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设是指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休息、游览场所而进行的绿化、景观建设和对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
简介
其具体内容除公园、庭园的设计、建造外,还包括古迹名胜地的绿化,住宅和各种公共建筑环境的绿化,道路、广场和滨河、滨湖、滨海地段的绿化,城市中以防止污染或保持水土为目的的防护绿地营建和废弃地绿化,
森林公园和郊野休养区、疗养区的建立与绿化,对天然风景包括
古树名木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修整与利用,以及植物园和动物园的建设等。
简史
中国商、周时代供帝王贵族骑射游猎的苑、囿系园林的雏形之一。早在公元前200多年及稍后,已出现在天然地形植被基础上修建的宫室和按神话内容堆山理水、
栽植珍贵树木的大规模宫苑,如秦代咸阳的阿房宫、汉代长安的上林苑等。“园林”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时张翰《杂诗》中的“白日照园林”和左思《娇女》中的“驰鹜翔园林”。公元 5世纪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自然式的山水园;同时寺庙园林也有发展。到了宋代,自然式山水园已达很高水平,如北宋汴梁(今开封)的“寿山艮岳”是历史上最早的以大规模的人工叠石堆山造景的名园。现存的古代园林和园林遗迹足以说明,自13世纪以来的600多年间,宫苑、宅园、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区在全国各地曾得到高度发展。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园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西方古代园林起源于埃及、两河流域、希腊与罗马。文字记载中的早期园林,有公元前1400年埃及的规则式庭园,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和希腊的公共体育场等。在
中世纪的战乱年代,欧洲园林受
伊斯兰文化影响较深;截至文艺复兴以前,基本上都是封闭的庭院形式。从文艺复兴开始后的300多年间,欧洲园林建设迅速发展,出现了意大利的许多著名台地园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苑等大型精美园林,都是具有明显轴线、按几何图案布置的规则式园林。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才出现第一座自然式园林。此后的几十年间,自然式园林很快发展成英国造园的基本形式,并影响着欧美各国。在自然式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曾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19世纪观赏植物引种、育种事业的兴起,植物的栽培、配置在欧洲园林建设中的地位更趋重要。20世纪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恶化,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在提供户外休息活动场所和美化环境等意义上更加受到重视,其在改善气候、卫生状况、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园林的涵义正逐步扩展,园林建设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效益
园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使之向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方向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效益主要表现在:
生态效益
合理的园林建设,可使气象因素产生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显著变化。如树冠能遮挡日光照射;
园林植物的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降低附近的气温,提高空气的湿度;树木能阻挡大风,吸收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使
空气得到净化;大面积的园林绿地在白天所造成的空气对流,可以把低空中的有害物质带往高空扩散稀释;树木绿地还能减弱噪声等。
社会效应
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除供人们休息、游览外,植物园、动物园等还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居住区绿化和其他建筑环境的绿化在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常兼有使人怡养身心的作用。此外,在城市发生地震、火灾时,园林绿地常可成为疏散和避难的场所。
经济效应
除一些园林设施可向游人收费外,园林的经济效益往往表现在可使所围绕的建筑物或附近土地的价值提高,促进旅游事业和生产服务事业的发展,还可兼行生产某些果品、蔬菜、药材、
花卉、种苗等作为商品销售。
规划与设计
园林规划
应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全市按人口平均的各级公共绿地面积定额,主要公共绿地的位置以及各类防护绿地的分布,不同道路的绿化标准,全市园林绿地的整体联系,城市分区和居住小区范围内一切公共绿地的具体位置、范围和面积,每一较大园林绿地内部绿化地块等的面积和范围,以及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包括风景资源的保护、修整和利用途径,保护植被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措施,旅游服务的有关设施,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等。规划时要求合理利用园林建设用地的原有条件,把效益要求同地形、地貌、地上物、水源和附近景观恰当地结合起来。
