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Guangxi 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路100号。
所获荣誉
2018年以来,我院教师主持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连续4年超10项。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3项、省部级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和一等奖2项;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20年,郑皆连院士牵头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023年,韩林海教授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21年6月28日,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扎根八桂大地,深度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为东盟国家多座桥梁与水电站,北海铁山港、广西第一高楼华润中心、广西地下交通工程南宁地铁、近海能源工程结构系统安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广西航空核心枢纽南宁机场T2航站楼、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长沙机场T3航站楼等多项标志性工程,内蒙古G210国道,云南麻昭高速等多条高速路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服务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金沙江特大桥等川藏铁路4座特大跨拱桥,服务广西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此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主持建设的跨径600米的世界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于2024年2月1日建成通车。主持3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先导项目服务平陆运河世纪工程建设:平陆运河船闸和护岸结构全寿命周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运河低影响开发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平陆运河水沙特性和防控技术研究。主持制订多部技术标准服务行业发展,推动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主持制订的《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技术规程》《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与材料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RCA复配双改性沥青路面标准》分获2020/2021/2022年度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分委会(ISO/TC 71/SC 9),秘书处设在我院,这是设立在我国的第一个土木工程主体结构安全领域的ISO分委会秘书处。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的原创科研成果,一些科研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领先水平。服务的重大工程获世界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年度基础设施提名奖、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等重要奖项。
学院简介
1953年全国高校
院系调整,土木系并入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1958年9月土木系随同
广西大学一道在南宁恢复重建,并从此走上稳定发展之路。1997年广西大学和
广西农学院合并后,土木系改建为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17人(含院聘28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博士生导师39人,正高职称47人,副高职称60人,拥有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其他各类国家级人才12人,牵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各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项海帆杰出桥梁青年奖获得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7人,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省部级人才25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988人,硕士研究生1214人、博士研究生184人。
两院院士
王浩,男,1953年8月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双聘院士,
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水科院科技委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
全球水伙伴(中国)秘书长、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水问题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林学会理事、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王浩教授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及其生态
环境效应方面的基础研究、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水资源经济学和复杂系统
决策理论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规划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重大咨询项目,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流域级、省级重大规划项目,并在十余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担任中方专家组组长和专家。
个人简介
郑皆连同志,现任
广西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桥梁结构博士生。 1968年首创我国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新工艺,解决了不立
拱架修建拱桥的难题。1976年主持设计了广西第一座无支架施工
钢筋砼箱拱桥,十多年中修建此类大桥达40多座2万多延米,占当时广西公路大桥总数70%。1992年任
邕宁邕江大桥钢骨钢筋砼拱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组组长和大桥专家组组长,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跨径的钢筋砼肋拱桥,他提出了千斤顶斜拉扣挂悬拼架设拱骨架技术和连续浇注拱肋外包砼技术,国内首创,广泛推广。
所获荣誉
五年仅广西就用此技术建成5座特大跨径拱桥,研究成果获得了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78年主持设计和施工柳州市第二大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还获省级一、二等奖4项,均排第一名。发表科技论文10篇。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1999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下属机构
学院设置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及规划系、
水利水电工程系、基础教育部及实验中心,有
计算力学与结构仿真分析研究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岩土研究所,拥有建筑设计研究所、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学科建设
学院已建立了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成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博士点、水利工程一级博士点、建筑学一级硕士点。拥有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等三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智能建造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连续四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1年首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建筑学专业2023年首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在过去的3年里,从2021年、2022年的全国第41名,上升至2023年全国第24名,再到2024年上升至全国第21名,提升了20个名次,实现了排名的显著上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获评A级。我院智能建造专业2024年位列全国第15名,获评A级。
1997年结构工程学科入选“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作为全国七个之一入选该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名单。2017年—2022年,我院土木工程学科分别入选第一轮、第二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作为主干学科,入选教育部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拥有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土木工程结构全寿命安全与耐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土木建筑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拥有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跨拱桥建养技术研究中心、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网运河与智能建造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平台分中心,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跨拱桥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岩溶区水安全与智慧调控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平台。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5个特色实验系统,一是长大桥梁复杂受力加载实验系统,二是足尺工程结构抗冲击实验系统,三是土木工程材料多工况力学实验系统,四是工程结构极端环境耦合作用实验系统,五是岛礁生态修复与海洋工程耐久性实验系统。
硬件设施
学院拥有一幢8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实验室总面积达9157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构建有包括工程结构抗震研究、土木工程环境模拟研究、建筑结构耐腐蚀研究等大型、高水平科研平台。水利水电实验研究基地则是中国最大的水利水电实验基地之一。
人才培养
自成立以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各层次毕业生15000余人,从这里走出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兆焯等领导干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文连,以及院士有效候选人、知名高校教授等杰出人才,锻造了一大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规划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土木工程专业包含建筑工程、
交通土建工程和岩土工程方向。入学两年后根据学生志愿、学习成绩及社会需要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分流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工程方向。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力学及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具有土建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能力,是自治区首批精品专业。该专业包括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房屋结构设计、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等。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及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掌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技能,掌握水流试验、施工系统分析和科学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
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部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建筑学专业
本科、学制五年,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及风景园林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及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具有CAD操作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有:美术、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室内设计及原理、园林工程设计、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构造等。毕业生可在建筑设计部门、管理部门、房地产公司、高等学校、科研部门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科研工作。
城市规划专业
本科、学制五年,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城市规划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独立进行
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等专业领域的技能及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数据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有:美术、计算机绘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园林绿地设计、中外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建筑概论与建筑设计基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毕业生能从事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绿地、景观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咨询及管理等工作。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陈立华
院长:安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