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11号线(Guangzhou Metro Line 11)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正在建设的地铁线路之一,于202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
历史沿革
规划阶段
2014年7月30日,员村站至天河公园区间纳入广州地铁21号线工程进行施工,初期与广州地铁21号线贯通运营,待后期广州地铁11号线全线竣工再拆解交还由广州地铁11号线运营。
2015年1月30日,广州地铁11号线获得广东省环保厅批复。7月7日,广州地铁11号线工程报告获批。
开工建设
2016年9月28日,鹤洞东站正式动工,是广州地铁11号线第三个动工建设的车站,员村站、天河公园站已经与广州地铁21号线同期动工建设。
2017年4月29日,广州地铁11号线沙涌站、大冲口站土建工程全面动工。
2018年4月,梓元岗站西站厅深基坑正式开挖;5月28日,在广州东站至沙河区间
轨排井施工现场,广州地铁11号线首台盾构成功始发;8月22日起,广州地铁11号线华师站进行围蔽施工;11月,广州地铁11号线重要站点广州火车站进行围蔽施工。
2019年8月28日,广州地铁11号线琶洲站至员村站区间左线隧道实现盾构始发;11月28日,广州地铁11号线云台花园站主体结构封顶;12月20日,员村站、天河公园站开通,与21号线后通段贯通运营。
2020年3月28日,广州地铁11号线石围塘站实施围蔽施工;9月,广州地铁11号线广州东至云台花园区间左右线隧道全部贯通;9月19日,广州地铁11号线大塘站举行盾构始发仪式;10月31日,广州火车站主体
围护结构开工建设;12月,广州地铁11号线棣园站主体结构封顶。
2021年4月,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至琶洲区间左线隧道、流花路至彩虹桥区间右线隧道实现盾构始发,华师至龙口西区间双线小里程暗挖隧道及龙口西站暗挖小
导洞全部贯通;5月,广州地铁11号线如意坊至石围塘区间右线隧道盾构始发,大金钟路至中医药大学区间右线隧道及云台花园至大金钟区间配线隧道实现全部贯通;11月,大金钟路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彩虹桥至中山八区间左线隧道完成隧道贯通,云台花园至大金钟路区间左线隧道的盾构机、石围塘至芳村区间右线隧道的盾构机双双始发;12月,广州地铁11号线如意坊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12月30日,广州地铁11号线流花站采用广州地铁首个采用
洞桩法施工。
2022年1月,广州地铁11号线彩虹桥站主体结构封顶;3月,广州地铁11号线天河公园至华景路至华师盾构区间双线盾构隧道贯通,成为春节后首个实现双线贯通的盾构隧道;4月30日,广州地铁11号线大金钟路站~中医药大学站~梓元岗站区间盾构隧道安全精准贯通,标志着全线最长、难度最大的岩溶区段(双线)地层掘进重大风险被安全攻克;4月30日晚22时起,
黄沙大道与
多宝路交汇处进行围蔽施工;5月3日,荔湾区芳村大道中山村大桥东侧桥底通道进行围蔽施工;7月,广州地铁11号线流花路至彩虹桥盾构区间隧道左线“海瑞克555号”盾构机破土而出,在流花站接收,标志着流彩区间隧道实现双线贯通;8月28日,广州地铁11号线首条轨道在云台花园铺轨基地铺设;9月,广州地铁11号线芳村至石围塘区间左线隧道贯通,棣园至燕岗区间左线隧道开始掘进;10月,广州地铁11号线鹤洞东至棣园区间隧道进行铺轨穿越珠江;11月4日,广州地铁11号线芳村至石围塘区间双线盾构隧道实现贯通;11月11日,广州地铁11号线广州东至沙河区间左线盾构隧道、棣园站暗挖存车线隧道先后贯通;11月,广州地铁11号线全线在建最大跨度暗挖隧道——华景路至华师区间隧道拱部衬砌完成浇筑,华师站实现暗挖站台隧道双线贯通;12月,广州地铁11号线广州东站主体结构封顶,中山八至如意坊站区间盾构隧道双线贯通。
2023年1月6日,广州地铁集团监事会赴广州地铁11号线施工现场开展项目进度调研;2月17日,广州地铁11号线棣园至燕岗区间右线隧道贯通;同月,广州地铁11号线琶洲站主体结构也封顶。5月,中医药大学站、流花站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5月30日,随环城一周、全长45.7千米的广州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廊体贯通。环城管廊沿地铁11号线(市区环线)建设,穿越海珠、天河、白云、越秀、荔湾等五个主城区,连通18座规划变电站、11座现状变电站、12座自来水厂及加压泵站。6月21日,广州市民政局公开征求对地铁11号线工程车站名称意见。7月18日,广州地铁11号线二分部土建工程彩中区间(彩虹桥站至中山八站)通过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2024年1月4日,广州地铁11号线首列车抵达赤沙车辆段。2月,广州地铁11号线花岗主所、赤沙车辆段牵混所实现一次送电成功。