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袋鼠
袋鼠目袋鼠科动物
岩袋鼠(Macropus shawr)为哺乳纲袋鼠科动物,其体型较小,腿、足较短且粗。产于澳大利亚东部、西部和北部。是动物园中的观赏动物之一。
生活习性
岩袋鼠主要生活于多岩石的干旱的丘陵山区。生活习性与大赤袋鼠大灰袋鼠相似。只是它们的食物比较粗糙,除树叶、草、根茎外,还经常吃一些较硬的多刺植物。岩袋鼠有较强的耐渴能力,这是在干旱环境中形成的生活习性。1~2岁性成熟。寿命18~20年。岩袋鼠是单独或以小群生活的,但若食物不足时,它们会聚集为大群。每一小群一般约有2~10只岩袋鼠,但有时也会达至几百只。组成小群的成员是很随意的,雄性并非地盘性的,只会为雌性而打斗。雄性红大袋鼠打斗时,会以后肢站立,并以前肢将对方推倒。若打斗激烈,它们会以尾巴支撑,脚踢对方。小群内体型最大的就是领袖,控制着群内的交配。
体态特征
岩袋鼠的形态和大赤袋鼠、大灰袋鼠相似,但其体型较小,体长90~120厘米,尾长70~90厘米,体重为60~70公斤。腿、足较短且粗。脊椎动物,哺乳纲,有袋目,袋鼠科。或称大灰袋鼠。为古老低等哺乳动物。体长约2米,尾长约1.2米,体重约67~100公斤。前肢较小,后肢极为发达,趾有并合现象,第4趾特别大,适于跳跃,快速跳跃时,一跃可达7米,一般每小时可达48公里,最快时可超过60公里。休息时,可用后肢和长尾支持身体。以植物为食。雌兽腹部有一育儿袋。由于无胎盘,仔兽发育未完全便产出;新生仔兽身体极小,仅有3厘米长。本能顺尾部腹侧爬入育儿袋内。育儿袋内有乳头,母兽可用乳汁哺育使其继续发育。3个月后,仔兽有袋目的 1科。身体的大小差异很大,体长23.5~160厘米;头小,尾长而被毛,基部变粗;后肢比前肢显著强大,前肢具5趾,后肢缺第1趾,第2、3趾小,并由皮层连接在一起,第4趾最长,第5趾次之;雌兽都有很发达的袋囊,内有个乳头,但通常只有2个有机能。
分布地区
岩袋鼠产于澳大利亚东部、西部和北部。是动物园中的观赏动物之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02:20
目录
概述
生活习性
体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