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科
山茱萸目下的一科
山茱萸科(学名:Cornaceae),山茱萸目的1科。落叶或常绿乔、灌木,极稀草本。单叶对生或互生,少数近于轮生;叶脉羽状,稀掌状;边缘全缘或有锯齿;无托叶或有托叶,分裂或不裂。花两性或单性异株,常组成圆锥、伞形、聚伞花序,个别属为头状花序,具苞片或总苞片;花萼管状,与子房合生,先端具3-5萼片;花瓣3-5,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花瓣同数而互生,子房下位。果实为核果或浆果状核果。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本,稀常绿或草木。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近于轮生,通常叶脉羽状,稀为掌状叶脉,边缘全缘或有锯齿;无托叶或托叶纤毛状。
花两性或单性异株,为圆锥、聚伞、伞形或头状等花序,有苞片或总苞片;花3-5数;花萼管状与子房合生,先端有齿状裂片3-5;花瓣3-5,通常白色,稀黄色、绿色及紫红色,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花瓣同数而与之互生,生于花盘的基部;子房下位,1-4(-5)室,每室有1枚下垂的倒生胚珠,花柱短或稍长,柱头头状或截形,有时有2-3(-5)裂片。
果为核果或浆果状核果;核骨质,稀木质;种子1-4(-5)枚,种皮膜质或薄革质,胚小,胚乳丰富。
生长环境
本科植物除草茱萸属为草本,在中国仅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区的针叶林下外,其余各属多生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或生于亚高山针叶林下,常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土壤湿润肥沃、pH值5~6的山地黄壤、黄棕壤、灰棕壤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全球各大洲的热带至温带以及北半球环极地区,而以东亚为最多。中国产9属60余种,其中特有种达40余种,深圳有2属,2种。除新疆、宁夏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因西南地区的地形和地貌复杂,且受第四纪冰川影响不大,故本科植物在云南、四川两省分布的属、种均较丰富,种下的等级也较多。
下级分类
主要价值
园林景观
山茱萸科植物多为乔灌木,树干挺拔,树形高大,冠幅宽阔,枝叶繁茂,分枝较高,生长迅速,寿命长且耐寒和耐旱能力也较强,对土壤和光照的要求较低,很适于作行道树;如灯台树 (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梾木 (Swida macrophylla)、光皮梾木(Swida wilsoniana)、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 等。山茱萸科植物花多白色,典雅繁盛,花后绿叶红果;花繁果盛均具有视觉冲击力,落叶种类叶片还会变成黄色或红色,可作为秋色叶树种使用。山茱萸科很多树种也可供观赏枝干,枝干或具有独特的风姿或具有奇特的色彩,丰富了其应用特色。如光皮梾木茎干挺直,树皮斑斓,白绿相间;红椋子(Swida hemsleyi)、灰叶梾木(S. poliophylla)、德钦梾木(S. monbeigii) 的枝为紫红色;红瑞木(S. alba) 的枝为红色;小梾木(S. paucinervis) 枝为紫褐色;均可作为彩色观枝的优良材料。
医学药物
山茱萸在中国有悠久的医用历史,味酸,微温,临床用其干燥果肉,有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的功能,是六味地黄丸等多种中药的主要原料。临床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已从山茱萸植物中分离得到挥发性成分、环烯醚萜类、鞣质和黄酮等4大类成分。
油料资源
梾木类多数植物种子含油,是重要的燃料油资源,但在中国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中,光皮树与毛梾是两种公认的油料树种,果实含油率均高于30%,产籽油可达1350kg/hm2。光皮树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油酸28.3%,亚油酸38.85%,正是由于梾木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使其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其他价值
山茱萸科中许多灌木根系发达,萌蘖性强,适于河岸、林缘、边坡、湿地等立地环境栽植,固土防蚀、涵养水源作用明显,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小梾木等灌木类还是编织业的优良材料。光皮树与梾木的树皮和叶可提炼栲胶,花是良好的蜜源,果肉及种子还可制造肥皂、油漆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2 10: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