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氏鹨
鹡鸰科鹨属鸟类
布莱氏鹨(学名:Anthus godlewskii)体长约18厘米。甚似田鹨及亚成体的平原鹨。较理氏鹨体小。尾较短,腿及后爪较短,嘴较短而尖利。上体纵纹较多,下体常为较单一的皮黄色。中覆羽羽端较宽而成清晰的翼斑。喜旷野、湖岸及干旱平原。可达海拔海拔3400米左右的高山森林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栖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食物主要有昆虫,也吃蜘蛛、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外还吃苔藓、谷粒、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分布于蒙古俄罗斯外贝加尔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越冬至印度
形态特征
布莱氏鹨在鸣禽中体型较大。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中覆羽斑纹不同且上体多纵纹。在手中时跗蹠比田鹨或理氏鹨短,比平原鹨的亚成鸟眼先色较淡且翼长,后爪较弯曲,嘴较短。上体暗褐或灰褐色、具宽的棕黄色羽缘,使上体呈现出棕黄色而具黑褐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沙褐色,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具宽的赭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羽白色。颏、喉白色或皮黄色,喉侧有一黑褐色纵纹,胸沙棕色具暗褐色纵纹,腹和其余下体淡棕黄色或沙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肉色,嘴基和下嘴色淡;跗趾淡褐色,爪角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8-26克,♀18-30克;体长♂170毫米,♀151-175毫米;嘴峰♂12-13毫米,♀13-15毫米;翅♂91毫米,♀84-86毫米;尾♂72-79毫米,♀68-74毫米;跗蹠♂24-27毫米,♀25-28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山地森林、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丛中。可达海拔3400米左右的高山森林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栖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常活动在林缘、路边、河谷、林间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类生境,有时也出现在居民点。
生活习性
食物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蝗虫、象鼻虫、虻、金花虫、甲虫、蚂蚁、蜷象等昆虫,也吃蜘蛛、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外还吃苔藓、谷粒、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觅食。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叫声,声音尖细。站立时尾常上下摆动。叫声:圆润的chup及特征性的响亮嘁喳声spzeeu,结尾时音略下降。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蒙古、缅甸、尼泊尔、俄罗斯联邦、斯里兰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旅鸟:巴林、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科威特、荷兰、阿曼、泰国、英国。
原产地不确定:孟加拉国。
在中国繁殖于大兴安岭西侧经内蒙古青海宁夏。南迁至西藏东南部、四川贵州、重庆、迷鸟至香港
繁殖方式
繁殖期从5月开始,雄鸟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在领地内咄咄逼人的驱赶其他求爱者,并且精心的唱响求爱歌,在这个过程中,布莱恩鹨会迅速飞入空中,上升到距地面10或20米的高度,将悬停并高唱,急剧跳伞般降落到地上,伸出翅膀向雌鸟求爱。通常营巢于河边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泽或水域附近草地和农田地边营巢。巢多置于草丛旁或草丛中地上凹坑内,借助草丛的掩护一般不易发现。巢呈杯状,巢材为枯草叶、枯草茎。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约12至14天,通常是由雌鸟孵卵,在这一段时间内,雄鸟往返巢穴给雌鸟带来食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Anthus godlewskii.The IUCN Red List.2012-02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20:2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