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江
天门市原市委书记
张二江,男,1954年生,山东省寿光市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曾任湖北省丹江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十堰市委常委兼丹江口市委书记,1998年12月至2001年7月任中共天门市委书记。
个人经历
1954年1月出生,
1970年参加工作,
1978年,进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主席
1982年,毕业后进入当时的省冶金局,曾任团委书记;
1984年,调任湖北省委经济工作部副处级调研员
1986年,下派到嘉鱼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1987年,调回到经济工作部,任调研室副处长;
1987年,经济工作部撤消后任省政府研究室副处长;
1988年,调任丹江口市代理市长,后被选举为市长;
1996年,被提任十堰市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市委书记;
1999年,调任天门市委书记;
2001年7月,接受省纪委调查;
2001年底,省纪委将张二江涉嫌贪污、受贿线索移送省检察院,省检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10天后,张二江被逮捕;
2002年春,张二江被提起公诉;
2002年7月23日,张二江在潜江受审。
人物记实
前期经历
张二江是南下干部子弟,在他年少时,父亲在“文革”中受打击离世。上大学前,张二江当过六年兵,还做过邮递员,张二江是武汉大学历史系七八级的学生,即使在阅历丰富者众多的“新三级”学生中,他也显得卓尔不群。他的同学回忆说:“张喜欢当官,爱高谈阔论,热心社交,是公认有才华的。”张二江在上学期间就表示了从政的强烈愿望,并在学生干部模拟政治操练中颇有建树,担任了武汉大学学生会主席,当选为全国学联委员,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学生干部所能做到的极限。有趣的是,位居高官后生活腐化的张二江,大学期间甚至没有女朋友,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练毛笔字。
关于张二江的字,书界行家认为是“下过功夫的”。在天门、丹江口等地任职期间,张二江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吹卖嫖赌贪”之外,他也雷厉风行地营造了不少显赫的“形象工程”。同时,张二江的笔也没有闲着,从政府机关到闹市旺铺,他的书法处处可见。某些低级官员甚至以获得市委书记的一幅字为升官进阶的信号。在天门中学旁边的一家装裱店的老板说,以前很多人拿张二江的字来裱,多是招牌名,实地看了张二江给一家酒店写的招牌,还真有几分颜体雍容贵重的味道。附近的人说,落的名款在张二江倒后被拆下了,因为还没有找到新的题词,所以招牌还来不及全部换掉。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省冶金局,担任团委书记。两年之后的1984年,他又调到刚刚组建的厅级单位湖北省委经济工作部。在经济工作部,30出头的张由科级晋升到副处级,但没有实职,任副处级调研员。1986年,他被下派到嘉鱼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下派和挂职锻炼被认为是提拔干部的前奏和必经程序。但这一次的下派并没有给张二江带来实质性的升迁。1987年,张从嘉鱼县回到经济工作部,担任调研室副处长。
工作调动
1987年,湖北省委经济工作部被撤销,与此同时,湖北省监察厅成立,据介绍,当时经济工作部80%的干部都转移到了监察厅,张二江也调到监察厅某处任副处长。但仅仅3个月后,张又调到省政府研究室任副处长。知情人称,张认为监察厅不好发展,便通过各种关系谋求调动。张曾对熟人说过,“我办具体的事不行,但宏观方面还可以”。张一直认为自己不是等闲之辈,做事喜欢独当一面。从他两次主动的调动看,都是从单一职能部门到了宏观综合部门。
从学生会主席到省直机关的年轻副处长,张二江有无特殊背景不得而知,但知情人认为对张来说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张“脑瓜灵,办事干练”,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并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及全国学联委员,在当时看来是一个优秀人才,可能被省里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
数字政绩
省直机关的工作对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张二江很清楚这一点,他的出路仍然在“下面”:到基层担任实职,主政一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再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1988年,张的机会终于来了,湖北省决定从省直机关中下派一批干部到基层出任党政领导,这次下派不同于一般短期的挂职锻炼,而是要扎根基层,连户口都要迁过去。
张二江报了名,并得到省委组织部批准,到边远的鄂西北县级市丹江口出任代理市长,不久后在市人代会上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市长。
