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背景1949年初,西方国家准备签署《北大西洋条约》时,苏联即指出该条约的矛头是
针对苏联的。同年4月4日北约签订后,苏联为阻止
联邦德国加入
北约,曾先后提出缔结对德和约、签署“欧洲集体安全条约”等建议,但均被
西方国家拒绝。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国签订《巴黎协定》,决定终止对联邦德国的占领,并吸收它加入北约组织,允许其重新武装。在此情况下,苏联及东欧7国遂于11月29日~12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商定与会国将在组织武装部队和建立联合司令部等方面采取共同措施。1955年5月5日,美、英、法批准《巴黎协定》。5月9日,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及东欧7国遂于5月11~14日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本条约。
1954年8月,
法国议会否定了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后,美国积极寻求新的武装
西德的途径。同年9月28日至10月3日,美英法等
北大西洋公约(NATO)成员国同联邦德国外长在
伦敦开会商讨此事。随后又于10月21日至23日在巴黎开会,达成一系列协定,统称巴黎协定。其主要内容是,美英法结束对联邦德国的占领,但3国军队仍驻扎在西德;接受联邦德国参加
西欧联盟和北约,允许它建立50万人的军队,但不得拥有原子、生物和
化学武器。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经各国批准,正式生效。苏联极力反对重新武装西德,联合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组成
华沙条约组织,以对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加紧推动
西欧各国增强
军事力量,加快了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步伐。1950年 9月,
美国国务卿D.G.艾奇逊在纽约美、英、法三国
外长会议上,正式提议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建立联邦德国师。
法国总理R.J.普利文于1950年10月24日,提出了建立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西欧国家统一欧洲军的计划,借以避免联邦德国重建独立武装。在美国的参与下,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谈判,法国、联邦德国、
意大利、
比利时、
荷兰和
卢森堡6国于1952年5月27日,在
巴黎签订了
欧洲防务集团条约。但该条约由于
法国国民议会拒绝批准而告夭折。同年 9月11~16日
英国外交大臣R.A.艾登出访比、联邦德国、意、法 4国,提出
替代方案:修改《
布鲁塞尔条约》,邀请联邦德国、意大利参加,让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以此解决联邦德国重新武装问题经过磋商,1954年9月28日至10月3日,在美、英、法、联邦德国、比、荷、卢、加、意参加的九国伦敦会议上,美、英保证继续驻军欧洲大陆,英国明确承担义务;联邦德国声明愿意接受军备限制与监督,保证不以武力改变欧洲目前的疆界。法国遂接受英国替代方案。10月20~23日, 9国和丹、希、冰、挪、葡、土等国在巴黎举行会议,签署了巴黎协定,规定美、英、法 3国终止对联邦德国占领,而以“防卫自由世界”的名义继续驻军联邦德国;联邦德国恢复主权,作为主权国家参加《布鲁塞尔条约》和《北大西洋公约》,并开始重建军队;删去《布鲁塞尔条约》中有关防止联邦德国
侵略政策复活等词句,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改称
西欧联盟,军事上纳入《北大西洋公约》防务体系。通过公民投票方式把萨尔交由西欧联盟部长理事会所任命的专员管理。1955年5月5日和6日,《巴黎协定》全部生效。5月14日,苏、阿、匈、保、民主德国、罗、波、捷 8国缔结
华沙条约,与之相抗衡。
最高
决策机构,由各
缔约国党的第一书记、总理、
国防部长和
外交部长组成,负责协商决定缔约国的国防、政治、外交、经济等各方面
重大问题,下设由各国代表组成的常设委员会和联合秘书处。
最高军事机构,由各缔约国国防部长、
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参谋长等组成,负责研究共同的军事
政策问题。
军事指挥机构,由总司令(苏联将领担任)、若干名副总司令及参谋长组成,战时负责统率拨归其指挥的各国武装力量,平时的主要任务是加强
华约组织的国防能力,提高联合武装力量的战备水平。
既是总司令的指挥机构,也是国防部长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由参谋长(苏联将领担任)和若干名副参谋长以及各缔约国军队代表组成,负责拟制作战和
训练计划,组织联合演习等。
由缔约国根据协议拨出的兵力、兵器组成的联合武装力量,主要是苏军驻民德、波、匈、捷等4个集群的部队。其中除驻捷集群外,其余3个集群均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驻扎在那里的苏军改编而成。
东欧各缔约国拨出的归联合司令部指挥的军队平时驻扎在本国领土上,属本国
国防部管辖,战时才由联合司令部统一指挥。
经常就
国际形势、军事对峙、欧洲安全以及缔约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
苏内外政策进行全面调整,与美国的关系明显改善。1988年12月,苏联领导人M.S.戈尔巴乔夫在
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苏联决定在两年内裁军50万人,并从东欧国家撤出6个
坦克师。随后,匈、波、民德、保、捷等国也相继宣布单方面裁军。1989年3月,华约与北约国家开始举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谈判。同年夏秋,东欧政局开始发生剧变,民德、保、捷等国领导人相继易人。12月4日,华约组织在莫斯科举行首脑会议,苏、保、匈、波、民德发表
联合声明,宣布五国“1968年8月出兵
捷克斯洛伐克是对一个
主权国家内政的干涉,应予谴责”。从根本上动摇了华约存在的基础。1990年6月7日,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讨论了该组织前途问题,认为需要改造华约,主张建立新的全欧安全体系及和平与合作的统一的欧洲。1991年2月25日,政治协商委员会在
布达佩斯召开特别会议,宣布从3月31日起终止在华约范围内签订的
军事协定效力、解散华约所有军事机构。同年7月1日,华约组织签署本条约停止生效的
议定书,宣告整个组织最终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