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孩子》是当代作家
袁凌创作的纪实文学,首次出版于2019年6月。
内容简介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录。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打破壁垒,克服距离,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寂静的孩子》记录下36个流动儿童家庭、近130个孩子的故事。看完书后会发现,异乡的孩子尽管来到了大城市,但生活依旧艰难,而且最后极有可能还没能来得及领略城市风光就需要重新回到乡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不算少;大病的孩子内心敏感脆弱,他们既得面对与常人不一样的自己,还要接受没钱治疗的命运,更是对会拖累到家人心怀愧疚;单亲的孩子最怕剩下的亲人有一天也会离开自己,他们紧紧抓住这份温暖和陪伴,却许多时候不能如愿。这其中,一些孩子生活的困难程度远在人们的想象之外,还有的则是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所以与孩子给人开朗活泼的印象不同,作者笔下的这些孩子都是寂静的。因为亲人或因生计所迫不在身边,或因受教育程度不高不知如何倾听,或因为孩子众多、家务繁多无暇顾及,所以渐渐地,孩子逐渐变得沉默,将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无从说起也不知能与谁诉说。
书中对一些孩子的家长也有描写。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人的韧性,似乎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他们都能接受和克服,并想办法生存下去,这种坚韧在孩子身上也有体现。虽然一个个故事很沉重,但书中并不都是苦难。这些孩子也有展露属于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稚嫩与快乐的时候,而且因为物质的匮乏和简单的生活,他们总是很容易满足,许多人们觉得稀松平常的东西,小到一块肉,大到一次上学的机会,都能让他们展露笑颜。尽管大多故事的结尾读来让人叹息,但有几篇结束时,能看得出作者尽力给人以希望。如“杨轩和奶奶此后的人生,终究有了一块完整温暖的屋顶。”“玉姗脸上的笑容,终究是化开了。”
书中,袁凌冷静克制地描述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细节,而不加以评价。但正是这样的文字和故事读完让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无意向人们揭露这些孩子苦难的生活,从而让人对他们满怀同情,也从未想过将“这些孩子作为晦涩中国的一个样本”。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我写这本书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我不是要去提供一个解答、一种探究。我感受到的只是这些孩子本身的状态,他们需要我们去倾听,去理解。”在袁凌看来,“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条奔腾的瀑布”,不应该如此寂静。只有走近他们,俯下身来,才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而如果留心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并不遥远,可能就在人们身边。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2019年4月29日,《寂静的孩子》获得首届吕梁文学季“吕梁文学奖”“年度非虚构作品奖”提名。
2019年12月13日,《寂静的孩子》获得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非虚构榜第三名。
2019年12月26日,《寂静的孩子》获得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图书奖“年度非虚构写作奖”。
2019年12月31日,《寂静的孩子》入围2019华文好书年度榜。
2020年1月3日,《寂静的孩子》入选新浪好书推荐2019年度好书。
2020年1月4日,《寂静的孩子》获得“《扬子江文学评论》2019年度文学排行榜”散文(含非虚构)并列第五。
2020年1月16日,《寂静的孩子》入选“2019名人堂·十大非虚构”。
2020年9月19日,袁凌凭借《寂静的孩子》获得“2020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散文家”提名。
2022年6月15日,《寂静的孩子》入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目录。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袁凌,1973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作家、媒体人。曾发表有影响力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多篇,曾获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作品《走出马三家》和《守夜人高华》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已出版《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我们的命是这么土》《
在唐诗中穿行》《
青苔不会消失》《
世界》等书,其中《世界》获评2018年南都十大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