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位于
福州老城正北,形如屏状,故称屏山。又因为越王故都建在山麓处,所以又名
越王山。
历史沿革
明朝曾于山上盖有城楼样楼,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又称
镇海楼。登楼眺望,可极目
闽江口。不幸的是此楼毁于“
文化大革命”中。2006年在原址重建新楼。
屏山高62米,东南为冶山,旁有
欧冶池,相传为春秋时
欧冶子铸剑处,又称剑池,
华林寺。北麓有1987年新辟的屏山公园,园中有不少游览点。
汉闽越王无诸建冶城,相传就在山的东南冶山一带。冶山北有福州最早的冶炼遗址欧冶池。晋子城、唐罗城,也都是从此向南扩展的。越山巅旧有环峰亭、绝学寮,为宋丞相
张浚读书处。又有天泉池、泉山堂、玩琴石,相传为闽越王鼓琴处。山下一泓清泉,传为闽越王饮马泉,在今华林寺大殿前院东南。山南麓有福州第一座佛寺——乾元寺,毁于明初,今半野轩系其残余部分。山南现存
五代十国之一
吴越鲍修让兴建的“越山吉祥禅院”,即今之华林寺。“宝刹越城边,千花绣佛前”,越王山在宋代就是福州的游览胜地。南宋高宗
赵构曾御书“越山”、“环峰”刻石于寺,今残碑犹存。寺几经兴废,仅存大殿,经专家学者论证和C14测定,确认华林寺大殿是千年以前原构,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古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明洪武初,跨越王山砌石城,建城楼于其上,称为“样楼”,后更名镇海楼,屡毁屡建,民国时期改为
林森纪念堂,“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毁。山西北有井“苔泉”,又称龙舌泉。水从山的峭壁裂缝中涌出,流注井中,微呈澄蓝色,味清甜,宋代书法家
蔡襄知福州时,喜用这里的水烹茶,今井旁一方石碑,刻“苔泉”,相传是蔡襄的手迹。越王山因为是
闽越国发祥地,早在唐宋就禁止樵采,是福州最早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主峰从南向北居高临下,势如率领群山奔向大海,为主村之屏风,故名。宋理学家
朱熹结舍讲学于山旁,因此又叫贤人山。古时还叫魁山,唐代以前,山的前面一片汪洋,民居只能沿山建屋,唐末至两宋间,这里人才辈出,高魁蝉朕,故得名魁山,境为魁山境。山旁路边大崖面上勒有楷书“魁山”二字,后因建设水渠被打掉,福建省副省长
潘心城在原处补书“魁元”二字,里面有一处山峪,地名叫魁山里,故屏山、贤人山、魁山,三名并传。
该山海拔500米,面积约1000亩,北面临鼎溪,与柏山对峙,东面一片平原,万亩良田,距山三公里就是大海。西面是蓄水一千万立方米的三溪水库,以及环山诸村。南面与邦上村、犰仑山及福清七社诸村交界。山巅罗列大小不一、千姿百态、挺秀而出的奇峰怪石,犹如万笏朝天,生长有两面针、凤尾草等多种药材,种植地瓜(甘薯)、果树等,并储存大量优质花岗石。有天龙井、豸石、龙嗡泉等名胜古迹和邑十二大景之一“屏嶂铺霞”,千年古刹——朝元观,朱熹讲学处——紫阳阁,香梅轩,钟秀毓英牌坊等古建筑,明代陈省崖刻等亦在其旁。来在山上新建观海亭、望月亭和各种休闲场所,通往各个景点道路都铺上石条。岩石中有
华国锋、
贾庆林、
田纪云、
王兆国、
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
陈明义、
袁启彤、
游德馨、
何少川、
张家坤、
潘心城、
陈奋武等省领导和书法名家的书写岩刻。
五蛇落洋
山脉分出五支,俗称五蛇落洋。
第一支
蛇头山其形似猛蛇夺食,在阴雨天其形态更为逼真。山上古时住有王姓近百户人家,境,叫首山境,土名叫山头王,蛇头向左,旁边人造垒起二个土墩,象征二个青蛙(青甲),叫做蛇戏甲;向右边有一座桥叫观音桥,离桥不远一处平地突起几块岩石,形似莲花开蕾,故称莲花潭,还有一座小山叫羊尾山与潭相伴,这里有一条古道叫大岭,又叫爬岭,是军事要地。史载,明代倭寇三次进占三溪,有两次都是首先占领此道的,因为它可通往福清、闽侯等地。
第二支
