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是指企业将其合法拥有的应收帐款收款权向
银行作还款保证,但银行不承继企业在该应收账款项下的任何债务的
短期融资。贷款期间,打折后的质押应收账款不得低于
贷款余额(
贷款本金和利息合计)。当打折后的质押应收账款在贷款期间内不足贷款余额时,企业应按银行的要求以新的符合要求的应收账款进行补充、置换。
作为一种新型的
权利质押方式,
应收账款质押为企业拓宽
融资渠道、银行创新融资产品提供了有效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涉及多方当事人利益,相关法律制度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面临多种风险,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的识别和防控。
应收账款债权存在虚假的风险包括:一是
出质人欺诈,以根本不存在的应收账款
出质;二是转移账款,出质人收取了应收账款付款人清偿的债务,但没有
提存或提前向融资银行还款而是挪作它用;三是应收账款清偿后仍出质,原来的应收账款在出质前已经清偿,但是出质人未下账,或以
其他应收账款数据冒充出质,属于应收账款嗣后不存在。
应收账款的具体价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业务实践中应防范应收账款价值虚高的风险:一是出质人或出质人与应收账款债务人合谋虚报应收账款价格,使其超过或者远超过合同或实际应付的价格;二是货物
折扣销售,且出库价与返还折扣双条线记账,使账务上的应收账款与最终实际应付价不一致,但
出质人故意隐瞒。不论哪种情形,
出质价格均高于实际应付价格,第二还款来源价值可能不足。
用于设定质押的应收账款
债权作为
合同债权需受诉讼时效约束,过诉讼时效的将成为
自然债权,丧失
胜诉权,得不到法院保护或支持。在贷款未清偿前,如出质人不行使或怠于行使时效权利,将可能使合同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成为自然债权,除非应收账款债务人自愿履行,贷款银行不可能从应收账款债务人那里获得清偿,使
质押担保失去意义,因此应防范应收账款时效性风险。
如果应收账款来源已设抵押,因抵押物的转让需经
抵押权人的同意,否则抵押权对抵押物有
追及效力,易导致应收账款落空,影响
应收账款质押的实现。例如:企业将库存的原料或
产成品为其他债权人办理了抵押,除非在前的抵押权人以书面方式放弃
优先受偿权,若银行以其对应的销售收入作为应收账款质押标的就存在风险。
1、严格客户准入。
应收账款质押仅是第一还款来源的补充和
风险缓释,一旦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就容易形成
贷款风险。因此,贷前调查应更多关注第一还款来源,同时,还需对应收账款债务人的经济情况、
偿债能力、信用等级、信誉等进行认真审核评估。
2、严格应收账款审核。一是尽量选择《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明确的应收账款品种,对于不在《办法》范围内的应收账款,应谨慎对待;二是关注企业应收账款的
账龄、占比、
周转率、平均收回期等指标,在综合考虑用信人的
资信状况、偿债能力,
信贷业务的期限、风险度,
质权实现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应收账款
质押率;三是在办理
应收账款质押时,通过收集留存企业销售合同的原件、卖方企业的发货单、买方企业的收货单及货物验收合格入库的证明等企业真实交易的情况,最大限度地保证办理质押的应收账款均为企业的真实交易。
1、规范签订
应收账款质押合同。在
贷前调查的基础上,依法在借款合同、
质押合同中明确约定风险防范措施。应针对应收账款质押的特点,在合同中加入特定条款。另外,在签订合同时还要注意应收账款和
贷款期限的差异问题,尽量使应收账款的到期日早于或等于借款合同的还款日等。
2、规范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登记。根据《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由
质权人办理,登记内容由登记当事人自行录入,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由发起登记的主体负责。同时,由于登记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不要求提交质押合同,仅要求登记质权人、
出质人、
质押物等信息,因此在
质押登记时应正确录入出质人、质权人的相关信息,对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情况清楚地进行界定,在“质押财产描述”一栏,尽量对应收账款进行详尽的描述,如清楚登记应收账款基础合同的总价款、履行期限、支付方式、债务人的基本情况、收费项目等要素。
1、设立应收账款
回款专户。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可以要求
出质人在贷款银行处设立应收账款回款账户,要求应收账款债务人将相关款项支付到上述回款账户,来防范出质人在应收账款回款后不用来还款而挪作他用的风险。同时可以和出质人约定,在贷款未偿还前,应收账款在贷款额度内不得转出或保持一定的份额,来确保
质权担保足值。
2、加强贷后动态监控。银行应加强贷后动态监控,监督出质人与其债务人的业务往来,了解出质人、应收账款债务人财务变化状况,重点关注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如果出质人擅自转让、恶意减免
出质应收账款的,银行应及时要求其停止不当行为并向法院诉讼行使
撤销权或要求其提前清偿贷款。总之,一旦质押应收账款出现
坏账或其他减损情况,银行应尽快与
出质人、应收账款债务人协商,要求补充提供担保或尽早采取措施以实现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