园林设计
按设计的程序,通常分为总体设计和单项工程设计。
总体设计 根据建园目的,综合运用美学、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原理,对园林的形式和主要分区、主要景观内容,以及与城市其他部分的联系,园林建筑及山石、水体等工程的规模、道路、桥梁和园林植物的布局等所作的总体设计。用图纸表示,并附以文字说明,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具体设计。
单项工程设计 根据总体设计分别对园林中的地形、道路、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各项建筑、基础设施等工程所进行的单项设计。其中又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初步设计的任务在于通过形象思维创造一定的形式以体现改善环境、满足游憩需要和园林艺术等方面的要求。技术设计的任务在于确定解决各项工程建设所用的具体材料和技术手段,作为施工的依据。由于植物是构成园林的主要材料,园林效益在很大程度上靠植物材料实现,设计时对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要给以充分的满足。在城市中建园时往往需要采取更换或敷设地下排水系统、采用透水透气的地面铺装材料、严格按照各个地段的小气候特点安排植物种类等技术措施。植物的配置须符合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在天然群落中组成结构的规律。园林建筑物的结构和园林设施的内容等常随植物栽培技术和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
设计手法 在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和运用造型艺术以发挥园林的美学效果,称为设计手法或技巧。例如通过借景、透景线并采用分隔、迂回、层次、俯瞰、仰望等手法扩大空间感觉,应用曲折与节奏,变化与统一以及体形、色彩、明暗、虚实等方面的对比与平衡规律,以提高人们赏景时的美感等。设计中在主要植物材料的选用及其配置、建筑的形式、造景的题材内容以及构图或图案形式等方面对某些传统特点的沿袭运用,是形成园林建设的民族特色或地方风格的重要因素。
应用、施工及管理
园林植物的应用
园林植物根据其功能大体分为主要具有防护功能的和主要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两大类;此外,还可包括某些经济植物如果树、蔬菜、药草和芳香植物等。除专门的防护绿地外,在一般园林中,植物的布置常与美化、造景等艺术配置相结合。在自然式园林中,植物是模仿天然群落的景观而布置的。在规则式园林内及与建筑物结合的配置中,树木常组合成对植、列植,绿篱等形式。许多观赏价值高、种或品种丰富的植物科属或具有共同生态习性的植物可用于布置专类园,如梅园、月季园、杜鹃园、牡丹园等,或岩石园、沼泽园、高山植物园等。园林中有时也陈设
盆栽植物或
盆景,以供观赏,或布置专门的盆景园。
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
园林施工是将设计付诸实施的过程。在组织人力物力按预定的空间位置和质量标准实现设计的同时,还要达到时间和成本方面的要求。其中,栽植植物的成活情况是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为此需要编制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较大的园林工程还常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由于园林的主要构成材料是有生命而不断生长的植物,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是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常性工作,其内容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植物生存环境。一般包括
灌溉、
施肥、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风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风景资源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风景区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和历史文物、民族风貌等,修建必要的旅游设施,供人游览、观光。其中,天然植被是绝大多数风景区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风景区生态系统的中心环节。植被影响着地形、地貌、溪流和地下水的状况以及云、雾、雨、雪等天象景观和动物的活动与消长,而这些环境条件又反过来影响植物生长的盛衰。因此,风景区开发利用的中心任务是保护植被及其适宜的生存环境、克服旅游建设和旅游活动给生态平衡特别是天然植被造成的破坏,以及对已破坏的植被进行修整、恢复等。保护和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制定有关的法律以及设置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趋势
