她在未着航空橡皮衣的情况下飞升,“高至十余丈,绕场三周,散彩花无数”。果然上天给了她一个严峻的考验:大风忽起,“砉然一声,飞机中之动机骤中断”,姚技士拼命控制,力图“减少危险之程度”,最终飞机还是“堕于泥坑之中”。侠魂受伤,其状甚惨:“左腿折断,口齿咬碎,肚腹微肿,鼻口流血”,当即送往附近的京汉铁路医院。文章赞扬她“毅然忍痛受医,不稍作儿女啼哭态”,并说“自女士受伤后,京内外人士,以女士富有冒险性质,一致钦佩。大总统与段总理亦深致嘉许,航空学校校长特赠女士银瓶一双——镌有侠魂张女士纪念等字云云。
其二姊默君数月后撰诗特以记之:《丁巳春江湾观史天孙女士航空》“……吾家阿侠气超群,家学渊源自让君。犹忆万人翘首处,九天花雨堕纷纷。”并加注和附小照一张:客秋北京航空学校大演军用飞机南苑机场,余妹侠魂试乘之高数十丈,绕场三匝,散纸花无数,后以汽油告竭机损伤足,今始全愈。
发起卢沟桥事件“七七”周年纪念
1938年7月5/6号在校发起卢沟桥事件“七七”周年纪念。竺可桢在日记写道“极为热心,并手起一稿,嘱振公(编注:诸葛麒浙大教授)于大会时代读。后此稿为竺可桢于一屉中获得,即派人赴吉安摄影,……,而笔力生动,大足为纪念也。”
张侠魂《“七七”周年纪念讲稿》——“今日何日?乃吾国抗战救国一周年之最伟大而最惨痛之纪念日。回顾此一年来,吾国牺牲之惨重,国土沦陷之广阔,人民死亡及财产损失统计数字至堪惊人!东四省固已失于数年前,在去年今日起,华北、华中相继失陷,现仅保南部数省未落敌手,试展地图一望,吾国资源及所有宝藏数省皆在敌人掌握,此诚如何痛心之事....我们唯有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义,各竭尽智能,仇人所受打击必甚……全体一致共赴国难,坚持爱国之心,奋斗到底,惟重力破暴日,重睹收复之日。
竺可桢悼念亡妻
张侠魂于8月3日去世,半月之内,竺可桢接连丧妻失子,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8月4日入殓,将妻侠所喜之 Waltham17 jewel十七钻表一只(乃夫1933年赴美国过 Boston时所购者),与 Waterman自来水笔绕棺泰和县博物馆与亲属确认其墓地(后被破坏)的直接证据
8月8日,王驾吾代拟挽联
惨兮,子遽离尘世!同甘苦已廿年,相期以大义,奈一朝永诀,雪馆云峰情何以堪!
乌乎,余何负昊天?哭仲儿才十日,又遭此奇灾,纵再度重逢,落花流水渺不可期!
8月10日,浙江大学在江西泰和上田新村浙大礼堂萧氏宗祠举行张侠魂女士公祭大会,堂中悬张侠魂半身像,及七月七日芦沟桥演稿照片。学生、教职员到者约三百人,由郑晓沧主祭,晓沧并制有五言长歌一首,为诔词。
王驾吾(焕镳)宣读他以浙江大学全体教职员名义撰写的“公祭竺母张夫人文”。文曰:
于维贤母,萃善于身。匪饰匪雕,璞玉之纯。世以心斗,独行吾真。婉婉其度,肫肫其仁。救灾恤难,惜弱扶贫。惟力是视,曾不逡巡。
近者将士,守土御侮。疆场争锋,断手夷股。母大愤伤,勇斥金缕。众庶劝趋,竞劳卒伍。喘息昭苏,疲罢腾舞。义闻仁声,流布寰宇。岂以沽名,精诚所吐。
夫子竺公,今世斗山。爰长太学,值时之艰。母勤于内,不以事关。益得专志,启智砭顽。翕然服化,下上间间。辅相之力,人莫敢攀。
谓当百年,为天所佑。曾未五旬,遽终厥寿,仲郎先亡,悲莫能救。复得噩耗,痛心疾首。聊陈薄奠,辞以为侑。呜呼哀哉,尚飨。
9月15日,葬张侠魂和竺衡于泰和玉华山之阳———松山(也称松毛岭)之上。墓碑系国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家柳诒征所题写
9月17日,下午偕梅、彬至松山侠坟上。拍照留念。惆慨:(1937年)十二月同来,今则不能偕行,岂不悲哉。不知何时重来祭奠。此语竟成谶语,竺可桢一辈子再也没有踏上松山,此是后话。
9月18日,竺可桢出发赴衡阳,踏上了西迁的征途。
9月19日,晨四时即醒,不能寐夜间梦侠来,颇亲昵,但未几即醒,醒后不复能睡。忆曾阅《七修类稿》,见载陆放翁忆妻唐氏诗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翩鸿照影来。”(二)“梦断香销二十年,沈园柳老不吐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余在该时曾将此诗指与侠看,侠亦称赏,不图竟成为诗谶也。今晨在枕上得一绝,步放翁原韵。“生别可哀死更哀,何时重上旧城台。西风萧瑟湘江渡,昔日双飞今独来。”盖六月卅日余别侠于泰和,至车站告别,十二日而侠病,再十二日而余回,已奄奄一息,再九日而竟不起矣。九一八在茶陵、衡阳〔间〕渡湘水,遇狂风细雨,大有秋意。今春两次来往湘赣,侠均相偕,今独来,故有感也。
9月20日,晨一点半醒,不能成寐,因续成步放翁原韵悼侠魂绝句两首。
(一)
生别可哀死史哀,何堪风去只留台。
西风萧瑟湘江渡,昔日双飞今独来。
(二)
结发相从二十年,澄江话别意缠绵。
岂知一病竞难起,客舍梦回又泫然。
1939年2月1日,竺可桢“捐给浙大洋一千元,为侠魂作纪念”,并致信郑晓沧,“以侠魂去世半载,生平对于清寒学生颇为关心,而尤周济女生不遗余力,乃以半年所积贮之款洋一千元作为基金,成立侠魂女士奖学金’,……以给与二、三、四年级女生中之家境清寒而成绩优良者”。捐出这笔巨款,“从此所余存款只600元。适足以还章德英及二姊之债款而已”。11月14日,该校女生王爱云第一个获得了这项奖学金。
每年的8月3日,竺可桢总要设家祭纪念张侠魂,十几年后依然如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6 19:15
目录
概述
家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