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卿相,汉语成语,
战国时代的士人很有进取精神,为入仕而奔走各国,或直接上书国君,或进行游说,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方略,取得国君的信任后即被重用,由文人学士变为高级官僚,这些人促成了“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
大夫一称历史悠久,早在
夏朝就有(
《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
三公、
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后
周成王制周礼,亦设有公、卿、大夫、士等官。到是
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士大夫”。 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
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
为什么从战国开始,士常常冠在大夫之前呢?这是随着
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
布衣卿相。另一方面,
战国时期的大夫与
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