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叠翠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主要范围为昌平境内以关沟中的居庸关为中心的居庸关景区层。居庸关是长城三大名关之一,位于北京西北,有南北两口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中间是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山涧溪谷,俗称关沟。两侧山势雄奇翠嶂如屏,林木繁茂景色幽美故有“居庸叠翠”之名。关沟是著名的驿道,为太行八陉(即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孤陉、蒲阴陉、军都陉)之中的第八陉,即军都陉。是古代“九塞”,即大汾、冥阸、荆阮、方城、肴、井陉、令疵、句注、居庸。居庸关始于秦代,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七十二景
关沟中名胜古迹很多,相传有关沟七十二景,除居庸叠翠之外,还有二龙戏珠、仙人枕、栓马柱、青龙潭、弹琴峡、六郎相、状元桥、
关城、云台、
八达岭等。关城中心的云台,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原云台上矗立着三座喇嘛塔,后被毁,现仅存础石遗迹。云台面积有三百一十平方米,台下券门呈半六角结构,门上正中刻有金翅鸟王,两旁刻有金刚杆图案和象、龙等浮雕,台下券门内壁上有四大天王浮雕和兽神图案,券顶上布满“曼陀罗”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有二千二百一十五尊,均为元代艺术精品。内壁还用梵文、藏文、八思正文、蒙古文、西夏文、维吾尔文等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是研究佛典古代文字的珍贵材料。
相关诗词
居庸关位于关沟中部,1971年在内蒙古东汉墓发现的《居庸关运筏图》壁画,不但有关城,还有舟渡。水门之下题有“居庸关”三字。今所见居庸关有水、陆两个关门,其水门跨于百米的山沟间,水门券门虽已倒塌,基址尚存,山泉终年不断。当年水势很大,过沟需用渡船。元代陈孚有《居庸叠翠》诗喻之:
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度苔石裂。
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太阳飘急雪。
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
明代画家
王绂绘《
北京八景图》题称:“两山峡峙,一傍流水,骑通连驷,车行兼辆,先入
南口,过关入北口,关中有峡曰弹琴,旁道有石曰仙枕,两崖峻绝,层峦叠翠。”
清代,乾隆皇帝多次游览,并写了居庸叠翠诗:
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
雄峻莫夸三峡险,崎岖疑是五丁穿。
岚拖千岭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
盛世祗今无战伐,投戈戌卒艺山田。
也许乾隆认为自己诗写的很美,或是想对此景再称颂一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重写赋诗:
断戌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
洗兵玉垒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
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
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
并题写“居庸叠翠”,立碑于居庸关东南的大道旁。现已不知去向,只有碑座遗弃在公路的西侧。
燕京八景
总之,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京”或“燕台八景”等,产生于金代
明昌间,而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这八景名称历代也有变化,金代称:
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金台(道陵)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元明两代及清康熙朝燕京八景名目均与此八景景名大同小异,明代亦称燕台八景、京师八景、北京八景,清代亦称京畿八景,清康熙年间尚有称“宛平八景”。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十景》诗,又有“燕京十景”之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帝
弘历御定八景为:
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金台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诗文。燕京八景的出现,对于后来的风景点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之后,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现代园林、庭院绿化亦借鉴燕京八景,建造景点,推动了
园林建设的发展。
交通路线
乘车路线:八达岭高速至居庸关出口,沿路标即到
公交车:德胜门乘坐345快到沙河下车,换乘昌68路车直达景区。
德胜门乘坐919路南口区间车到南口东街下车,再换乘昌68路车直达景区。
城铁(13号线)龙泽站下车换乘昌平区城乡班车68路车直达景区。
市内乘游:1、 2 、3 、 4 、5 路、919 路,居庸关下车即到。
驾车路线:马甸桥上八达岭高速沿路标前往居庸关出口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