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联邦
巴尔干各共产主义共和国的联邦
巴尔干联邦(英语 :Balkan Federation,俄语:Балкан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拟议中的巴尔干各共产主义共和国的联邦。20世纪初,巴尔干各国社会民主党就提出过这一建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铁托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表示支持,但因为美国支持希腊的反共分子和苏联对铁托的不满,联邦计划告吹。
历史背景
巴尔干半岛包括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国。巴尔干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国际交通枢纽,历来是西方列强互相争夺的重要地区,早有“谁想控制欧洲,必先控制巴尔干”之说。因此,巴尔干一直被称为“欧洲的火药库”。从历史上看,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极其复杂。列强在争夺巴尔干地区时,往往利用那里的民族矛盾。
早在20年代初期,共产国际就号召巴尔干各国共产党人,实行密切联系和配合,争取无产阶级专政的胜利,把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一个巴尔干联邦制的、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内。”1920年6月,南斯拉夫共产党(以下简称南共)二大通过的纲领中,提出建立“南斯拉夫苏维埃共和国,这个南斯拉夫苏维埃共和国将加入巴尔干苏维埃联邦,最终将加入世界共产主义联盟”。
20世纪30年代初,鉴于纳粹法西斯的猖獗,共产国际提出统一战线的政策。因此,建立巴尔干联邦计划被搁置了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尔干各国都受到纳粹惨重的蹂躏,共同的命运和历史遭遇,又在各族人民中引起建立联邦的愿望。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地下共产党人,都热切地盼望在解放后成立巴尔干联邦或邦联。
建立过程
由于南共及其领导的游击队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巴尔干地区抵抗力量的主体,铁托有意以南斯拉夫为主体建立整个巴尔干地区军事政治的联合。
南保联邦问题
南斯拉夫认为,南保两国建立联盟是巴尔干联邦建立的基础。于是,保加利亚解放后,南保两国开始讨论建立南保联邦的问题,苏联当时也是持赞成态度的。
但是组建联邦的步伐由于遇到了两个难题而停滞不前:一是,1945年初,西方国家反对建立南保联邦和签订南保互助条约,理由是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被置于三大国的管制之下,南斯拉夫无权处置它的领土。这样就决定把事情搁置到对保和约签署以后。二是,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两国本身在如何组建联邦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南斯拉夫是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它希望未来的南保联邦是以六加一的形式组成,也就是说加入联邦的保加利亚的地位与其它六个共和国是一样的;而保加利亚则主张未来的联邦是南保两国以一加一方式组成的二元制联邦。
保加利亚的理由是,它是与“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组成联邦,而不是与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国联合。南斯拉夫人则强调,“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实体是六个共和国,而六个共和国中,好几个共和国的国力并不比保加利亚差,有的共和国,像塞尔维亚共和国,不论哪些方面,都比保加利亚强。在此情况下,如果采取一对一的方案,就会使南斯拉夫原有的六个共和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官司打到斯大林那里,斯大林大元帅表示支持保加利亚的立场。
南阿特殊关系
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因素,战时和战后初期,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两党和两国建立了主从式的特殊关系。位于巴尔干半岛西端的阿尔巴尼亚,除了西隔亚得里亚海意大利相望外,它只有两个陆地邻国:东南与希腊相邻,东部与北部与南斯拉夫毗连。对于革命后的阿尔巴尼亚来说,得到美英支持的君主制的希腊当然是其必然的敌人,而政治目标与其相同且幅员更辽阔的南斯拉夫则不仅成为其天然盟国和保护国,而且也是阿与外部世界特别是与苏联和其它人民民主国家联系的中介。
南斯拉夫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广泛的援助,而苏联对阿的援助,在1947年7月霍查访问苏联之前,其范围和规模是很有限的。苏联的援助并非直接地而是通过南斯拉夫提供的。当时在阿南关系中通行的原则是,“地拉那通往莫斯科之路要经过贝尔格莱德。”在南斯拉夫的对外政策中,除了要求得到的里雅斯特地区(的里雅斯特问题的实质就是南斯拉夫和意大利争夺对该地的主权)外,合并阿尔巴尼亚是当时最大的追求和努力目标。