同月,广州地铁11号线西半环完成长轨贯通。同月,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信号系统安装工程分部验收成功。3月28日,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开始进行地面层热滑试验。3月29日,热滑试验圆满完成。4月28日,广州地铁11号线全线完成长轨贯通,为轨行区后续机电、供电、弱电设备安装调试及冷热滑试验奠定坚实基础。5月30日,广州地铁11号线车站定名。6月24日,鹤洞东站通过单位工程验收。6月,广州地铁11号线龙潭站至华景路站区段(不含广州火车站)的综合监控与供电系统(含低压)中央级电力联调工作取得圆满成功。7月,广州地铁11号线轨行区临时“三权”移交运营部门,标志着11号线全面转入列车动车调试阶段。除轨行区外,本次还同步移交了沙涌站、鹤洞东站、大冲口站、中山八站、大金钟站和云台花园站六座车站。8月18日,据金融界消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近日核发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大金钟站附属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至此,广州地铁十一号线白云段全部取得规划批复。8月30日,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员村站轨行区以及第三批车站(江泰路、棣园、流花、梓元岗、沙河、广州火车站站台层)实现三权移交。10月2日,广州地铁21号线现运营区间“天河公园至员村区段”拆解施工。10月,广州地铁11号线列车在天河公园至员村段完成低、中、高速运行测试,完成了热滑试验。10月29日,广州地铁的官方发布再次确认,田心村站已确定取消。11月,随着江泰路站的电扶梯吊装到位,广州地铁11号线全线630台电扶梯全部顺利到货并安全吊装就位。12月,广州地铁11号线通过单位工程质量验收。12月28日14时,广州地铁11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
线路站点
全线共设31座车站,其中有24座换乘站。
车站列表
车站命名
线路走向
线路从荔湾区芳村站开始,沿
芳村大道往西行进,下穿
广茂铁路后转向东北偏东穿越珠江,下穿
黄沙大道后以一个S型的弯下穿
荔湾湖公园,之后转向东北偏北、大致沿铁路行进。线路之后转入
东风西路,掠过
流花湖公园南侧。随后线路转入
人民北路往北行走,再转向东北经过
广州火车站东侧,转入
白云大道南,再转向东进入富悦街。线路随之再转入
大金钟路、
广园中路向东行进,掠过
云台花园南侧。线路继续向东进入
先烈东路、
禺东西路和
广园快速路,经过
广州东站北侧。之后线路往东南偏南斜穿
天寿路,再转向东进入
天河北路、
天科路,下穿
华南师范大学后进入
中山大道西。随后转向南进入
天府路东侧
天河公园的地下,再进入
员村二横路。线路随后再次下穿
珠江,进入
会展东路,掠过
广交会展馆B区。线路继续往南下穿
黄埔涌,之后转向西进入
新滘东路,再掠过上涌果树公园北侧进入
逸景路,继续往西行走。线路经
江泰路后转向西南进入
泉塘路,经过
广州造船厂旧址。随后线路第三次下穿珠江,转为往北沿
芳村大道行进,最终返回芳村站,全线为闭合的环。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广州地铁11号线列车采用8节编组A型列车,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为中国标准地铁列车,车长185.6米、车宽3.09米、车内高2.1米,载客量可达3460人,是继十三号线后第二条采用8节编组A型车的线路。车厢内部保持一贯的素雅简约风格,并沿用了广州地铁18号线、广州地铁22号线的LED灯带、中顶环形灯及侧顶板黑色镜面电子标识,门区动态地图和两节车厢贯通部位顶部均有LCD显示屏,方便乘客及时获取列车行驶信息。同时,针对环线的线路特点,列车配置变频空调、空气净化装置;车轮安装了降噪阻尼环,减少车轮向外辐射噪声,而列车地板结构则采用由“隔声毡—铝蜂窝板—地板布”组成的“三明治”结构,有效控制及降低车辆噪声,进一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该线车辆项目共采购8节编组A型车55列。列车实现了整车标准化、功能配置化、系统集成化、部件模块化、零件通用化、关键部件自主化,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服务性能和安全性能。广州地铁11号线的车辆全面采用中国标准,应用自主化攻关部件,具有智慧先进、绿色节能等特点。绿色节能是标准列车的重要发力方向,列车采用永磁牵引系统及运用综合节能控制技术,与传统异步牵引系统相比,整车节能15%以上;采用轻量化高频辅逆系统,每列车减重600公斤以上,进一步降低运行能耗。此外,列车还采用多项智能先进技术,具备自动发车、跳跃、对位隔离等自动运行功能。针对环线的线路特点,列车在平稳降噪、空气净化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列车配置变频空调、空气净化装置,具有空气净化及病毒消杀功能,可提升客室空气质量;车轮安装了降噪阻尼环,减少车轮向外辐射噪声。列车采用永磁牵引系统及运用综合节能控制技术,与传统异步牵引系统相比,整车节能15%以上;采用轻量化高频辅逆系统,每列车减重600公斤以上,进一步降低运行能耗。此外,列车还采用多项智能先进技术,具备自动发车、跳跃、对位隔离等自动运行功能。
