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出厂价格
工矿企业向商业、物资或企业出售产品的价格
工业品出厂价格是指工矿企业向商业、物资企业或其他生产企业出售其产品的价格。对购买方来说,则是它们的购进价格。由正常生产的中等成本加上适当的工业利润和税金构成,其中成本是制定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主要依据和最低经济界限。工业品出厂价格关系到工业商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工业企业进行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工业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第一道价格,是制定工业品批发价、调拨价、供应价、零售价的基础。
价格构成
工业品出厂价格由生产成本、利润税金三部分构成。在中国,出厂价格是计划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价值为基础,根据价格政策的要求,全面考虑产品的比价关系、供求情况以及国家的积累、人民的消费水平等因素制定的。
价格形式
中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有多种价格形式,主要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出厂价格,幅度浮动价格(见计划价格),工业内部结算价格,支援农业的优待价格,工业自销价格,协作价格(包括工艺协作价格)以及新产品试销价格,等等。合理制订工业品出厂价格,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降低产品成本和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出厂价格指数
它是反映不同时期或不同年份全国或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我国工业统计中,通常用总产值指数除以总产量指数的办法,匡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除包括工业企业售给商业、外贸、物资部门的产品外,还包括售给工业和其他部门的生产资料,以及直接售给居民的生活消费品。据此计算的指数,以分析出厂价格的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目前工业总产值是按现价不变价格计算的。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即为扣除了出厂价格变动因素的产品物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工业总产值总指数/工业总产量总指数×100%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一、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二、 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
三、 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 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 对CPI有一定的影响
PPI 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
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
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
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 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 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 与PPI 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 与PPI 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 与CPI 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CPI )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 )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2-02 07:35
目录
概述
价格构成
价格形式
出厂价格指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