1946年上半年,南斯拉夫准备同阿尔巴尼亚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以及关于两国实行广泛的经济和军事合作的协定。虽然苏联在表面上支持南阿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无论从维持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维护苏联在东欧的统治地位的立场考虑,苏联显然都不希望如此迅速地实行南阿一体化。
南谋求第二号位置
在南斯拉夫看来,如果说在苏联东欧集团中苏联是不可置疑的老大哥的话,那么南斯拉夫作为苏联的第一号盟友就是当仁不让的二把手,除了本身要听从苏联的吩咐和安排外,它也应当能够对其它兄弟党和兄弟国家提出批评、劝告和给予指导,发挥苏联东欧集团内部第二中心的作用。事实上,东欧国家的一些共产党领导人也是这样看待南共的地位和作用的。譬如,匈牙利共产党总书记拉科西等人就把南斯拉夫尊奉为继莫斯科之后的第二个中心,经常向南共领导人请教。在其它兄弟党面前,南共也经常流露和表现出一种因独立开创江山而具有的自尊和高傲。南共还试图在对外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向别的党提出建议,并且有许多时候是撇开苏联的。
外交活动
巴尔干联邦的积极分子铁托和季米特洛夫两人为建立巴尔干联邦而进行穿梭般的外交活动。从1946年开始,东欧和巴尔干各国之间的关系开始热乎起来。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建立联邦的谈判,只是这些国家亲善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少国家的政府首脑进行了互访,而其中铁托对一些国家的访问尤其引人注目。
波兰领导人一连几次向铁托发出邀请。哥穆尔卡的说词最耐人寻味。他说:“波兰的政局很困难,铁托元帅有道义上的责任同波兰人民讲讲话,因为南斯拉夫在波兰享有深厚的同伴感情。”铁托实现了对波兰的访问,并且受到了人民群众盛大欢迎。
随后,铁托又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在匈牙利,出来欢迎铁托的有几十万人。
罗马尼亚也向铁托发出了邀请,尽管罗马尼亚领导人安娜·波克尔是极端亲莫斯科的。在罗马尼亚,欢迎的场面出乎人们的预料:50万人在风雪之中夹道欢迎铁托。
随着铁托的出访,南斯拉夫的影响与日俱增。在许多公开场合,东欧和巴尔干的领导人开始赞扬“南斯拉夫经验”,有的甚至说这些经验比苏联的经验更感亲切,因为南斯拉夫是刚从战争中诞生的国家,与他们处在相同的水平之上。
这种亲善关系在继续发展,显然是不合苏联口味的。当苏联领导人发现铁托的行动是要把南保以外的波、捷、匈、罗、阿,甚至将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希腊也包括在联邦之内时,苏联领导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方案结果
1948年2月10日,南、保领导人卡德尔、杰拉斯、季米特洛夫等一起被召到莫斯科。在这次三方会谈中,斯大林批评了两国领导人擅自的外交活动。在谈到阿尔巴尼亚问题时,强调了阿尔巴尼亚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斯大林说,阿的独立是由三个大国即苏联英国美国通过专门的协定予以保证的,如果南斯拉夫进入阿尔巴尼亚,英国和美国的反动派就可以利用这件事情,作为阿尔巴尼亚独立的保护者而采取行动。至于南保联邦,斯大林再次强调,这个问题已经成熟,甚至可以开始讨论(联合后的)国家的名称了,希望南先与保建立联邦,然后再让阿加入,并严厉批评南保两国1947年8月关于南保条约的声明没有同苏联进行协商。斯大林甚至使用“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联邦”这一称谓,而且强调保加利亚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1948年3月1日,南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拒绝建立南保联邦,不再同保加利亚就联邦问题进行磋商。会议认为,由于苏联在保加利亚的特殊影响,同保加利亚的联邦可能成为对南实行不适当控制的手段。
随后,苏联加强了自己在阿尔巴尼亚的存在影响,大有取代南斯拉夫人的势头。阿尔巴尼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积极主张加强南阿联系的科奇·佐治作为“铁托分子”而被枪决,阿尔巴尼亚也成了反对铁托的急先锋。至此,铁托主张的巴尔干联邦计划完全失败。
在斯大林看来,相对较弱小的保加利亚根本无力与南斯拉夫相抗衡,而建立一个苏联控制下的南、保、阿联邦,苏联就可利用保阿两国的亲苏势力制约难以驾驭的南斯拉夫。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南、保、阿联邦是斯大林将东欧国家逐步纳入苏联版图的重要步骤。
对于东欧国家包括巴尔干半岛国家的未来发展问题,苏联是自有其战略安排的。南斯拉夫要求独立于苏联之外建立巴尔干联邦的方案和态度是与“斯大林计划”是大相径庭的,其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13:23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