运行设施
广州地铁11号线的车辆段是
赤沙车辆段,位于
华南快速路与
黄埔涌交界处西南处。赤沙车辆段是占地面积34.65公顷的双层车辆段,地下层13.5万平米,地上层16万平米,预制面积超过50%。
赤沙车辆段为双层车辆段,地面层为车辆段,功能定位为定修段,地下层为停车场,近期设置62停车列检位,远期82停车列检位;双周、三月检合设8列位,临修1列位、定修2列位、调机工程车库2列位。供电系统采用直流1500V供电,正线采用刚性接触网供电,车辆段采用柔性架空接触网。
赤沙车辆段为双层设计,上盖开发用作居住和商业等功能。地铁建设者创新使用了一系列减振降噪措施,地面层库内采用高等减振扣件,地下层库内采用中等减振扣件,咽喉区地面层和地下层碎石道床地段采用减振道砟垫等,能有效实现回库列车的减振降噪,最大限度减少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广州地铁11号线共设3个主变电所、21个牵混所、9个降压所、1个开关站以及1座车辆段牵混所,其中,主变电所包括花岗主变电所、彩虹桥主变电所、天河公园主变电所。花岗主所、赤沙车辆段牵混所的成功送电,为线路西半环站点设备电通、各系统及客车调试、综合联调等,提供必备的电力保障。
服务设施
广州地铁11号线各站配置了全新升级的智能客服中心,满足乘客即时的票卡处理、自助查询等需求;站厅站台设置了智能咨询终端和可视化求助按钮,方便乘客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广州地铁11号线全面覆盖全龄友好服务,沿线车站均设置了母婴室、公共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设施,装置了智能客服中心低位服务台、婴儿护理台、哺乳间、洗手池、儿童坐便器、低位洗手盆等便捷设备,为母婴群体和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各站均设有轮椅坡道、宽通道闸机,列车上线特大号线网图,重点车站设有大界字换乘导向,能更好地解决适老化和无障碍的问题。
广州地铁11号线既有换乘站点对自动售票机、云购票机、闸机等设备进行改造,优化站厅布局和客流流线;对车站墙面、导向灯箱及形象标识柱等设施进行翻新更换。
文化特色
列车设计
从外观设计上看,11号线车辆一改以往亮眼的色调,整车车身为珍珠灰,车头以黄金分割涂装星空深灰色,强化视觉冲击,独具一格。车头前脸造型沉稳有个性,加入汽车常用的“进气格栅”元素彰显运动感。浅黄、亮橙双色带从车头往车身后上扬延伸作为点缀,寓意向上的活力和创新的精神。
车站设计
广州地铁11号线打造为地下非遗文化长廊,让市民体验广府生活的品质和温度,走一圈认识一座城,体验一种生活和文化,设计5个非遗重点站分别是: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芳村站、琶洲站、中医药大学站,拟展现粤剧、广彩瓷、广绣、广东醒狮、广雕等代表性非遗项目。其余24个非遗标准站将分为衣、食、住、行、景、史、商、学8个大类,展现地道广府生活文化。其中,“衣”体现在:梓元岗、流花、沙河;“食”则是:大塘、中山八;“住”包括:华景路、鹤洞东;“行”则有:龙口西、大冲口;“景”对应的是:云台花园、龙潭、上涌;“史”则为:石围塘、棣园、赤沙、彩虹桥、燕岗、沙涌;“商”展示在:如意坊、五凤、逸景路;“学”对应:华师、江泰路、大金钟。
广州地铁11号线环状的线路把广州划分为内城外,装修上提取“城廓”的概念,把车站的付费区与交通核心定义为“城”,非付费区定义为“廓”。在装修上不同站点个性化表达付费区“城”的精髓,强化客流引导。弱化非付费区“廓”的装修元素,全线统一,与付费区形成对比。
纪念票
广州地铁11号线开通纪念票将于开通当天同步发售,限量发行3000套。该套纪念票内含1本票册、2张纪念版地铁一日票和2张明信片,采用国风手绘设计风格,凸显广州地铁11号号线作为中国首条非遗示范线的文化特色。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广州地铁11号线线路条件和地下结构工程控制因素十分复杂,侧穿及下穿建筑群基础107处,其中57处区间隧道与楼房桩基冲突,同时9次穿越铁路,12次下穿高架桥,3次穿越珠江,8次穿越既有地铁路线,工程实施风险、拆迁规模和难度大。为此,地铁方面将借鉴已建线的岩溶处理经验,加强地质勘察,调整纵断面深度,减少地面建筑及隧道施工的工程风险,尽早与铁路部门协调,确定穿越铁路地段的工程措施,严格控制沉降。另外,地铁公司还将根据敏感点与路线的距离和振动超标量等指标,分段对隧道增加各种减振设施,确保各敏感点环境振动影响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广州地铁11号线穿行中心城区,车辆段上盖还要开发用于商住功能,广州地铁采用了多种新工艺减振降噪,降低对地面建筑的影响。作为“换乘王”,11号线设有26座换乘站,赤沙站将与广州地铁12号线换乘,采用同台换乘设计,而且站台宽敞,乘客将有便捷舒适的体验。