丹江口市以道教名山武当山及丹江口水库闻名,同时也以贫困闻名。但这对张二江来说,这也许正是一种机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果然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遇。如果能使一个贫困县脱贫,这便是最大的一单政绩,足以奠定一个官员升迁的坚实基础。
1997年,北京一家知名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张二江:十年鏖战丹江口》的报告文学,在这篇洋洋一万多字的长文的开头,引用了一首出处不详的“民谣”:“丹江口来了个张二江,家家户户满粮仓。就是碰上了鸡猴年,也能吃上个肚儿圆。”作者显然想把张二江描绘成丹江口人的衣食父母。
张二江是1988年初到丹江口担任市长的。据《十堰统计年鉴》记录,丹江口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0338亿元,仅比他上任前的1987年的4.2666亿元增加了7000多万元,这个较为平稳的数字一直持续到1992年,为8.2284亿元。
1993年,这个市的GDP猛然窜到16.116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个亿!此后,更是连年翻筋斗,1995年的GDP达到了38.5502亿元,财政收入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70.4%,丹江口宣布“全面脱贫”。1996年,张二江被提任十堰市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市委书记。此后丹江口的统计数字继续年年上升,1998年,丹江口市年报GDP82.6亿元,财政收入2.85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2545元,获湖北省“十强”县市称号。
造假黑幕
1999年底,数家媒体聚焦丹江口,揭穿了当地骇人听闻的统计数字造假黑幕。湖北省为此进行了一场统计数字“挤水”运动,丹江口一地在此次运动中挤“水”总量占全省的5%。2001年,有关方面作出权威统计,丹江口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8年缩水近50%和40%,仅相当于1995年水平。丹江口在获“十强县市”称号两年之后,又申请重新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
而此时,从“数字政绩”中获益最大的张二江已经调省直管市天门市任市委书记。
相关新闻
采访见闻
时至今日,张二江数字造假、数字升官的丑闻已大白于天下,但记者到丹江口采访时,丹江口市工业局一位干部谈到此事时轻描淡写地说:“丹江口前几年工作做也做了一些,吹也吹了一些,浮夸风各地都有,只不过把丹江口做了一个典型,有的地方可能比丹江口更厉害。”而丹江口市统计局办公室一位人士则说,虚报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如果当年上面不搞一些不必要的评比,下面也就没有必要弄虚作假。这显然不是个别干部的看法。张二江的继任者张达华,就在全市统计工作大会上说:“现在弄虚作假的各地都有,我们丹江口的问题,好比几个人横穿马路,有交警值班,其中有一个人被抓住了。”类似的说法是记者在丹江口采访,尤其是在政府机关干部中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很多外人以为惊世骇俗的东西,他们却习以为常。作为官场内部人士,对自己的事务,他们似乎有一种独特的价值逻辑和行为规则。而对张二江的评价和张二江本人的行为,也经常处于这样的一种悖论之中。
“能干”与“能贪”
丹江口市一位政协常委说,张二江来丹江口的头两年,“工作状态好”,经常下乡搞调研,有朝气。他是知识分子,又从省城下来,较之一些从山沟里出来的干部,思维开阔,观念先进,有点子,敢想敢干。但几年之后,他在与另一位领导的权力斗争中获胜,脚跟站稳,特别是当他当了市委书记后,有人捧场,有人送礼,就发生了变化,后期群众反映很大。丹江口市纪委一位领导并不认为张二江在丹江口十年有什么明显的堕落轨迹。就工作能力而言,“在同级干部中算是优秀的”。但“能干”和“能贪”则一点都不矛盾,经常是同时进行。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武当山索道工程项目,这被公认是张二江的“政绩”之一。1996年6月,湖北省某公司通过张二江承接了工程。同年底,这家公司在索道工程建设中缺少资金,找建行十堰分行贷款。银行要求公司提供担保单位,公司董事长便请张二江帮忙,张指示丹江口市电力局为该公司担保获得贷款1720万元,索道工程得以建成。同年11月,他指使该公司在武汉购买价格16万元的住房一套,供其在武汉的情妇居住。
矛盾的言行
张二江曾给人留下廉洁、勤政的印象,大会小会上都强调要做一名清官。有一年,他推荐一本叫《清官策》的书,其中介绍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事迹,成为丹江口市大小干部的必读书。1998年底张调到天门任市委书记后,这种廉洁的形象依旧未变。有人亲眼见到他在吃饭时向在座的干部们训话:“历史上凡是贪污腐化的,没有一个讨好的……”弄得大家十分尴尬。天门市纪委一位干部介绍,2000年夏天,张二江下到一个乡镇指导抗旱工作,乡镇干部从成箱的矿泉水中抽出一瓶给他,他当即说:“一瓶矿泉水就要两块钱,有一杯白开水就行了嘛。”不过,张二江在另一些场合讲的话却显得自相矛盾。天门市纪委书记王宪龙透露,有一次市纪委召开反腐败会议,张二江在总结时即席发言,称中国历史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所谓清官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杜撰出来的,而且,清官死后连打补丁的官袍都穿不上。”听得大家一头雾水,他却拂袖而去。当然,那些真正能够近距离接触张二江的人,是不会一头雾水的,他们显然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
