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农半牧区又称
农牧交错区, 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出现的以典型景观为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
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关于半农半牧区的研究始于1953年, 赵松乔先生在进行察北、察盟、
锡盟等地的经济地理调查时提出到已有的集约农业地带向北递变为粗放农业区、定牧区、定牧游牧过渡区以至游牧区, 年降水量400mm上下;从而定性地给出了
农牧交错带的定义,即集约农业地带向游牧区的过渡带,范围的界定以年降水量400mm为重要指标。1959年,赵先生对川滇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地理调查后, 将农牧交错带的认识范围从北方延伸到西南地区, 从而首次将我国农牧交错带的范围完整地勾勒出来, 即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经辽西、冀北、晋陕北部和宁夏中部,在甘青交界处转而南北走向, 经川西、滇西北, 包括南、北两段。随后一些科学工作者相继进行了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配置研究(1958年)、甘青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区划(1958年)以及川西滇北地区农业地理研究(1966年)等工作;他们对农牧交错带的生产方式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做了详尽调查;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性资料。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大范围的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如1981年进行了中国农业区划和种植业制度区划, 1988年李世奎等人所做作的划邻地区气候与农牧业的关系等, 这些工作都对
农牧交错带作了调查和研究。这些研究使农牧交错带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入,并从经济地理与农业区划、
农业气候区划的角度定性到半定量地给出了农牧交错带的范围。这一时期的研究已注意到农牧交错带内存在较严重的
荒漠化、
水土流失和
草地退化等生态问题, 并试图探索和明确农牧交错带合理、有效的发展方向。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今),20世纪近40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经济地理学、农学等方面, 未能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作用有足够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生态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潮。
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一条典型的
生态脆弱带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带, 其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更关系到黄河、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安全;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政府和理论界的重视, 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式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主题。如张兰生等从历史时期以来环境演变的角度探讨了农牧交错带形成和演变的机理,吴贵蜀认为农牧交错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产业界面。一些生物学者也从定的研究;更多的研究则集中在
土壤侵蚀、土地生产力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等方面。不同学者对农牧交错带所具有的生态实质达到了共识:即农业和牧业两个区域生态系统相互过渡过程中, 系统主体行为和结构特征发生性。2006年,陈全功、张剑等以
GIS为平台,依据9个相关参数进行计算,最终模拟并做出了,从而定量地解决了困扰中国地学界多年的农牧交错带地理分布的相关难题。这一时期的研究方向呈多元化趋势,其它学科的介入使这些研究更全面、深入而系统;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学为中心的基础性、跨多学科性研究,将农牧交错带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面而系统的、以生态学为中心的基础性研究。
分布
一般位于由平原、丘陵向高原、山区,或由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向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亦位于农区与牧区的中间(接壤)地带。
世界各地均有。如苏联的
波罗的海沿岸、
白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及
哈萨克的
干草原地带。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大致位于
大兴安岭东麓、
辽河中上游、
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
祁连山、
青藏高原东缘两侧。
特点
在过渡带内,
种植业和草地
畜牧业在空间上交错分布,在时间上相互重叠,一种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被另一种生产经营方式所替代。农牧交错带自东北向西南纵贯中国北部分布,面积已达12.96万km,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是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在自然条件上,该带东南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环境条件较优越;而以西以北则分布着我国主要的沙漠、高原和山地,地形复杂且降水少、大风日多、沙尘活动强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由于受重农轻牧政策导向和长期形成的独特观,农牧交错带区域各子系统出现大面积的农田和草地退化现象;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和农田已经被证明是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源头。
半农半牧区的主要特点是:
①农业和畜牧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
②农牧结合,农业经营和畜牧经营在当地生产中的地位和比重大体相当,因而反映当地的经营情况时,需有农业和畜牧业两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
③影响生产结构的因素较多;
④易产生农牧业之间的矛盾,尤以草原利用与耕地利用矛盾为多,要求加强经营管理,搞好协调发展。
作用
1.半农半牧区是连接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畜牧区的生态过渡地带。作为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食物生产系统的界面, 农牧交错带不仅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而且是遏制荒漠化、沙化东移和南下的生态屏障。
2.农牧交错带是两类生态系统空间转换的相变区,环境因子、生物类群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均处于相变的临界区间。在农牧交错带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相当复杂,对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均极端敏感。
生态交错带可以作为外界干扰信号的放大器,是研究全球变化重要的预警区。
存在问题
1.半农半牧区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牧业在土地利用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矛盾,主要表现在垦荒过度而导致
沙化,
天然草地面积缩小,阻碍农牧业的协调发展。
2.半农半牧区横垮13个省区,作为粮食和乳类制品生产基地, 近几十年来解决了上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随地区不同而有不同趋势, 变率在加大, 由此引起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性, 生态功能萎缩, 不能支撑该地区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造成经济贫困和人口过度膨胀等诸多问题。
3.半农半牧区地处夏季风尾闾区,对降水变化十分敏感, 是一条
生态脆弱带;它随着气候的变化不断发生空间地带的摆动,尤其是在干旱年份,当降水条件低于旱作农业需水下限时, 导致农业生产力大幅降低, 大面积农田被迫弃耕或
休耕, 在
风力作用下裸露地表迅速风蚀而导致沙漠化扩展;湖泊萎缩、
草场退化、林带上移等;生态过渡带因为其内有许多物种受气候条件所限处于它们分布的边界, 较小的外界扰动即可导致系统崩溃, 因而可以更早地监测到全球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