在轨道工程施工中,为降低列车运行的噪声,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广州地铁及施工单位的建设者应用了多项新材料、新工艺,采用‘主动减振+降噪+绝缘+日常维养工作量小’的新型轨道系统,从源头和传播途径上控制轨道和车辆的振动噪声。广州地铁11号线根据线路与建筑物关系、环评预测超标量大小,设置了不同等级的减振道床,其中中等减振10.7千米,高等减振12.6千米,特殊减振21.7千米,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主要工程
琶洲至员村区间左线隧道是广州地铁11号线首条施工的过江隧道,施工中还需穿越运营的
有轨电车,盾构施工风险极大。盾构机从员村站中间风井始发,场地狭小;单井口吊装盾构机下井,须借用广州地铁21号线员村站
折返线部分
暗挖隧道,并与隧道土建施工交叉作业;风井上下场地受限,盾构机无法一次性进场。
为满足工期及通风、防洪要求,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建设者们积极沟通协调,精心策划,有序开展轨顶风道及防淹墙施工,完成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降低了盾构施工风险,完善了盾构始发准备条件。
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建设者们还进行了盾构始发前关键节点验收,严格检查地面及暗挖隧道的监测布点情况,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把控、科学调试,完善盾构始发的各种准备条件。同时,针对施工各风险点进行了周密分析和充分论证,并邀请专家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将通过配置充足的应急抢险机械、物资设备,并加强施工中的监测、严密控制盾构推进参数等措施。
广州地铁11号线
广州东站位于
广园快速路南侧主干道下方,全长332米,标准段宽23米,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地铁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复杂,车站主体处于林和西、林和中隧道之间,北侧为快速路高架桥,且下穿人行天桥、上跨既有运营地铁三号线,地面交通流量大、地下市政管线密集、周边建构筑物众多,主体围护桩距离地铁三号线隧道最近处仅4米,给地铁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
广州地铁联合施工单位中铁五局组织技术攻关,在高架桥下的桩基施工中采用了改进型反循环钻机成桩工艺,利用冲击钻头对岩石进行较高频率的冲击,使其破碎,然后利用反循环排渣方式将破碎岩屑排出孔外。
线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
白云山部分范围,涉及范围约1574米,主要沿广园路建设,在广园路-
麓湖路路口以隧道形式穿越麓湖景区东北角范围,穿越长度为429米,于广园路-
麓湖路口处,沿广园路南侧设
云台花园站。为了避免对白云山造成影响,线路调整后将使云台花园站的位置从原
云台花园正门向南移150米到广园路上。
广州地铁11号线穿过
海珠湿地公园北端
新滘路下方,
龙潭站距离海珠湿地公园约30米。环评认为,该站靠近海珠湿地公园,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将地铁车站与海珠湿地公园融为一体,避免了地铁工程对海珠湿地公园的景观影响。
2022年8月,由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煤承建的广州地铁11号线云台花园站~大金钟路站区间
冻结加固工程完成
主体结构浇筑工作,项目以冻土体积4.5万立方米再创中国市政冻结领域新纪录。广州云大区间隧道暗挖工程位于
麓湖高尔夫球场内并紧沿广园快速主干道敷设,周边环境复杂敏感,
隧道洞身围岩以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层为主(
含砂量50%),综合围岩级别为VI级,暗挖风险极大,暗挖主隧道具有埋深浅(最浅
覆土6.85m)、暗挖断面超大(16.5×12.15m)的特点,采用传统的
围岩加固方法难以保证浅埋暗挖施工的安全要求。
为攻克技术难关,北京中煤依托矿山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势科研资源,联合中铁一局、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等公司进行技术探索创新,开发出“长距离水平冻结孔定向钻进控制技术”“冻结与水泥系联合加固技术”“大体量冻结工程冻胀综合控制技术”“冻结信息化监测平台”“大断面冻结隧道开挖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解决了广州云大区间这一全国超大体量市政冻结暗挖隧道施工难题。