买官卖官
庭审现场座无虚席在他主政的丹江口和天门市,买官卖官已是公开的秘密。此次张二江事发,因涉嫌行贿而受查处的就有8人,被查处的显然只是行贿者中的少数。丹江口市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说,在张离开丹江口前,提拔干部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对想提拔的人,他通常示意组织部“考察一下”,但是,“有的干部考察一次不合格,考察两次不合格,他还坚持提拔”,“组织部只起到盖章的作用”。而提拔的动力,不言自明。以春节“拜年”来说,要想保住官的,一般送5000元左右,“要求进步”的则要数万元乃至更多。在天门官场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是: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想做交通局长,送上10万,以为十拿九稳,哪知最后安排到一个“非要害部门”,遂感叹道:“行情变了,行情变了。”
“性贿赂”
与钱相比,张二江收受更多是“性贿赂”。据报道,张二江在丹江口和天门任职期间,与张二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100多人中,有15名党政机关干部,其中7人得到提拔,2人的丈夫得到升迁。天门市妇联一干部,与张二江发生多次关系,先让张给组织部打招呼调到交通局,到交通局后不满意,又要求调任教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招生办副主任。与张二江发生关系的女干部中,多人像她这样频繁换岗位,当地群众讥为“一夜春梦,终身受益”。但在张二江被移送起诉的罪行中,并不包括上述内容。有关人士称,“性贿赂”还属于司法领域中的灰色地带,现行刑法中没有相关条文与之对应。而“性贿赂”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在一个案件中暴露得如此充分,还属首次,它应该引起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狱中著书
2002年因贪污、受贿罪被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其间,被称为“五毒书记”的张二江在狱中著书,撰写并出版了四本文学评论书籍,鉴于张二江在狱中积极改造,监狱方曾经于2005年11月对其减刑1年。2006年,他获得重大立功奖励,2007年6月,再次被减刑两年六个月,并成为所服刑监狱琴断口监狱历史上一次性减刑最长的对象。据中国法律规定,在中国监狱中的服刑人员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除不享有人身自由外,其他权利都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包括著书立说。张二江在服刑期间,认真接受改造,司法行刑机关正确处理好惩罚与教育感化的关系,积极鼓励罪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这体现了当今社会政治和民主的进步,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
刑满释放
张二江于2010年底出狱。八年的磨难,封闭的环境,给了他思考的空间,静下心来感悟人生,反醒自己。国学助他身心经受洗礼,痛定思痛,决意从头再来;如今洗心革面,重新开始。如何面对新的人生,尚在考虑之中。出狱后的当务之急是检查身体,人也老了,病也多了,头发也白了,先调整一段时间再说。
张二江出狱后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原有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都没了,失去任何经济来源。今后靠什么度日以维持生计,他曾想过,等身体调整过来以后,继续做些国学方面的研究,在这方面抱有信心。一来有事可做,二来可挣点稿费养家糊口,一人饱全家饱,养活自己还是可以的。等条件好了再做些其它有益的事情。
解决温饱的同时,张二江还是将主要精力用在中国古文献疏释上,并出版了颇受好评的个人专著。实际上,张二江在服刑期间,就出版了4本中国经典疏释著作。
张二江的另一大爱好是书法。每天他都会抽时间练字,他说自己现有更多时间,经常习字可以使人静心。他还喜欢研究美食,并能烹饪不少味道可口的饭菜,友人到来,他或会亲自下厨,或指点别人烹制饭菜。
规范减刑
服刑期间,张二江认罪服法、遵守监纪监规、积极接受改造,还出版了4本中国经典注疏著作。2010年底,经过数次减刑的他,提前出狱。不久前,因有媒体报道他出狱后的生活,引发人们对他所获得的减刑幅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质疑。
张二江服刑期间前后一共减刑6年,张二江称,我们国家的法律在减刑上是相当严肃、相当规范,所以不存在任何有质疑的地方。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9 08:52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