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执信中学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境内公办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英文名:Zhixin High School)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属广州市教育局管辖,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1920年9月21日,朱执信因革命事业牺牲。为纪念和表彰朱执信对革命的贡献,孙中山发起倡议建立私立执信学校,并自己先捐款一万元,接着派人到美国请华侨捐款。
1921年6月1日,私立执信学校正式筹办,孙中山指定廖仲恺许崇清等人组成筹备委员会;10月1日,私立执信学校举行开学仪式,校址在越秀山南麓的应元书院旧址,廖奉恩任代理校长。
1922年,私立执信学校校舍遭陈炯明属下叛军破坏,迁至大北直街(今解放北路一带),修葺后迁回原址。;同时广州市开始筹划学校新校区,并收用先农坛荒地为执信学校新校址,位于广州市东郊东沙路(现执信路),包括细竹丝岗、螺岗、大眼岗,面积约142亩(约9公顷)。
1923年,私立执信学校开始招男学生。
1924年春,私立执信学校组织由李大钊蔡元培廖仲恺何香凝许崇清等人组成的校董会,并正式邀请曾醒任校长。曾校长在任内提出学校第一个校训“革命好学”。
1926年,私立执信学校新校区奠基动工。
1927年8月,私立执信学校新校区第一期建筑落成,学校迁入新校区。第一期校舍包括教学楼两座、宿舍一座、食堂一座,可容纳600余人。
1928年,学校更名为“私立执信女子中学”。
1929年,私立执信女子中学新建学生宿舍四座。
1932年,私立执信女子中学西关分校在西关宝华正中约(今荔湾区宝华路宝华正中约)开办,招初中和附小生。
1937年,私立执信女子中学西关分校停办;同时私立执信女子中学迁至南海西樵麦村(吉水村)。
1938年,私立执信女子中学迁至澳门南湾。
1940年,(伪)私立执信女子中学,在执信路开办。
1941年末至1942年,原迁到澳门的执信女子中学迁至韶关乐昌河南水。
1943年至1944年,因广东省立女子中学在疏散时丢失校印,师生亦散失,广东省府议决私立执信女中改制省立,原调拨给省立女中的经费转拨给省立执信女中,执信女子中学更名为“广东省立执信女子中学”,同时广东省政府委任林宝权为省立执信女子中学校长;后乐昌沦陷,学校迁至粤北韶关仁化恩村办学。
1945年11月,抗战胜利,原在粤北韶关的广东省立执信女子中学迁回原址,分开的两部合并为广东省立执信女子中学。
建国之后
1950年9月,根据教育部各级学校不再冠以国立、省立等字样的通知要求去掉“立”字,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执信女子中学”。
1953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市第一女子中学”。
1957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市执信女子中学”。
1966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市五•七中学”(一度为“广州市红女中”)。
1969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市第五十五中学”,恢复招收男学生;同年,广州市第五十五中学为响应广州市革委会“市区中学到远郊建立学农基地办分校”的指示,在现从化区太平镇格塘村建立分校。
1978年,学校更名为“广州市执信中学”,并被评定为广州市重点中学;10月,学校由广州市东山区革委会划归广州市教育局管辖;12月,学校在从化区太平镇格塘村的分校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撤销。
1980年,学校被评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
1994年,学校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3年,为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停招初中生。
2005年,学校撤销初中部。
2008年,学校被评定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1年,执信中学与广州市第109中学签订协议,决定合作共建办学;后与广州市第109中学初中联合招生,招收了2个电脑派位班和2个艺术特长生班。
2012年,广州市第109中学并入执信中学,成为广州市执信中学二沙岛校区。
2017年,执信中学教育集团成立;9月,广州市执信中学水荫路校区在广州白云中学旧址开办。
2020年7月,学校获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2021年9月,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开办。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3年2月,广州市执信中学有广州市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本部)、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广州市执信中学水荫路校区、广州市执信中学二沙岛校区共4个校区;其中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总用地约323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有初中30个班,高中60个班,学生总数约4500人的规模。
硬件设施
截至2023年3月,广州市执信中学运用Ai教学平台,利用5G和人工智能开展教学实践;设置有数学苑、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生物实验中心、科创中心、地理人文课室等功能场所。其中化学实验中心配备有智慧教学视频采集系统与教师端AI双屏讲桌,生物实验中心配备有互动数码显微镜等设备。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广州市执信中学有专职教师37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43%,本科及以上学历100%,其中高级教师124人,正高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6人。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教师成绩
学校荣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徽以学校本部校门为主体;主体下方写有学校校名“执信”以及学校的创办年份数字“1921”。
精神文化
崇:尊重、推重;德:品行、品格;瀹:浸渍、疏通,亦通“治”;智:通“知”,智能、知识。“崇”与“瀹”为互体结构,意为崇尚、陶冶、培养、养成,“崇德瀹智”即追求美德广知,修养大德大智。
殚精求知,笃志力行,尚严善导,以身立教。
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
社团活动
截至2023年2月,广州市执信中学成立了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文艺美学类、体育竞技类、创新创业类、志愿公益类六大类共四十余个社团。
EDUS社团成立于2005年,从2007年起每年都举办执信·泛珠三角模拟联合国大会,曾承办第四届粤港澳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活动。社团旗下的部门广州市执信中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每年都会派出代表团奔赴各地参加会议,如泛珠三角地区的泛珠模联、华附模联、广雅模联等。
阅薇新社,又名阅薇文学社,是一个综合性文学社团,下设文编、美编、外务三个部门与新闻分社。社名“阅薇”取自清代纪晓岚学士《阅微草堂笔记》,表明阅薇秉承“以质朴典雅之风而治文学”的理念开展活动。
执信OM社是一个竞技类社团,主要活动针对的是OM比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6 21:1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