广州地铁11号线琶洲站位于海珠区会展东路,呈南北走向,基坑总长526米,主体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施工过程中共计完成土方开挖108万立方米、钢筋绑扎3.5万吨、砼浇筑18.4万立方米。
站点周边主要以广州市地标建筑、商业建筑和居民建筑为主,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车流、人流密集。开工以来,该项目部全面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探索智慧工地、文明工地建设,把控关键工序,克服了周边建筑物众多、施工场地狭窄、地质条件复杂、内外协调难度大等诸多困难。项目部根据琶洲站各区段地层情况,结合主体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建立信息化施工实验段模型,在各项数据稳定的前提下减少换撑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组织人员24小时轮班作业,引入模板台车工艺,形成流水线施工模式,有效提升主体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广州地铁11号线棣园至燕岗区间右线全长295.575米,盾构自燕岗站始发后,自东向西掘进,到达棣园站暗挖段接收。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微风化含砾砂岩,岩层硬度较高,对盾构机刀盘、刀具磨损大。同时,盾构掘进需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广佛线燕岗至沙园区间,盾构机与既有隧道最小净距为2.7米,对盾构掘进姿态的控制要求高,施工组织和安全管控难度大。
广州地铁及中铁五局的地铁建设者们多措并举,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及下穿过程中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在盾构始发前,对盾构机及后配套设施进行全面“体检”,并利用地质雷达扫描技术探查地层情况,确保盾构掘进过程中“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盾构掘进时,对每环掘进参数及渣样进行筛分,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为应对硬岩带来的挑战,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高性能泡沫,减小刀具与土体的摩擦,从而减少刀具的磨损。施工过程中,地铁建设者们还运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及反馈监测数据,为穿越提供技术保障。
广州地铁11号线华景路至华师区间站后折返线的四线并行段,该段隧道长40米,高15米,开挖断面面积为321平方米,跨度达28.4米,为全线在建暗挖隧道工程最大跨度。由于地处中心城区,地面建筑密集,施工场地受限,传统大型机械设备难以进入施工现场,众多工序全靠地铁建设者们的肩扛手抬,施工风险和难度极大。为确保工程建设的进行,广州地铁和施工单位中铁三局在施工前进行建模分析,利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形成三维展示动画,为施工开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广州地铁11号线华师站暗挖隧道下穿既有运营地铁三号线华师至岗顶区间,紧邻三号线华师站,隧道全长64.4米,与华师站最近水平距离仅0.7米,最近竖向距离为1.1米,与华师至岗顶区间隧道最近竖向距离为3.17米。由于既有运营地铁三号线区间隧道拱顶上方地质条件复杂、地面建筑物密集,为控制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地铁建设者们引进悬臂掘进机,该机械施工与传统火工爆破施工相比,具有施工扰动弱、噪声小等优点,特别是在临近既有建构筑物区段,该机械的选用提高了施工生产安全。施工过程中,地铁建设者们还对既有运营地铁三号线区间隧道采取了相应的加固措施,并进行自动化监测,实时分析监测数据,确保施工期间的隧道安全。
中医药大学站南接
梓元岗站,北联
大金钟路站,为广州地铁11号线与12号线的换乘车站。根据原设计方案,中医药大学站位于下塘西路下方,需拆除下塘西立交桥及附近商铺,工程量大、协调难度高导致原方案无法实施。