既象蛇形又似飞鹫坠地。山头有千年古庙——鹫岭祠,庙内供奉尊王(土谷神),香火鼎盛,有清乾隆间进士陈济昆修著的签谱,灵活应变,信者说是有求必应,求签者络绎不绝。庙旁还保留着宋代崖刻和古石碑等。建有鹫峰楼、五龙亭、怡和亭、毓秀亭等。庙的对面有块特大岩石,像一只凤凰,周围众多的岩石都似鸟形,故有百鸟朝凤凰之说,山上景色清幽,令人神往。
第三支
山脉形貌狰狞,如蛇下山,叫蛇赶甲(指青蛙),甲指是下面一汪青甲潭,蛇耳葬有董姓古坟,今属前董村祖墓。山上有灵石庵、山头寺二座古庙,山坡下古时有宋进士、殿中丞潘仁杲建的福兴寺,清康熙乙卯(1675年),乡人陈则襄重建,后何时何因被废不详。
第四支
因山头被挖土采石,变成破脑蛇,这个地方古时住有花、柳、薛、蓝、刘、张、曾等姓人家,很早就已迁走,仅存一口水井,叫“蓝刘井”。而今三溪第二小学建在此处。
第五支
就在屏山上,天龙井旁,一块岩石直插云霄,称仰天蛇(其实就是豸石),明时被雷电轰去四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又被人打去四分之一,今存一半。附近有一岩洞,面积约二十米见方,供人栖息与躲雨,洞顶部有田纪云书勒“顽石生花,山注成韵”的题刻,这里前观海,后看山。远眺长乐南北乡之山、水、村庄。向前有岩石成斜坡而下,地名叫后路,三溪潘氏始祖首迁地就在于此。原有报先祠、东壁精舍(二难进士读书处),已废,东壁石刻有“东壁”二字尚存。明嘉靖间抗倭殉节的三溪潘氏二十三世崇简墓就在此山脚。沿山伸展,古时的沃前套、南溪两岸、后洋已成万人集居的主村。向后即屏山低谷处,叫魁山里,这里盛产优质大岩石,是建筑的特产地材,在“文化大革命”中每天均有几百人开采,因而变成破残不堪之地。文化名村成立后,特别是在福建省副省长、乡人潘心城关心指导下,将这块废墟山坡加以整治,还将中央文化部交办、国家图书馆旧存本五百罗汉雕像刻在岩石上,成为永久性档案与精美艺术品。美籍华人谢心坦、林辉、郑建华三位先生献资将一块高9米大岩石刻为释迦牟尼佛像,侨属潘凤英捐刻1尊2.5米高岩石观音菩萨像。企业家潘福安石刻一尊7米高弥勒佛像。在大佛背后特大岩石上刻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佛像前挖一口放生池,使这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佛殿。此间,周边有几个好去处:
1、七柱厝,由几块大岩石垒成一间大厝,外观峭壁绝岩,其石大无可比(七柱之屋,指古屋,形容再大也没有),此厝通道神秘,极少人进去。清末民初有人在洞内私办“衡仔厂”,造假银币。
2、观音三姐妹,在众多的岩石中有三块岩石直竖而上,其形态十分像女人,中间大姐高,三妹最矮胖。 3、三奇坟,说的是在清咸丰年间的三位奇人,一个是来自福州的新城禅寺主持、释通化法师在三溪朝元观作客,这位法师手指甲长1.2尺,可算一奇,一个是三溪乡绅潘孝郁,胡子4.2尺,也是一奇,再一个是三溪乡耆陈维春,头发长7.2尺,又是一奇,这三人结为好友,相约将坟墓建在一起,为死后继续结缘,这三坟墓确是相邻,而今传为佳话。
4、十八洞,在屏山之旁,水电站后,有100米长的大岩石结成崖洞,洞内呈现大小、弯曲、高低、光暗等不同状态,洞大的可容几十个人,小则仅可挨过一个人。在洞内侧耳可闻涧水之声,仰首听得枝头鸟语。夏天,不少老人在此乘凉。还有一口池水从石缝涌出,叫源泉,清甜可口。洞内岩石上刻有十几尊罗汉佛像,福建省副省长
叶双瑜书写“登山观海,积健为雄”、老书法家
赵玉林书写的“三溪风月”等都刻在岩石上。
5、金花石,或叫单牌,在三奇坟对面一座小山上,从村庄方向看上去成塔形,故叫塔山坪,顶端又似一顶古代官帽,帽旁一块牌石,有十多米高,插在右边,酷似金花。
6、中丞石,又号悬钟,是一块巨石,形似纱帽,潘氏始祖潘肇墓在此前方,潘肇子孙四代连出五个中丞,故三溪潘谓中丞潘,此石叫中丞石,有贾庆林楷书“中丞石”三大字刻在上面。
7、犰头石,在屏山西边半山中,有二块大石重叠,上石一块活似犰头,所以叫犰头石,下面有一条古道可通往环山、福清。宋时,状元郑性之墓葬在三溪阮山,他的墓葬神道碑就在此处。
8、三溪水碓,就是古时的碾米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