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suì yīn),汉语词汇,是
天干与
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唐
司马贞 索隐引《尔雅·释天》:“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通志·总序》:“
太史公 纪年以六甲,后之纪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
岁阳、岁阴之名。”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又若事物名号,合用数言,岁阳,岁阴,义则难解。”
《史记·天官书》:“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 司马贞 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
钱大昕 考异:“岁阴者,太阴也。”详“ 太岁 ”。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
帝乙时的一块
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
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发生一次
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历作为
中国传统历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在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使用的是
干支纪年法,即把十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组合起来,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
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
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
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
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
丙子,
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
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
刘歆重新编订的
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
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
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
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