为此,广州地铁及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邀请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多轮优化,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将车站西移60米调整至校园内与学校进行合建。经过8.5个月的昼夜奋战,地铁建设者们安全攻克了基坑施工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提前实现车站封顶。
作为广州地铁首个在岩石地层中采用洞桩法施工的车站,流花站为全线最长暗挖车站。车站下穿过街通道、紧邻重要建筑物、靠近流花湖,地下水位高,周边环境复杂。洞桩法在减少施工期“阵痛”的同时,也带来了施工工序转换频繁、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挑战。广州地铁和施工单位中铁二局采用超前水平钻孔、短距离超前探孔、地质素描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方式对暗挖施工进行超前地质判断,为施工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
2023年7月3日,市交通局回复市民关于先烈东路(沙河大街至沙河顶路段)完工时间问题,表示该处为广州地铁11号线沙河站工程,该车站计划2023年年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并恢复路面。市交通局介绍,该工程采用暗挖站台和明挖站厅设计方案,因该车站地下水丰富、存在砂层、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受周边环境制约,存在施工风险。为防止出现路面沉降、塌陷,确保道路及路面行人及车辆安全,广州地铁集团对先烈东路部分路段采取围蔽建设暗挖施工措施。
由于广州火车站的交通枢纽地域重要性和高度敏感性,地铁站建设与11号线的工期矛盾突出,工程涉及近十个省、市、区职能部门,也有广铁集团、省汽车客运站、市汽车客运站、流花汽车站、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等交通企业,还有个体商户、外贸公司等,涉及面广,协调难度空前巨大,拆迁、协调任务重。此外,广州火车站还计划进行站房乃至片区的升级改造,为地铁施工带来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工期。
2023年5月30日,随着盾构机刀盘破壁而出,环城一周、全长45.7千米的广州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廊体贯通。这是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环城管廊沿广州地铁11号线建设,穿越海珠、天河、白云、越秀、荔湾等五个主城区,串联中心城区变电站及各大自来水厂、通信枢纽,打通了新老城区“生命线”主动脉。
环城管廊是广州市管廊骨架系统中重要一环,全长45.7千米,是目前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将连通18座规划变电站、11座现状变电站、12座自来水厂及加压泵站,大幅提升老城区供电、供水的保障和应急能力,实现全市供电供水的综合平衡和远程调度。该项目区间全部采用盾构法施工,线路穿越既有运营地铁、铁路及建(构)筑物众多,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自项目开工以来,各级政府部门、项目参建各方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历时6年,最终贯通,为项目全面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价值意义
广州地铁11号线开通后,不仅会串联起广州五个行政区,还将连接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等大型交通枢纽。按照全长43.2千米计算,环线绕一圈要一小时左右。该路线能串联起广州主要交通集散点,完善地铁线网结构,提升地铁服务水平。(
人民网 评)
广州地铁11号线和广州市整个放射型的地铁线网基本都有交汇,广州市中心外围的居民通过11号线能转乘到其余各条地铁线,弥补了不能享受市中心密集地铁线网的遗憾。(中国财经网 评)
广州地铁11号线的建设,有力地支持了城市“中调”发展战略,彰显了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坚定决心,标志着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助力广州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城市中心。(《
南方日报》评)
广州地铁11号线开通后,能够更好地将广州地铁线网串联起来,对于整个城市的交通链接以及提升市民群众交通体验具有重大意义。(《
广州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