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是很痛苦的足部问题,是
趾甲板外缘或内缘或
侧角嵌入甲沟皮肤,可引起
局部疼痛,当甲缘突破皮肤时细菌侵入可导致
甲沟炎,修剪趾甲不当仅为其中的原因之一,多见于大脚趾内侧。
指甲为皮肤的附属器官,趾甲位于脚趾末端的伸侧面,扁平而有弹性,自后向前,稍有弯曲,呈半透明状。主要起到保护脚趾末节的作用,防御机械性伤害,保护趾尖部丰富的神经不受伤害,增加趾动作的
协调性.。由
甲板、
甲床和甲周3个部分构成。
甲板是
甲基质、近端甲皱襞和甲床
上皮细胞角化代谢的产物,形成致密坚硬的
角质蛋白板块,即甲板。前面暴露部分称
甲体或甲板,甲体的远端称
游离缘。甲体近端被皮肤覆盖的部分为甲根,靠近甲根处有一个白色的月牙状弧影,称为半月状弧影或
甲半月,弧影后方的角质皮称
甲小皮。甲板可呈长方形、
正方形或梯形,
平均长度约12.8毫米,宽度10-17毫米,厚0.5-0.75毫米,甲板生长无休止期,与甲床无附着运动延伸,一直不断地向趾甲远端生长,平均生长速度每周为0.3-0.5毫米(指甲为每天0.1-0.12毫米)。新甲从甲根部生长到完全正常形成约需100天,
拇趾甲则约需180天。然而不同病因引起的
甲病,往往使趾甲变得浑浊,增厚或菲薄、蛀空等,均能影响甲板正常生长。
甲床位于甲板下面。甲床上聚集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透过甲板可看到正常甲床是粉红色的。
血管球就是甲床的特殊结构之一。甲床与
指骨之间没有
皮下组织,但
神经末梢非常丰富,若过度修剪指甲时会感到疼痛。靠近趾骨的的指尖部还有一些
感觉神经结构,如
环层小体和
触觉小体。一般看不到甲床,只能看见甲板远端游离缘下面的甲床
角质层。
甲周甲板两侧的皮肤隆起处为甲皱襞,甲皱襞与甲床之间为甲沟,远端为游离缘,近端为近端甲皱襞。近端甲皱襞有深、浅两层上皮,浅层上皮有一段紧贴在甲板表面,称
甲上皮,深层上皮在甲基质的表面,与甲板的生成有关。甲周的表皮有其自身物征,从远端指节到甲板远端皮肤缺乏毛囊,偶尔可见
汗腺,皮肤较薄,是炎症、
皲裂、损伤及
变态反应刺激的入口,如
甲沟炎等。
这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指甲
侧缘没有剪齐而又剪得过短过深,则侧缘指甲像“硬刺”似得插入甲周组织。
嵌甲在不穿鞋的人群中极为罕见,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趾甲不受外来的压力,在穿鞋时受到鞋帮的限制,拇趾被挤向第二脚趾方向,在趾甲的外侧形成压力,而鞋本身则压迫趾甲的内侧。这一外在压力将甲皱襞压向不恰当修剪后形成的趾甲锐利缘,造成局部皮肤的破溃,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进入
开放性创口。
先天性局部畸形,如拇趾的明显外翻、
甲营养不良、厚甲症或与
甲真菌病等有关。也有人认为,趾甲的
曲度和
轴向与嵌甲有关。嵌甲症与职业也有一定关系,多见于站立工作的服务性职业、建筑业或芭蕾
舞蹈演员、运动员等。
中度:嵌甲病程较长后,甲沟软组织可形成坚韧的
白膜样物,紧紧地与甲沟软组织相嵌,趾甲抵压此白膜样物时,疼痛剧烈,呈现
炎症反应,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无化脓及
肉芽;
重度:甲沟软组织溃烂或
红肿,炎症可向甲根部蔓延,开成
肉芽组织,有浆液样脓性分泌溢出,且由于细菌感染而发生恶臭,常因剧烈疼痛影响行走。
Heifitz将其分为3期、即Ⅰ期(炎症期),Ⅱ期(
脓肿期),Ⅲ期(
肉芽肿期)。但临床较多病例因肉芽引起脓肿引流不畅,反过来肉芽增生更明显。肉芽与脓肿并存,难以分期,难以真正指导临床。
嵌甲症可伴发甲沟炎、趾甲周围炎、甲旁肉芽肿,还能引起
慢性骨髓炎,
真菌感染等。因此,对于病程较长或肿痛较剧的病例,则建议行
X线检查,以排除趾甲的慢性骨髓炎。此外,单纯拔甲术后5%可引起
甲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