从生态平衡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观点出发,进行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以至国土美化,把园林建设和环境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世界园林事业的一个发展动向,即所谓生态园林建设。在园林中,配置种植多种食用或其他经济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能源植物(燃料)等构成自给性园林的试验,在欧美许多国家也已有不少成功事例。中国园林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其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与西亚园林和古希腊园林并列为三大流派。今后的发展可能仍将是利用植物材料为主,因景造园;同时充分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提供更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类型
楼阁是在各地园林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给人的印象以高耸为主,有一种飞阁崛起,层楼俨以承天的气势。在造园中 起着压住环保,成为主景的作用。它多建在抱山衔水,景色清幽,视线开阔的地方。
厅、馆、轩造型丰富。厅,一般内部较大,视野开阔,从厅内观景,山映月照,历历在目。馆,原是取秦汉“馆驿”和“宦宫客舍”之意为建筑命名。为便于赏景,一般都建在地势高爽的地方。轩的特征是前檐突起,出廊部分上有卷棚,即所谓“轩昂 欲举”。现时也常有人把小的房舍称作轩,其意在于表示风雅。园林里的轩常是傍山临水而建,在平面布置上常常与院落景色连 为体。厅、馆、轩的体量都要比宫殿、楼阁小,布置灵活,常被作为景区或院落的主体建筑,成为这个景区或院落的构图中心。
斋,本来是宗教用语,被移用到造园上来,主要是取它“静心养性”的意思,因而大都建在僻静的区域。在大型园林里,特 别是皇家园林里的斋,如北京北海里的“养心斋”,不再是单指一座斋房,除了它本身,还有许多厅、馆、堂、轩等建筑。这种情况下的斋,已是院落的一种名称。
为了点缀风景,增加园景园趣,造园家还因地制宜地布置了一些亭、廊、榭、桥等小品建筑。形式活泼,轻松自如,在空间组合、艺术造型、创造景观上,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特别是它的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总容易引起游览者们的极大兴趣。古典园林的画意诗情,常常就出在这些好象微不足道的建筑小品上。
亭,是古典园林造园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它小巧灵活,形体多样,最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用来点缀风景也最容易出效果。造园家对它从形体设计,选址定位建筑施工,到油饰彩绘,都作为珍品精心处理。苏州拙政园单是中园部分,就应心 遂意地布置了上十座亭子,各个形体优美,选址适宜,寓意不同,无处不恰到好处。游览拙政园不说观赏别的景物,单是这些亭 子也足以使你欣赏不已。
园林中的亭子多数都建在游览线上,或者山的次峰,水际岸边,竹荫深处。“谁家亭子碧山巅”,亭子给碧山增添了景色, 又能诱发游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竹荫深处环境幽雅恬静,是个话少情多的好地方。
廊,是古典园林中最精精美的建筑形式之一,有单廊、复廊、双层复道廊等多种形式,起连接建筑物,分隔空间,造成景 观,引导游人循廊揽胜的作用。最为壮观的是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等皇家园林里的廊。颐和园的彩绘长廊蜿蜒七百多米,计二百七十三间。它倚山面水,东起乐寿堂,西至清晏舫,把山前沿湖的排云殿、宝云阁、听鹂馆等七座主要建筑联结到一起,一面 是苍翠的万寿山,一面是幽静的昆明湖,构成一条风光绮丽的游览线。从龙王庙隔水望去,它又似镶嵌在山水之间的一条花边彩 带,越发显出皇家园林特有的雍华气概。若说廊的典雅别致,还数江南园林。南京莫愁湖的回抱曲廊,无锡碧山吟社的垂虹爬山 廊,苏州拙政园的水廊,扬州寄啸山庄的双层复道廊,都称得上是至美至妙的佳作。
桥,最活泼多姿。由于我国古典园林以山水造景,桥几乎是每园必有。曲桥临水,拱(虹)桥飞天,不独能够加强水意,而 且有一种曲尽奇妙的力量。一般情况下的桥,主要是用来沟通道路,园林里的桥除去使用要求,还要适应造景需要。更为有趣的 是古典园林里有水架桥,没有水也架桥,这叫旱地水作,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意境。扬州个园秋山半腰用汉白玉架了两座跨步涧桥,形到意到,情趣盎然。
榭,是建在小水面岸边紧贴水面的小型园林建筑,也有叫它水亭的,带有画舫的意味。大的水面就要建阁了。造园家主要利 用它变化多端的形体,和精巧细腻的建筑风格表现榭的美。它的作用主要是供人观赏水景,同时也可以造成景观。青山绿水之中 有一座茅榭,就会给人们经幽趣风雅的意境。
舫,在园林中是一种仿船形水上建筑,船体花厅,工巧雅致,人们都喜欢叫它画舫。从一些园林舫的实例看,有的临岸贴水,象待人登临;有的伸入水中,似起锚待航。南京天王府西花园的画舫,远离岸边,自由自在于风浪之中,寓意深远。记得有 这样一副对联:“皱波纹迎客棹,问花寻柳到野亭”。这一副集联,既说明了画舫的作用,又饱含着一股娴静之情。
台,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之一,用土垒筑,高耸广大,有些台上建造楼阁厅堂,布置山水景物。同文王的灵台是什么 样,也许考古家有法看到。不过河北邯郸市却有一座公元前三二五--二九九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建筑的一座丛台,也叫武灵台。武灵王在这里观看军事操练,享受歌舞娱乐。迄今还有“天桥雪洞”、“花苑庄阁”等景致,到此一游,大开眼界。至于现 代园林里的台,主要是供游人登临观景,除了通常的楼台,有的建在山岭,有的建在岸边,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北京恭王府萃锦园里有一座高耸的湖石假山,山顶上置了一座台,名收邀月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造园家供用古诗的意境造台,此处可算达到了神形俱妙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