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
汉语成语
宵衣旰食,汉语成语,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释义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出处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例句
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旧唐书·刘蕡传》: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司马光 《论横山疏》:“虏骑大至,覆军杀将,边城昼闭,朝廷乃为之宵衣旰食,焦心劳思,兴兵运财,以救其急。”
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与羣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皇帝宵衣旰食,欲拯生灵于涂炭。”
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五:“崇祯的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反而加速了 明 王朝覆灭的进度。”亦省作“ 宵旰”。
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诗:“圣君宵旰望时雍,丹诏西来雨露浓。”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君臣宵旰,几一年矣,而富国之效茫如捕风。”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5 13:32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