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分为全封闭型和半封闭型。全封闭型指学生整学期都不离开学校,一切生活统一由
学校组织安排,“全封闭
军事化管理”式的寄宿制学校就是这类学校的典型代表。而半封闭式寄宿制学校则指学生周内(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周末回家的一类学校。
长期以来,我国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分散、教职员工水平参差,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是不争的现实。
数字显示,2004年之前,西部地区有
一师一校点约9万个,占全国校点的80%以上;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
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
教育部门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的初衷,正是为了“优化农村
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
教育均衡发展”。“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
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
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
义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支持者抑或质疑者,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寄宿制学校
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对扩大
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规模,保证中西部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大规模“
撤点并校”,国内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成农村学校主体。教育部规划司2011年的
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中小学生总体寄宿率达到26.6%,2011年全国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52.88%,广西初中寄宿率甚至达88.03%。(《
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26日)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固然改善了学校的
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教学质量,但也带来了管理上的诸多问题。著名学者
杨东平教授此前撰文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低龄寄宿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中西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条件较差,等等,特别是,寄宿制学生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情感呵护及
文化生活的封闭校园环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现多种问题。
现实也表明,作为一种
办学模式,寄宿制学校的有效运行并非仅仅“盖房子”那样简单。由于配套政策及投入衔接不力,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常掣肘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匮乏、管理薄弱等现实困难,进而带来的低龄儿童
心理健康、学生
厌学辍学的问题。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
经济成本的增加,这
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
2001年以来,
农村义务教育的
办学体制逐步由“三级办学,(县乡)两级为主”变为“以县为主”,基层
教育管理重心上移意味着管理半径的扩大,也意味着
管理成本的提高。对于基层教育部门而言,进行教学
网点撤并,推广寄宿制学校,显然符合方便管理的考量。寄宿制学校是否是普适的万能灵药尚存疑问。
事实上,寄宿制学校并不是缓解原有
义务教育困境的途径。对原有教学网点师资加强培训、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校车系统措施,以及合理引入
社会力量等
均应纳入
决策选择视野。应更加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鼓励基层教育部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义务教育
发展模式。此外,尽快加强现有寄宿制学校的政策配套工作,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配备、经费投入体制,保证农村
学龄儿童真正因此受益,亦是教育部门刻不容缓的要务。
从学校的封闭程度划分,寄宿制学校分为全封闭型和半封闭型。所谓全封闭型指学生整学期都不离开学校,一切生活统一由
学校组织安排,目前比较流行的“全封闭
军事化管理”式的寄宿制学校就是这类学校的典型代表。而半封闭式寄宿制学校则指学生周内(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周末回家的一类学校。从学校层次看,寄宿制小学、寄宿制中学(亦可再细分为寄宿制初中和寄宿制高中)都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从开办学校的主体可分为公立、私立以及
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按学校所处地域划分,可分为城市寄宿制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和
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